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十一)
2014/08/23 11:55:59瀏覽871|回應0|推薦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十一)

惟覺法師開示

  眾生執著五蘊為實有,產生我執;有了我執,就有我所,就產生了無明、煩惱、業識,所以流轉六道。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就屬於眾生的境界。佛法一切行門,不外乎是對治色、受、想、行、識五蘊。迷色重的人,佛就開色蘊地、水、火、風四大皆空;迷心重的人,佛就開受、想、行、識四蘊皆空。

  現在進一步詳細地研究五蘊。「蘊」有「蘊藏」義,五蘊當中藏著真性;有「覆蓋」義,由於執五蘊為實有,覆蓋了真性。

  「色蘊」,除了內色以外,還有外色。內色,指我們的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外色,即是宇宙森羅萬象、形形色色。所以,「色」是以「質礙」為義。「質」就是物質,因為有物質,就產生障礙。我們的色身是物質,外在也是物質境界,所以,內四大與外四大都屬於「色蘊」。

  第二,「受蘊」。「受」以領納為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領納前境、領納外境,在這當中產生一種感受、覺受,如:知道冷、知道熱,知道苦、知道樂……這些感受歸納起來,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進一步分析,由於樂,產生歡喜;由於苦,產生憂愁。於是,就有喜受、憂受,這些都屬於第六意識。所以,意識通前五識,前五識都有意根存在、都有意識的作用。假使沒有意識,前五識也不容易產生作用。

  五根對五塵,領納外境。根,分為浮塵根和淨色根;淨色根,又稱為勝義根。什麼是浮塵根?五根之外形,眼睛可看到的叫作浮塵根,具有形相。此外,還有淨色根,比較微細,就等於現在所說的神經細胞,必須有天眼通才能看得出來。

  五根對外面的塵境,一個是順境、一個是逆境。順境現前時,感覺一切都很自在、很舒適,就稱之為樂受。領納了逆境,就感覺很苦,稱為苦受。例如,氣候惡劣,非常寒冷,就是苦受。這些都屬於前五識的作用,但裡面也有第六意識的作用,依第六意識而有喜受和憂受,乃至於不苦不樂受。第六意識念念遷流,而心生歡喜或煩惱,屬於想陰。為了解說方便,所以佛法把前五識和第六識分開來解釋。

  這些作用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第八識,即是心王裡面的種子。種子又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是從真如。透過第八識種子起現行,才能產生前六識,乃至於第七識的作用。所以,佛法講本心本性,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第六意識,是「以想像為義」。例如,我們看到一個茶杯,馬上聯想、分別,這就是第六意識的作用。看到一只手錶、一個鐘錶,馬上就想到:「這個鐘錶是什麼樣子?是圓的?是橢圓的?是什麼廠牌?」這就屬於想。看到男眾、看到女眾,馬上就想一個形相出來。所以,第六識是「想像為義」。這一個形相,是由外面的境界引生出來的;想陰對於前境,無論是色、聲、香、味、觸,有境界可循,便產生出想陰。

  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就屬於第六識的作用。第六識是攀緣前境的想,第七識就屬於法塵境界,始終思量、執持有一個「我」存在,這是第七識的作用。我們的心識有種種造作、取捨,行蘊是「以造作遷流為義」,屬於第六識的作用,就是指我們的意識。而意根,就是第七識。第六識依第七識為根,始終是在攀緣、分別塵境,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不斷地生滅、生滅……沒有完沒有了,這是指我們心念的活動。知道了以後,我們才能對治。假使不知道對治,把假的當作真的,就沒有辦法轉識成智。

  識蘊,是「以分別為義」。什麼叫作分別?根塵相對,當中就落入分別境界,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就是分別了。例如,看到一個鐘,分別這個鐘是金的、銀的、不銹鋼的?第一念、第二念,這是第六識。覺得這個鐘錶實在很好,想要占有、想要得到,最後乾脆看旁邊沒有人,來個順手牽羊,這就是識,從前五識、第六識到第七識,乃至於第八識,都有連貫的作用,這都是說明心的作用。

  識蘊以了別為義,能了別的這一個心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我們看手錶,能看的這個心是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這個體就屬於第八識,這是第八識種子現行,產生出來的作用,所以稱為八識心王。根對境產生分別、執著,我們能知道、分別這一件事物的心識,都是從第八識產生出來的。

  第八識,又稱為含藏識,含藏、執持一切種子。例如,我們今生的壽命是八十歲,這一個種子就執持這一生的壽命。第八識執持這些種子、執持我們這一生的壽命,又稱為阿賴耶識。乃至於根身、器界,都屬於第八識。

  小乘只講到第六識,認為第六識是一個賊人,乾脆把它滅掉,所以入滅盡定,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大乘除了第六識以外,還有第七識、第八識,所以要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

  小乘認為第六識攀緣顛倒、心猿意馬,所以要降伏它、滅掉它,入滅盡定。用什麼來滅?用能觀之智。大乘、無上乘,不起滅想,因為了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是同一個,譬如水與波。明白波即是水,想要找到水,只要把波浪停止下來就是水,不需要把波浪滅掉,另外去找水。

【中台世界】中台山月刊師經論開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652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