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我的志願遇上父母的期待
2008/07/02 16:29:24瀏覽415|回應2|推薦4

前幾天在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小孩在「經營管理」類書籍前,要小孩多利用暑假期間看看對自己未來有用的圖書。即使現在小孩發育都很好,我看那個小孩約末應該是剛上高中而已吧。記得當我在他這年紀的時候,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大多是在漫畫書以及錄影帶店中度過。

從小到大,在課業這部分,我的家庭並沒有給我太多壓力,除了是對我的信任之外,更也許是我自己都會很自覺地在預定的時候做完功課。記得剛上國中的時候,班上導師的小孩剛好跟我們同班,某天他很自豪地說到他的小孩在他的教導下,如何認真於學業之中,每天大概都要讀到十點半才會去上床睡覺。那時導師抽問班上前五名的同學,當抽問到我的時候,我跟導師說,我大概每天都九點半就去睡覺了。對於我的答案,導師有點不太相信,他認為在豐南國中這樣以升學為導向的學校,怎會有人在晚上九點半就去睡覺。國一下學期時,資優班甄選,我們班上有兩個人入選,我是其中一個。爾後一直到畢業,國一導師兒子在課業上的表現必沒有太突出的表現,高中聯考時,也沒有考上第一志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共同的職志,為了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所以想盡辦法建構一個優秀的環境。但成長的環境是否左右著一個人未來的表現,就我身邊朋友的例子來看,卻又並非存在著必然的關係。

「自己幼時的志願」、「父母的期待」、「目前正在做的工作」,你是否曾經很認真的去思考這三者之間的變化。記得在一次社團活動中,我要所有的伙伴分享各自小時候「我的志願」的內容。有些人很幸運,現在的工作正是他小時候的志願,有些人則是在父母的期待或是朋友的影響下,背離了自己的志願,而選擇了現在的工作。你沒辦法去判別哪一種情況比較好,除非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渾渾噩噩的在混生活。

基於自己的人生歷練,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比自己更強,「期待」的存在有他的道理。正如同有些父母當看到自己的小孩聯考成績無法選填理想的科系時,會希望他們重考一樣,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小孩雖然必須另外付出一年的時間專心於課業,而無法跟其他同儕嬉戲,但一年的時間與整個人生的歷程相比之下,是短的;如果不做這樣的要求,也許未來他必須為自己的前途走上更多的冤枉路。

我相信那個父親之所以要小孩利用暑假期間選讀對自己未來有用的書,一定有其道理跟原因。而接下來的關鍵則在於那個小孩是否能承接父母的期許,清楚釐清自己未來的方向,找到自己的路。因此當你要迴避父母的期待之時,最好先想清楚「我的志願」是什麼,並且是否有用很認真的態度在經營「我的志願」。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dino&aid=2007328

 回應文章

DrCompost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夢的幻滅
2008/07/10 08:59

成長的過程真的就是很多夢的幻滅。父母對你的夢幻滅,而自己的夢逐漸的實現。

習慣性享受寂寞(ardino) 於 2008-07-10 14:19 回覆:

與其說父母是希望小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好

還不如說部分父母希望把小孩塑造成自己以往想要的樣子

我想...

對於小孩的未來應該是小孩的個性加上外在環境之下的結果

而不是片面父母的寄託。


隨興(隨時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嗯.....
2008/07/02 16:34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也曾經因這個意念讓孩子陷於無形的壓力之中,最後尊重孩子的選擇,沒想到他竟然無比快樂的學習,時代不同了,為人父母應該學習尊重孩子,並且陪著他一起成長,這樣的成長過程較為重要,不是嗎?


習慣性享受寂寞(ardino) 於 2008-07-10 14:16 回覆:

我想天下父母心這應該是很普遍的情況

只是你的小孩是幸運的

有這樣同理心的父母願意尊重小孩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