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磨能釋放出食物的最佳味道,生活在一成不變中,轉來轉去。
2010/09/24 18:03:28瀏覽366|回應0|推薦1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仲夏炎炎,昨晚停電(12:0006:00am),老大大在傍晚來載我媽去她家過夜,二隻狗兒,晚上也要共渡難關了。06:00am電來了,啟動風扇吹起涼涼的風,wawa要下床,用前腳抓我,起身潄洗,沖杯咖啡、配捲心cake,簡單的早餐,精神舒暢,一個人吃飯是件既輕鬆又享受的事。

喜歡在醬油瓶裡添加蜂蜜、檸檬汁、八角、香菇素蠔油,味道協調又清淡,做菜或用做沾醬都很方便,沾水餃吃時再加入一些Wasabi更是絕配,煮一顆四分半的溫泉雞蛋,柔軟滑嫩,午餐這樣打發掉,簡單又營養。

搬回來,有一段時間吃鍋貼、麵包,長達一年;後一年,騎小折,到菜市場買菜,煮三餐,超過365天。

現在我媽的病復原了,終於下廚做菜,應該說,她忍了一年才動手做自己愛吃的口味,一個屋簷下二種想法,口味差異大,她犯了中風症候恐懼症,一點點的油、鹽都嫌多,極淡的菜,引不出香氣,沒有平衡感,吃久了,令人煩躁(後來聽朋友說,做重力工作的人,吃較鹹的原因是:太淡的食物沒力氣工作),在食物中的酸、辣、鹹,或加了薄荷、綠茴香、紫蘇做調味的菜,我媽的筷子動也不動,不受青睞的菜,全自己包辦,應該讓人感到高興的料理,反成了一種極不舒坦的壓力。

“缺乏情感,味道制式的料理,無法產生受到家人特別悉心守護的安全感。當心中充滿絕對的安心感,人就會對他人溫柔以待。” 

去年剛自醫院回來後的前三個月,定時陪她做復健運動外,從早忙到晚,洗衣、拖地、做早餐、買菜、做午飯、吃完飯,她去睡覺我做蔥油餅、大約四點多起來,發好的麵糰要準備揉圓整型時,她幫忙把做好的餅裝入塑膠袋裡,接近五點,又開始做晚餐,飯後休息一會,幫她洗澡、穿衣,八點多,疲累感早已來報到。生活在一成不變中,日復一日。現在不復記憶,當時如何面對百般溝通的衝突細節,日子久了或刻意遺忘吧,只記得經常面對廚房的窗,站在抽油煙機下面,強忍、思考著這樣的考驗,無邊無際地漫延下去,時而與難題衝撞著,當求助老大大時,她不聞問,次數多了,對她開始有了成見,她一個月只出現一次,帶我媽回醫院複診,她投入勤快,我媽欣慰,我面對無數個三十天,她老人家卻不滿意。病隨著時間慢慢復原,每天早晨問候做早餐,久了,也不再做了,人的喜好是無法勉強,或冀求那一丁點的進步也好,人往往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終於,她開始做菜了,我,看著桌上菜飯不滿意,也只煎了一個不鹹的荷包蛋放一些蔥,移坐到客廳吃著看電視,吃半碗,再煮九顆水餃,配飯吃完。

研磨能釋放出食物的最佳味道,沒有個性的料理會使人全都變得一個樣,有氣無力,缺乏精神。

曾問老大大,蛋白和蛋黃的差別?她的回答未置可否,精於蛋糕製作的人,應對雞蛋的成份有充份的瞭解,手做記錄:『蛋黃的油脂佔33.3%;蛋白質含量:蛋黃15.7%、蛋白10.4%;膽固醇含量:蛋黃3.6%、蛋白0.002%(約215毫克,同等重量的肉只含50毫克)。蛋是最容易取得且最具營養價值的來源,有所需完整的胺基酸、豐富的亞麻油酸、數種礦物質、維生素、葉黃素、玉米黃素、極具價值的抗氧化劑,是營養豐富的組合』,每日一顆蛋,毋需在意膽固醇過高的問題,最新研究發現:『雞蛋的攝取量對血膽固醇的影響並不大,蛋黃的磷脂質能干擾吸收蛋黃膽固醇』,刻意減少蛋黃攝取量,也要以相同態度來對待肉類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飲食中的飽和脂肪比膽固醇本身更容易提高血膽固醇,蛋黃裡的脂肪大部份屬於不飽和脂肪,60%的含量裡有1/3飽和脂肪),我媽在外聽來的話(每週最多23顆蛋的攝取),比我獲得的知識還堅持,蛋的美味及容易料理的特性,隨意加道菜,快速又方便,無論是荷包蛋、蕃茄、蝦仁、蔥花、肉末、蘿蔔干炒蛋、烘蛋、皮蛋豆腐、鹹蛋苦瓜、蒸蛋、蛋花湯,煮麵沒有高湯時,放一顆蛋、二三棵小白菜,一點蔥油酥,湯的滋味就很鮮美。冰箱放滿了蛋,我媽對蛋卻充滿著警戒,二個人吃飯,以蛋做菜,烹飪可節省不少時間,她不吃的時候居多,我陷入在蛋的拉距中,費力溝通,似拔河一般,不知能堅持多久。

她做午餐,一大盤高麗菜、二盤青菜、一小塊三餐吃剩的魚、冬瓜湯燉鴨背骨頭,快瘋了,這種生活。這是她要的,常思考著,人與人在溝通上出了問題,而產生嚴重的事件,固執的思想,比斤斤計較,更難令人忍受,是否著想過?對方想要的是什麼?吃在消極上來說,僅只填飽肚子而已(幾顆水餃就可解決一餐),在積極層面而言,除了是生活的樂趣外,更是增加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食物要美味,研究香料協調的搭配,可增色不少,尤其喜歡在煎烤時,讓某些蔬菜及肉品『褐變』強化味道,讓濃郁的香氣刺激口感,我媽的眼裡是燒焦的菜,喜歡嚐試同『家庭煮夫Jamie Olive』以簡單、輕鬆、活潑、實用的做菜方式,就更別提了。煮菜在口味上做過度的妥協,生活的意義就顯得多餘,與其制式地吃喝,寧願把時間放在自己心力集中的事情上面,面對面吃飯精神沒有交流,形同嚼臘。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上週六,檢視冰箱塞滿青菜,沒主菜,酙酌、計算要少量補充魚肉,快十點才上菜市場,太陽正發威得厲害,一斤蛤蜊、一斤蚵仔、一條魚、一根紅蘿蔔、十兩蒜、一斤麵粉、一盒蛋,十一點回到家,天氣熱到心臟好像要被炸開似地,鼓動著要暴發的情緒。剛買回新鮮的菜,我媽一股腦兒全放入冰箱,午餐仍然是二、三盤的蔬菜,在週末外出買菜的心情,一掃而空。她經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在時間上添加一些喜悅的味道,相處的節奏卻錯落在不對的拍子上。

能夠加深家人間的情感的食物不見了,也時而為口味的鹹淡而冒火,在生活細節、清潔、食物保存的習慣等,在生悶氣或不願忍受時又爆發開來。生活在情緒中轉來轉去,把自己搞到低潮時,又更低潮,老大大眼不見為淨,出現的時候神采奕奕,對比之下,人的情感顯得薄弱不堪。

人年老了,很難經調整而做改變,問了百次,不喜甜食,不愛吃我做的cake,偶而勉強來個幾次捧場,沒有共鳴,人總顯得在生命裡失去了價值。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wawa&aid=4438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