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07 19:37:21瀏覽595|回應0|推薦1 | |
「我還有最後的機會可以做決定,決定我要當什麼樣的人,我可以走進巷子,為哈山挺身而出,一如往常他屢屢為我挺身而出,接受可能的下場,或著,我可以跑開…」 這是阿米爾最掙扎的一刻!在此關鍵,決定他能不能做出無悔的選擇。在這個當下,年少的阿米爾選擇跑開了,並不是因為他的無知,而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懦弱,他的懦弱造成了哈山的悲劇,同樣的懦弱也往往造成我們生命中無可彌補的錯誤。 當我們無法面對道德與私利的衝突,於是製造了自己的悲劇,甚或造成了他人或社會的某種損害。在哈山受到凌辱的時候,阿米爾選擇跑開,但是他不知道這樣做,同時也選擇了必須面對的罪疚感,那是良知從內心發出的聲音,對善惡、是非、愛恨的意識。沒有良知、沒有善念的人是不會痛苦的,從阿米爾後來的贖罪之旅看來,他有是非、善惡、惻隱的良知,不幸的是在關鍵時刻被膽怯蒙蔽了。「贖罪」的方法是調節情感不安狀態的隱微情緒,阿米爾用贖罪來平衡困擾他多年的內疚,儘管對於哈山而言是太遲了。 當年在阿富汗,身為富有家庭的獨子,阿米爾無可選擇地要活在父權的威嚴之下,父親對阿米爾所有的期望都是壓力,是阿米爾無從卸下的重擔。相反地,僕人哈山,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卻幸運地深受父親的寵愛,阿米爾的嫉妒成了日後傷害哈山的種子。在一次阿富汗傳統的風箏比賽中,雖然哈山把阿米爾贏得勝利的戰利品(斷線的風箏)追回來,顯赫了家族,並且得到父親的歡心。卻因為在過程中阿米爾袖手旁觀哈山被他人欺凌,令哈山一生蒙羞。甚至因為虧欠的心理無從平復,不惜掩飾自己的過失、誣陷哈山偷竊,使得哈山離開了家園。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他心裡對哈山的回憶與愧疚卻縈繞不去,最後在因緣際會之下,他回到故鄉,展開一場救贖之旅。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