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峰繫念法事三時全集略記(5)中◎讚佛寶
2009/09/21 09:40:41瀏覽1908|回應0|推薦0

讚佛寶

佛寶讚無窮。功成無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覺道雪山峰。眉際玉毫光燦爛。照開六道昏蒙。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

「佛寶讚無窮」,「佛寶」是修德成就,依修而證。

「功成無量劫中」,依照前面的十願來修學,無量劫的修學,修成了圓滿報身,就像西方世界的阿彌陀佛一樣。

「巍巍丈六紫金容」,這是果報成就的大用。『巍巍』是果報的作用,『丈六』是劣應身。過去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印度成佛,他的身相就是示現的丈六身。

「覺道雪山峰」,『雪山』是喜瑪拉雅山,當年世尊修道的處所,這是讚歎他自修成就。

「眉際玉毫光燦爛,照開六道昏蒙」,『玉毫光』指白毫放光,光中化佛,佛度眾生,舉這一種德行。『昏蒙』指六道眾生,佛示現成佛,廣度六道眾生。這句是讚歎利益眾生的功德,佛利生的功德無量無邊,說之不盡。

「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演說』,就是必定說這個法門。『法真宗』,就是淨土宗,教人念佛成佛,這是大乘佛法的「真宗」。「真宗」不是指其他的經典,就是指「淨土三經」,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兩句是讚歎當來下生彌勒佛。《無量壽經》前半是阿難尊者當機,從三十二品以後是彌勒菩薩當機,所以彌勒菩薩是佛的傳法弟子。世尊把這個法門特別囑咐給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將來下生成佛,一定要講《無量壽經》,一定要講「淨土三經」,弘揚這個法門,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是「龍華三會願相逢」。

彌勒菩薩何時到世間來成佛?《彌勒下生經》,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所以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他才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

假如你要發願求生彌勒淨土,將來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你就跟他一道下來做他的弟子,然後再聽他講經說法,勸你老實念佛,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些人接受淨土,現在就到極樂世界去,他們至少還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來。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已經成佛了,看到他們:「你們怎麼這個時候才來!」所以,這個帳要算清楚,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無比殊勝。

開示

人人分上。本有彌陀。箇箇心中。總為淨土。了則頭頭見佛。悟來步步西方。

「彌陀」是無量的意思。阿彌陀,就是一切眾生真心自性本分上的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德能、無量壽命,一切的無量,我們統統具足。跟阿彌陀佛比,跟一切諸佛比,我們絲毫沒有欠缺,完全相同。

「箇箇心中,總為淨土」,一樣的殊勝、莊嚴,這是講性德,性德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現在沒有修,性德透不出來,所以日子過得這麼苦,得不到受用。

「了則頭頭見佛,悟來步步西方」,佛法教什麼?就是「了」、「悟」二字。「了」是明白。學佛就是教你做一個明白人,做一個覺悟的人。對於一切法都能明瞭、覺悟,就是佛菩薩;不明瞭、不覺悟,就是凡夫。凡夫與佛差別在此,除此之外,沒有差別。而佛的教學就是把糊塗人教成明白人,這就是佛法,這是佛教的教學。

自從無始。迄至今生。一念違真。六根逐妄。隨情造業。縱我為非。

「自從無始,迄至今生」,這就是迷。怎麼迷的?無始以來到現在統統都在迷。

「一念違真」,『違』,違背;『真』,真心本性。我們今天對人、對事、對物都不用真心,用的是妄心,違背真心太久了,不知道什麼是真心,把妄心當作真心。不學佛確實不知道,學了佛才曉得所有眾生用的心都是假心,虛情假意。我們看清楚了,與人相處就會處得很自在,知道大家都是假的,說什麼也不要認真。什麼人用真心?諸佛菩薩用真心,阿羅漢接近真心,還不是真心,妄心裡比較真實而已。唯有佛與大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自性」,那是真心。《華嚴經》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用的是真心,以下的都是用妄心。

「六根逐妄」,六根都追逐這些妄相,「眼、耳、鼻、舌、身、意」都在打妄想。相也不是真的,《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隨情造業,縱我為非」,『情』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財、色、名、食、睡),隨著自己的情欲造業。

身業則殺盜邪婬。口過則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惡則常起貪瞋。深生痴愛。

「妄言」就是妄語。愚痴是過去今生造業之因。你為什麼會造業?愚痴就造業,明白人不造業。

由茲三業。鉤鎖妄緣。常汩汩於塵勞。但茫茫於歲月。

「三業」是貪、瞋、痴。

「鉤鎖妄緣」,『緣』是條件,造善業、造惡業的種種條件。因加上緣,業就造成功了,就起業相。

「常汩汩於塵勞」,『汩汩』是沉淪,『塵勞』是六道,墮落在六道裡是果報。「但茫茫於歲月」,這是講今生後世「惑、業、苦」的循環沒完沒了,一片茫然,沒有出頭的日子。

欲思出離。唯憑懺悔熏修之力。俾眼耳鼻舌身意之過愆。應念頓消。使色聲香味觸法之浮塵。即時清淨。

「欲思出離,唯憑懺悔熏修之力」,想要解決超越,這個人就開始覺悟了,這是始覺。要想出離六道輪迴,脫離三界苦海,「唯憑懺悔熏修」。『懺悔』是方法,『熏修』是功夫,要長年累月不間斷的熏修。

「俾眼耳鼻舌身意之過愆,應念頓消」,懺悔、熏修的樣子從哪裡看?六根不再造業了,因為覺悟了。

「使色聲香味觸法之浮塵,即時清淨」,內淨六識心,外清六塵境,功德就圓滿了。這兩句話講的輕鬆容易,要做到就真難!依照這個原則修行,可以說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沒有一個人有指望。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的一切經、一切法門,就是這個原則,要這樣才能成功。理論沒有錯,方法也沒有錯,可是我們辦不到。諸佛如來知道我們這些人業障深重,這條路走不通,所以才有阿彌陀佛為我們開廣大的易行道,使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人也能成就,就是「念佛法門」。

又極樂求生。全憑發願。

真正想去,真正要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發這個心比前面「內淨六識,外清六塵」容易太多了!

四句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這是《華嚴經》上普賢菩薩的一首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過去一直到今生,我們所做的一切惡業,這是「業果」。

「皆由無始貪瞋痴」,這是「業緣」。

「從身語意之所生」,這是「業因」。身語意是造業的工具,貪瞋痴是造業的主使。

「今對佛前求懺悔」,我們在佛菩薩面前立下大願,要求懺悔,改過自新,一定要把過失真正改過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 67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22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