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1/12 11:51:32瀏覽1200|回應0|推薦5 | |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高淑芬/台北報導】
免費的化妝保養品DIY,吸引眾多同學參與。(攝影/高淑芬)
科學不一定硬梆梆,融入生活應用,科學也可以很有趣。東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與環境」的領域課程,邀請化學系郭鳳珠老師,用淺近易懂的語言,介紹皮膚結構、解說保養品的化學成分和美容效用,並且指導學生進行化妝保養品DIY。 「胜肽活膚精華液與玻尿酸保溼霜,連同精美化妝瓶,相當市價千元以上,活動完全免費」學生一看到消息好康到相報,報名人數很快就額滿,微生物系二年級楊茵涵說,「這邊,那邊都是我們系上的」,該系參與者將近參與人數的三分之一。 過去郭鳳珠老師在通識課程開授「醫學科技美容」和「膚理結構與護膚」,礙於經費,上課以講述為要,直到這兩年的通識週,才有機會將化妝保養品DIY,讓東吳的學生實際動手操作。 郭鳳珠簡報用容易的言語敘述配方的成分,難免遇到複雜的學名,她先自行念了一大串英文,接著打趣說:「這個聽聽就好,留給化學系的學生傷腦筋就好。」大家都笑了。 同學按照老師的指示,將不同的配方加入容器,有人直呼:「加東西而已,很簡單。」到了最後的步驟,卻見有的同學很快完成,而有的同學手邊的容器,仍舊是「水水的」,看來每個人「攪拌」的功夫有所差別。 除了老師之外,現場還有多位化學系的學生擔任小助教,協助製作。活動小助教化學系四年級的姚凱棠談到,而且因為時間的因素,小助教們早已協助部份配方的調配;而且先前要事先了解各種配方的比例,這樣活動才能流暢進行。他說,協助同學裝瓶時,那個「刮」的動作,可是練了不少次。 郭鳳珠說明自己曾經看到某生物科技的醫學保養品,光看售價30ml就要3600元;但是保養品的成分,不過是本次課程配方的一半而已。在場學生聽了大喊,「那我不是賺到了」。 歷史系三年級的吳秀美指出,經由活動的學習,可以了解成分和效用,對增進自己對保養品的知識,相當有收穫;更好的是可以得到自己做的保養品。楊茵涵則說,要將自己做的東西送給媽媽當禮物。 本次活動所使用的材料,皆有出貨來源和品質保證。郭鳳珠說明,過去也有相關的試做,沒有聽聞有肌膚過敏的現象。但是他提醒與會的學生,使用任何保養或是化妝品的時候,務必做到「過敏測試」,對皮膚來說才是一大保障。 通識教育中心林遵遠主任表示,開設優良的通識課程,希望透過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文學院的學生,也可以接觸理工科」,以達到互相學習的開放思考。而東吳的通識課程,開設「文學與藝術」、「社會與發展」、「自然與環境」等八大範疇的課程 ,首重「生活化」,不僅貼近生活,更可以運用於生活,讓學生學習帶得走的知識。
原始網址: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96802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