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峰繫念法事三時全集略記(4)◎ 四句偈
2009/08/09 10:59:19瀏覽2577|回應0|推薦1

中峰繫念法事三時全集略記(4

 

 四句偈

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這首偈非常重要,前面兩句是問,後面兩句是答。我們念佛人之所以不能在當生往生,這首偈就告訴我們原因。

「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第一句意思淺,第二句意思深。一切苦(為了說法方便,佛把一切苦歸納為三苦、八苦)從哪裡來的?從「貪欲」來的。眾苦歸納到最後,稱為「三毒煩惱」,就是「貪瞋痴」。我們的心毒不毒?很毒,因為有貪瞋痴。三毒煩惱再歸納就是一個「貪」字。瞋恚是因貪不到才生瞋恚,一貪就到手,就不瞋恚了,所以貪是根本。

菩薩修行的六大綱領,第一是布施,布施是專門對治貪欲的,貪心斷了,布施波羅密就圓滿了。好像治病一樣,會修行的人先治最重的病,重病治好了,其他的小毛病就容易解決。貪欲是要命的病,用布施來對治,一定要下功夫認真把它治好。

貪欲到底從何而起的?細說因緣非常複雜,大師在此地說得非常巧妙,真是一語道破根由,就是「因忘自性彌陀佛」。迷失了自性,才會生貪欲。如果覺悟了自性,貪欲自然就沒有了。正如馬鳴菩薩在《起信論》所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迷是不覺,不覺本來沒有,本覺本來有。本來有的,我們當然可以證得;本來沒有的,當然可以斷除。我們修行證果,斷煩惱,證菩提,信心就生起來了。自己充滿了信心,佛菩薩才幫得上忙。若是覺得「我煩惱很重,我業障很重,我成就不了」,自己沒有信心,一切諸佛菩薩都幫不上忙。這首偈就是幫助我們建立信心,知道自己可以斷得了煩惱,也能證得無上菩提。

「自性彌陀佛」,這句話妙極了。究竟妙在何處?叫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恢復自性彌陀佛。阿彌陀佛與自性彌陀是一不是二,用「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將我們自性彌陀佛喚出來,自他不二,妙在此地。這不僅把原因說出來,還把我們破迷開悟、恢復自信的方法也說出來。

「異念紛馳總是魔」,因為妄想、執著,才有異念紛馳,妄想、執著就是魔。魔是什麼?折磨我們的自性,折磨我們的清淨心,使我們身心得不到自在,這就是魔。所以,這一問一答,非常之妙。

開示

教中道。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

這一段開示意思很深,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經教當中所講的。「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這四句是佛在經上講的。

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法性湛然者。靈明湛寂。元妙真常。箇箇不無。人人本具。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

「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此句解釋何謂「生」。『跡』是相,相有生滅。「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此句解釋何謂「無生」。『本』是真性,真心本性沒有生滅,真心本性變現出來的相有生有滅。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相。

「法性湛然者」,『法』是一切萬法。『性』,哲學名詞稱本體,也就是一切法是從這個體生出來的。佛法稱「法性」,或者稱「佛性」。佛性,專指有情眾生。有情,即指動物,有感情、有情識的。無情,即指植物、礦物。佛性與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正因為是一個性,所以依報隨著正報轉。如果不是同一個性,依報就不會隨著正報轉。『湛然』,比喻法性像水一樣很乾淨、很清淨。

「靈明湛寂」,這四個字形容自性,真心本性。『靈』是真心,不是愚昧的;『明』,不是迷惑顛倒的;『湛』,清淨;『寂』,不動。現在我們的心迷了,不靈也不明。不明就是暗,糊裡糊塗,冥頑不靈。心不清淨,心亂動,亂就不寂,污染就不湛。所以,佛教我們修行,就是修「靈明湛寂」。但是「靈明湛寂」是本有的,不是修來的,只要你把不靈、不明、不湛、不寂轉過來就成功了。

佛教我們修行的綱領是「戒、定、慧」三學。三學最重要的是「定」學,無論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方法、門道不相同,修行的目的是相同的,統統修禪定。我們念佛也是修禪定,「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名詞雖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我們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來修「一心不亂」,修湛寂,只要到湛寂,自然就靈明。靈明是慧,慧不需要修,定到相當程度,慧豁然開朗,靈明就現前了。所以,湛寂是定,靈明是慧,戒是方法。依照佛的教誡、方法去修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就恢復到湛寂靈明。

「元妙真常」,『元』本來是「玄」,古代避免帝王的諱,所以把這個字寫成「元」,我們還是要念「玄」,不能念「元」。

「箇箇不無,人人本具」,這是生佛平等,一切眾生與佛完全平等。

「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本來是靈明湛寂,現在為什麼變成糊裡糊塗?換言之,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變成六道眾生?這在佛門是有名的大問題。有了疑問,疑能障道,能障礙我們的信心,所以一定要破迷生信。而這個答案就在《楞嚴經》上,富樓那尊者在楞嚴會上請教釋迦牟尼佛,眾生原本是佛,為什麼會變成眾生?變成眾生,慢慢修行又成佛了,成佛之後幾時再迷惑?《楞嚴經》的第四卷,釋迦牟尼佛有詳細的解答,你們有興趣可以去讀,我在此地不說,說了就把你的悟門堵塞,一定要自己悟才有用處。

我們今天信心不能建立,說老實話,就是疑問一大堆,沒有真信切願,這一生就不能成就。所以,能成就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上根利智,佛講經,他一聽明白了,疑問就沒有了,他能成就。另外一種是善根深厚的人,他沒有疑問,佛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也不懷疑,這種人一生決定成功。這兩種人很容易得度,只有當中的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疑問一大堆,這是最麻煩、最難度的,最不容易成就的。

