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論廣場》憲法對話終將失落
2006/03/19 19:56:08瀏覽287|回應0|推薦1
2003-11-19╱中國時報╱第A15版╱時論廣場╱陳學聖 
 《時論廣場》憲法對話終將失落
 
 
 

 

  最近,連戰正式以「新憲三部曲」與「新憲十大原則」具體回應陳水扁的「公投制憲說」,自此可說,藍綠陣營的主要論述算是各就定位。未來兩軍在各項議題上的攻守,預料多會回到憲法論述這主要戰場中進行。新憲或制憲?中華民國或台灣共和國?公不公投統獨公投?在在都將互擊在憲法高空。

    然而,表面上,藍綠這兩套憲法論述,無庸置疑地將會相互糾纏、處處扭打,但實際上,卻可能反是彼此錯失、拳拳落空,直到明年三月。

    從藍綠兩套論述的問題意識當中可以發現存有三項交錯。

    首先是動機上的交錯,雖然兩套憲法論述都同時在民主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雙軸線中進行,在民主主義的軸線中追求國家體制的政治改革,在民族主義的軸線中處理國族認同的差異建構,但是兩者似乎又各有偏廢。泛綠論述的公投制憲說中彷彿民主是虛、民族是實,明顯偏向了民族制憲主義。恰恰相反的是,泛藍論述的新憲三部曲與十大原則中彷彿民族是虛、民主是實,明顯偏向了民主修憲主義。泛綠由於著眼於民族,修憲自然不足。泛藍因為放眼於民主,制憲當然太過。

    其次是對象上的交錯,陳水扁的公投制憲說,一般認為首要目的是用來討好獨派,好鞏固泛綠基本盤的主動出擊,能吸引到多少中間選民都算賺到,因此,泛綠論述的對話對象處於內在,對話目的在於鞏固。但此點又恰恰與泛藍相反,連戰的新憲三部曲說,大多認為是出於百般不願下的被迫還擊,目的就是針對中間選民,因此,對話的對象處於外在,對話的目的在於回應。所以,泛綠要安內,泛藍要攘外,兩支喊話筒於是又彼此錯落。

    第三是手段上的交錯,也因為公投制憲說的對話對象主要是內在的自己人,為了喚起老同志的革命情感,訴求上最好是感性地動之以情,具體細節就不用說太多了。但由於泛藍的對話對象大多是外在的其他人,為了打動中間選民的假性良知,言語上自然要理性地說之以理,激動的表情當然得收斂一些。

    正由於藍綠彼此所具備問題意識的諸般交錯,兩套憲法論述的對話空間可能將難免失落。

    如果陳水扁真想帶領大家走向民族主體的建立,那泛綠的最佳策略,可能就是不對泛藍的憲政主張具體回應,以免被誘離了民族主義的軸線、模糊了主體的美感。而連戰若真想靠修憲原則所端出的真實牛肉獲勝,可能泛藍最好是固守民主主義的戰場,不要輕觸民族認同的馬蜂窩。於是,在雙方交錯的問題意識下,失落的對話空間便成為最大可能。

    甚而,如果將目光投射到兩套論述的背後,泛藍有意識地彰顯民主,是否正好透露出潛意識中無力描繪民族主體的虛無感呢?而泛綠有意識地高舉民族,是否又正好揭穿潛意識中無意修復民主的羞赧感呢?於是,正當兩者有意識地面對、認知、與解決問題之時,潛意識中的問題也就跟著陰魂不散地襲來。

    最後,對兩者更危險的是,一旦問題意識翻轉,泛藍陣營是否準備好迎擊泛綠論述對於所有民主原則的概括承受呢?而泛綠是否又準備好承受民族認同一翻兩瞪眼的致命結局呢?

    其實,如果只是藍綠危險也就罷了,眾人渾然不知的是,當民主主義與民族主義兩兄弟吵得不可開交的同時,民生主義這好妹妹卻悄悄溜走了。(作者為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義的雙軸線中進行,在民主主義的軸線中追求國家體制的政治改革,在民族主義的軸線中處理國族認同的差異建構,但是兩者似乎又各有偏廢。泛綠論述的公投制憲說中彷彿民主是虛、民族是實,明顯偏向了民族制憲主義。恰恰相反的是,泛藍論述的新憲三部曲與十大原則中彷彿民族是虛、民主是實,明顯偏向了民主修憲主義。泛綠由於著眼於民族,修憲自然不足。泛藍因為放眼於民主,制憲當然太過。

    其次是對象上的交錯,陳水扁的公投制憲說,一般認為首要目的是用來討好獨派,好鞏固泛綠基本盤的主動出擊,能吸引到多少中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ollochenss&aid=20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