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23 14:13:43瀏覽1308|回應6|推薦5 | |
2014年克里米亞被奪走後,烏克蘭開始進行一連串軍事改革、引進現代化戰爭技能,八年經過,烏軍在人數、武器設備雖不如俄軍,但憑著有限資源,打成這樣算非常不錯。戰鬥力包含道德(意志、士氣)、概念(戰略、創新)、物資(武器),許多烏克蘭平民對槍械有基本認識、具道德勇氣,為這場戰爭帶來優勢。烏俄戰爭為現代戰爭史翻開新的篇章,目前戰爭仍在進行,卻為台灣提供許多借鏡。 過去傳統討論軍事改革,往往著重武器等硬體設備,然而現代戰爭,卻是「混和式戰爭」,姑且將2月24日熱戰開打做為分水嶺,在這之前,烏克蘭十幾年來早與俄羅斯進行「低強度混和戰爭」,從未停過。 對俄羅斯而言,最輕鬆不費力、也是最主要的戰略目標,即是在烏國境內扶植親俄勢力、進行分離主義,從接觸基層開始做起,讓地方政治人物如市長、議員、里長等人變節,這項作戰模式,在克里米亞應用非常成功。(所以,不要再說市長、地方議員和國家安全無關了) 我們也看到,俄羅斯去主權化手法運用,包含發給鄰國境內俄裔人士護照/居留證、讓那些人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接著再以「保護鄰國境內俄羅斯人」名義,出兵攻打鄰國,喬治亞即是此種模式。 有關假消息的應用,是俄羅斯的專長、也是始祖,姑且將假消息分成「戰前」與「戰時」。其實,我們無法期待戰時沒有假消息,戰爭一發生,一定是一堆假消息丟來丟去,畢竟這是心戰的一環,所以會看到俄方釋出澤倫斯基逃跑的消息、澤倫斯基投降deep fake影片、烏方釋出蛇島13名士兵陣亡消息…等等,摧毀的敵機、敵軍人數參考就好,戰爭開打,不可能讓敵方知道己方的底細。 至於承平時期的假消息,問「如何阻止」,不如問「若假消息出現,如何應對?」現在網路發達,平時應養成順手查證的習慣,中、英文世界的新聞彼此應證,減少膝反射思考,均有助於辨別真假。記得開戰前幾天,許多台灣媒體的即時新聞無論真假即亂下標題,非常糟糕也不負責任,那段時間我不得已只看外媒,至少有公信力的外媒即時新聞後面會附註「有無經過本報記者查證」,就算錯誤也會即時勘誤。 另一點值得注意,是全球公民社會的形成。開戰後輿論風向倒向烏克蘭,很大部分原因是烏克蘭與世界民主潮流享有共同價值,當民主世界公民把別人家的事當成自己事、進而影響其上位者做出決定,歐盟一改過去綏靖政策、SWIFT制裁、提供源源不絕的武器給烏克蘭;值得注意的是,個人/企業也做出選擇,Nike、麥當勞等大企業退出俄羅斯,SpaceX提供星鏈網路、社群平台調降俄方聲音、貝克漢把IG交給烏克蘭醫師經營…等等,人在瞬間做決定時背後往往體現信仰的價值觀,可見價值外交並非口號,平時選擇什麼價值、與誰站在同邊?就很重要。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