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25 22:14:13瀏覽793|回應3|推薦17 | |
月亮的圓缺,常被文人用來感傷人事的變化!月下美景,亦常被幽人墨客見景抒情,中秋明月更是觸動了漂泊遊子的思鄉之情!華人世界裡.對這月兒,有著數不盡的詩詞與情感,不過,本文無關風月,倒是多了點省思! 月亮的輪廓,常被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美好與否?有道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外來的和尚會取經?整體而言,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雖然有些地方看到的月亮的確是大又圓,但不等同於國外任何之處的月亮都大又圓!職場經驗中,曾經看過一些國外科技公司的source code,發現其架構和技巧,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國內研發工程師的實力也不比他們差,國人無須妄自菲薄!就如同國外電資工程學院裡,其學生的平均素質並沒有遠優於臺灣學生,但要注意的是,他們的課程很靈活,強調理論和實務要能結合;而國內則往往著重理論的研究而缺乏實作精神,這個差異性,卻是大學生與研究生潛力激發與否的關鍵! 華人有句俗諺:南橘北枳!同樣的水果因為不同的成長環境而造就了其不同的發展!一流的學生在歐美的啟發環境,有機會成為超級一流的學生!二流的學生有機會提升成為一流的學生!而臺灣,一流的學生在台灣很可能仍只是一流的學生,多數人而很難再突破現狀超越自己,而成為超級一流學生!甚至從入學時是一流學生素質演變成二流學生素質而畢業!一流的大師對學生產生了難以想像的啟蒙,進而刺激了學生的思考與實作能力,這種影響力是深遠而長久的!很可惜臺灣這樣的教授還不夠多!雖然已有一些頂尖學者正在努力奉獻於臺灣的學術殿堂!但這比例顯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這亦是當前臺灣高等教育環境急待突破的! 當然學術研究資源的多寡,亦會影響優秀國際級學者來台講課與否!不過吸引國際級大師來台講課,並不是解決高等教育迷思的特效藥!我個人認為要多鼓勵那些花許多時間投入在學生專題與研究的教授!應該多鼓勵那些投入許多心血與學生一起努力打拼的教授!論文製造機並不是臺灣當前學術研究問題之解藥,尤其是砍倒許多大樹後而產生的一堆學術垃圾(終其一生,該論文被國際引用率為零的論文)! 臺灣人不應妄自菲薄,但亦不應夜郎自大而以井觀天!在這關鍵的年代,全球化的世界裡,大家都在努力向上提昇,臺灣的官員,您還要繼續向下沉淪嗎? 秉燭遊 2006.11.25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