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U種子筆記】品德教育月回饋
2008/05/31 00:03:08瀏覽676|回應0|推薦5

品德教育月回饋

高淑芬(中文所)

    

    由於筆者身為研究生,在校園的時間並不多,對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品德教育月活動認知,僅由先前本人以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身分採訪,由文忠蓮教官解說,特此說明。

    以下是筆者對於本校「品德教育月」的一點分享。

一、時間

    由於大學生對品德教育的認知早已有了固定的模式,學生難以從這樣的活動有實質上的回應,這樣的活動適合放在中小學施行較為適當。有鑒於現今學生自主意識強烈,在大學推動這樣的活動,倘若有事先預期效果,或許會有些失望。

二、企劃

    現在的人生活繁忙,這個活動很可能變成負擔,或是交差了事的麻煩,因此主辦單位不能一廂情願,希望所有的人「熱情」參與,除非找出一個令人覺得「值得」的核心價值。以商業的角度來看,就是要找出「賣點」;以新聞價值來看,就是要發現它可以得到「版面」的線索。至於本校活動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想這是主辦單位應該思考的問題。

三、活動方式

    為了在大學施行,活動上還是要以授課老師為主要的發聲管道,畢竟老師和學生最為親近。由於「品德教育」給人硬梆梆的感受,建議老師不妨以生活小故事,或是時事出發,給予學生正面的影響。

四、人力與預算

    本校將這活動定位為全校性,因此在推動上以班級或是系所為單位可能更為妥當,有班代表或是系代表通知同學,這樣子消息的傳播較為順暢。

    因為這個活動有必然的資金會運用在物料上,但是在時間成本上,也要考量協助同學的付出,建議有獎狀和獎勵金。天下沒有人應該「義務」做什麼事情。就算是學生,他也有權利「拒絕」指派的工作,不是校方要求就一定要配合,學生也有他的生活需要忙碌,他可以選擇他要或是不要。撇開老師和學生的上下關係,在請求別人幫助後,給予口頭或是實質上的感謝,並不為過。 

    以上是筆者小小的意見,僅供參考。

    最後筆者肯定文教官的付出,對這個活動的盡心盡力。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sunny33&aid=191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