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論廣場》開放我們的黨
2006/03/19 20:11:19瀏覽897|回應0|推薦1

2004-05-14╱中國時報╱第A15版╱時論廣場╱陳學聖

《時論廣場》開放我們的黨

  上周五,國民黨決策擬定與策略論述小組舉行第一次會議,會後的首要結論是「開放我們的黨、改革我們的國家」,蕭萬長召集人表示下周將組團赴南韓考察,希望可以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在意料中此舉隨即引來褒貶不一的各種評論,而今日的第二次會議將進入論述的實質討論,各種不適應的陣痛即將展開,筆者忝為論述小組成員,肩負說明責任以釋國人之疑。

    我們認為,一個完全開放的改革態度,只是起點,不是終點。毋庸諱言,國民黨確實存在論述困境,中國時報社論所指出「核心論述的抽空」恐怕離事實不遠。眾所周知,中心思想所勾勒的願景是一個政黨的正當性基礎,綜觀國民黨黨史,百年前的國民黨起於「破除封建走向共和」,第二階段轉型為「完成統一與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第三階段的正當性改而奠基於「以三民主義反共復國」。然而時至今日,當冷戰格局結束,兩岸關係又掀新頁時,既有論述便喪失了外在環境的支撐,沒有背景烘托的存在難掩突兀,而這失根蘭花般的中心思想,又何能喚人拋頭顱、灑熱血的生死以之呢?

    此番國民黨中心論述的重構工程,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意識出發:一是,國民黨是誰?我們該如何意識「自己」?二是,國民黨在哪?我們是如何意識「現在」?第三,國民黨去哪?我們要如何意識「未來」?

    這三項意識,將會無可避免地貫穿國民黨所有的論述問題。從自我意識的層面開始,我們必須問:過去的國民黨代表了「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現在還是不是?未來還要不要?「反攻大陸」放棄了,「統一中國」不談了,未來的正當性基礎又從何而來?我們加入國民黨的意義又究竟何在?

    對於現況的理解我們該問:台灣的主流民意在哪?刻正興起的算是自覺的台灣主體意識?還是被包裝的福佬沙文主義?「本土化」可以完整的述說現狀嗎?或者只是一種偏頗的呈現呢?國家認同到底是不是族群認同?它是工具?還是目的?人民又到底是成為了「台灣國族主義」的主體?還是「新文化霸權主義」的客體呢?

    放眼未來,「在地化」的論述可能抵抗「本土化」嗎?還是可以藉之重塑「本土化」?「新民主主義」的論述中包不包含「新文化論述」?新民主的意涵當中又有沒有「新共和」呢?中華民國是「在台灣」,還是「是台灣」?「中華民國」又該如何面對「台灣」呢?而國民黨該將未來的身分設定為「兩黨政治」當中的「反對黨」嗎?國、親、新三黨的論述走向又該是競爭?競合?還是整合呢?

    這些問題,是全體國民黨人所必須自我辯證者。而論述的重建工程,應該要自下而上,成為一場運動,不僅要讓論述成為運動的對象,也同時要成為運動的主體。而辯論,不僅是為了豐富論述的內涵,更是為了辨別類同與差異,我們將視之為不可迴避的責任,也將要在內部與外部同時進行。

    近日民進黨青壯派推動新文化論述的動作,姑不論其誠意如何,但已受到黨內基本教義派的強力反彈,而我們即將啟動的論述辯論,有可能也將面對傳統支持者的嚴厲質疑,其實選擇的問題本就須面對,不去面對選擇的迴避態度才將會最令人擔心。

    總而言之,國民黨這次的論述重建,將是一連串尋找答案的過程,但是不管最後我們覓得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唯一不變的態度就是開放的。畢竟,如果「開放的」不是我們的,恐怕就要變成他們的了 ……。(作者為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國民黨策略論述小組成員)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ollochenss&aid=20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