由是業網牽纏。流轉五道。恆隨生死以升沉。亙古至今而靡

「由是業網牽纏」,『業』,是造業,業無量無邊,就像網一樣牽纏著你。「五道」,就是六道,說五道是沒有算阿修羅,因為阿修羅在哪一道就算他是那一道,所以五道實際上就是六道。

「恆隨生死以升沉」,往三善道是「升」,往三惡道是「沉」。「亙古至今而靡閒」,『亙古』是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天;『而靡閒』,在六道裡輪迴,從來沒有間斷過。為什麼會輪迴?天天造業,業力太大了,牽著你在六道裡輪迴,三善業就升,三惡業就沉,就做這個事情。

當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

一切法因緣所生,生與滅是緣,有生有滅。但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法性)是不生不滅的,不隨緣俱生,也不隨緣俱滅。

這些事、理,《楞嚴經》說得非常透徹,所以古人講:「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為什麼說《法華》成佛,不說《彌陀經》成佛?因為佛當年在世講經的時候,常常說一切眾生根性最差的稱「一闡提」,就是沒有善根,沒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可是在法華會上,佛說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所以說「成佛的法華」。法華會上,佛才說明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而成佛的方法就在念「阿彌陀佛」,這是成佛唯一的方法。一切眾生得到這個方法,一生當中沒有不成就的。

所以云。法性湛然。是謂生而無生者也。無生而生者。眾生迷妄入心。積業成果。虛受輪轉。妄見生滅。

「無生而生者,眾生迷妄入心」,『迷』是迷惑,『妄』是妄想。『入心』,是蓋覆住我們的真心本性。「積業成果」,眾生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累積的業就成了六道輪迴的果報。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這一句就是說明「惑、業、苦」是六道輪迴形成的原因。

「虛受輪轉,妄見生滅」,輪迴與生滅並不是真實的,但是迷惑的人以為是真實的。如我們作夢一樣,夢不是真的,但是在作夢的時候,你不曉得夢境是假的,反而樣樣當真。如果曉得在作夢,就不在乎了,遇到一頭老虎要吃你,「我就發個慈悲心讓你吃吧!」你就很慷慨、很大方,知道這是假的。假如不曉得這是夢境,會嚇得一身冷汗。《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但我們這個世界是夢幻泡影,六道、十法界也不是真實的。所以,你要是看穿了,在世間就很自在、很快樂,跟諸佛菩薩一樣遊戲神通,充滿了智慧,樣樣事情應付得恰到好處。

世間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因為迷,有得失、有執著,愈迷愈深,智慧就沒有了。一開悟,曉得全是夢幻泡影,在這個世間沒有分別、執著、煩惱,沒有憂慮、牽掛,看法、想法正確,正知正見,智慧就現前。

於法性體上。如鏡現像。似珠隨色。當知鏡光本淨。珠體絕痕。物鏡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

這是從比喻上說的,「境」與「珠」比喻我們的法性、性體。「像」與「色」比喻生滅的這些緣。

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

因此,諸佛如來與眾生的差別就很明顯了,諸佛在一切境界萬象當中,「唯見無生」,在相中見性,所以他得自在。眾生則是「唯見生滅」,著相不見性,所以隨業流轉。諸佛菩薩是見性不著相,不著相就不受相的干擾;我們著相,所以受外面環境干擾,得不到自在。

假如真的見性而不著相,一切眾生常常希望「不老、不病、不死」,就真的做到了。因為不著相,就不受相的干擾。比如年歲大,就想老了。他不念佛,天天念老,念老怎麼不老?一老,就想到要生病,病就來了。人到年歲大,念老、念病,所以「老、病」都來了。如果天天念阿彌陀佛,「老」忘記了,「病」也忘記了,他真的不老、不病。

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現量之不一。實乃生無自性。無生亦無自性。

「自性」就是自體,生沒有自體,無生也沒有自體。無自體之體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

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所以離此別無。是乃一體而異名也。

「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悟的人見性不著相,不是沒有相;迷的人著相不見性。迷悟之差別,就在此地。「所以離此別無,是乃一體而異名也」,實相本來如是,十法界一體而異名,萬法也是一體而異名。如果我們在這上面參透了,真正覺悟了,真正明白了,成佛就不遠了。

審如是。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豈非迷悟之自殊。何有聖凡而彼此。

「審」是審察,仔細去審察,確實是這樣。下面這幾句話你就能肯定,你就能同意。

「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這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豈非迷悟之自殊,何有聖凡而彼此」,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我自心所現的影像,就是經教所講的根本法輪,這是講得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千經萬論無非是發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現象而已。

四句偈

生滅無生生不生。樂邦那肯禁人行。誰知萬丈紅塵裏。菡萏華開月正明。

這首偈是總結前面的開示。

「生滅無生生不生,樂邦那肯禁人行」,前面這一句是講理,理明瞭之後,我們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信心十足。『樂邦』,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會禁止任何一個人往生,只要你能信、能願,人人有分。

「誰知萬丈紅塵裏,菡萏華開月正明」,『萬丈紅塵』形容六道輪迴。六道眾生有人能往生,有人當生圓成佛道。『菡萏』,蓮花的花苞,蓮花沒有開的時候,稱為菡萏。『月正明』,指花開了,比喻真如自信完全顯露。這是形容六道眾生,明心見性,花開見佛。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66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12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