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9/08 14:20:56瀏覽675|回應1|推薦12 | |
陳水扁總統出訪南太平洋友邦,除了搭乘空軍一號外,不惜耗費鉅資包用兩架華航客機。在倒扁風潮日益擴大之際,陳水扁此一出訪排場尤勝過美國布希總統,確實令人玩味。 國旗是代表國家的旗幟,總統欲搭乘漆有國旗的空軍專機出訪,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陳水扁在遲了六年之後才能領悟出國旗在宣示主權上代表的意義,非僅後知後覺,抑且對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少了一分應有的尊重。 民進黨公職人員在執政前後,均有拒絕在國旗前宣誓就職的動作。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甚至於民國九十一年間在立法院公開提出「國旗不等同中華民國」說法。我國憲法第六條清楚規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因此這面國旗代表中華民國迨無疑義。陳師孟當時不過是總統府幕僚長,竟然敢於在立法院提出此一不倫不類說法,更未見政府有關部門有所辨正,可見這面國旗在執政者心目中的地位! 本來總統出國訪問,搭乘標有國旗的專機是件理所當然的事,只不過因當前外交處境艱難,欲以空軍專機過境無邦交國確實不易。但既然美國已拒絕空軍一號降落關島,就已失去動用空軍專機的必要性。帛琉與諾魯與我均有邦交,總統根本必大費周章去向他們「宣示主權」,邦交國當然是互相承認彼此主權。我們不知道總統府所謂的「非常具有歷史、外交意義」究竟何在?更遑論什麼跨出「元首外交」一大步! 帛琉與諾魯兩國人口合不過三萬餘人,陳水扁以三架巨型飛機「大軍壓境」,對於帛、諾等地人民言也許大開眼界,對提升台灣能見度又有何幫助?更令人不忍於心的則是台灣本身陷入絕境者日增,卻不見政府有何解決辦法,總統一趟出國行,僅動用三架專機費用即在二千萬以上,此皆民脂民膏,而不能用於人民身上! 「元首外交」固有其必要性,但也不應流於今日的形式化,除了兩蔣時代「不光復大陸不出國訪問」的政策外,李登輝主政時的國外行,也均有其特殊訪問目的,例如民國八十三年菲律賓、印尼與泰國的「破冰之旅」,大幅增進了台灣與這三個無邦交國間的實質關係。陳水扁年年包機出訪,去的都是已與我國建有邦交的國家,此種一般性的敦睦之旅,殊無必要由元首勞師動眾前往,外交人員便足可勝任了。過去的外交部次長楊西崑素有「非洲先生」之稱,楊氏常年奔波於非洲各國中,當時也係我國在非洲友邦最多的時期。如今元首親征,邦交國卻日漸萎縮,陳水扁在替「台灣背十字架」外,如今又要成為「背國旗的人」,總統也許夠辛苦了,但人民的感受卻越來越遠! 公視播出的影集「白宮女總統」中有一段話令人感慨不已:「總統不能邊做邊學,一接任就要能勝任」,民進黨在執政前幾年均以「新手上路」心態爭功諉過,即使人民對阿扁的錯誤也都能抱體諒心情,殊不知總統邊學邊做,人民就要付出慘重代價,例如鬧得滿城風雨的國務機要費報銷方式便是一例,如今阿扁又以「三機出訪」來創造聲勢,最後也是全民買單!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