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擋不住的機車成長,台北市應全面淘汰高污染機車!
2008/11/07 17:22:51瀏覽2300|回應2|推薦3

擋不住的機車成長,台北市應全面淘汰高污染機車!

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七一日

 

我們都知道,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機車是方便、經濟且機動性高的一種交通工具,尤其是前一陣子油價上漲,越來越多人將機車作為替代通勤工具。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今(97)9月底止,台北市機動車輛總計1801,268輛,其中輕重型機車合計1079,044輛,大小客車共649,874輛,大小貨車65,112輛,也就是說,機車佔全部機動車輛的59.9%[1]。另外,台北市主計處也指出,台北市機車數近3年來大幅成長,年成長率達1.9%

 

台北市議員潘懷宗指出,汽油機車是噪音及汙染的主要來源,且易造成交通紊亂,安全性又低,也因為機車的大量使用,機車排氣帶來都會地區空氣品質惡化,造成人體健康嚴重威脅。但看看台北市聯外橋樑在上下班尖峰時段機車壅塞的情形,市民大嘆路面不夠用,可是多數民眾仍將機車視為通勤第一選擇,由此可見機車之於通勤民眾,乃有不可缺的必要性。

 

另外,再根據台北市政府研考會今(97)6月分公布的一項民調指出,台北市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仍是以機車為主占30%,其次是公車24%、自行開車20%、捷運18%、腳踏車2%,其他是步行或搭計程車。統計數據也顯示,有24%的受訪者因油價高漲而改變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而改變交通工具的人之中,使用自用車的改變意願大,占70%,使用機車的意願小,占22%[2]台北是擁有捷運系統的城市,民眾沒有依官方的期望,捨汽機車改乘捷運(18%搭乘捷運),反而仍有30%不願改變交通工具的「鐵板」機車族,這個現象實不容忽視。

 

台灣不比巴黎等歐洲國家,有很好的自行車規劃道路, 所以基本上她們的機車都不太多。台灣在短期內不可能營造出全面性親自行車的道路環境與設施,而改變民眾騎乘機車的習慣。所以,在石油危機與節能環保的趨勢下,台北市應重視機車泛濫的問題,恐怕這才是市府大力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時所要給予更多關注的議題。

 

試想一個畫面,如果台北市區全面禁騎機車,會是什麼景象?看看彼岸的中國大陸,廣州、濟南、上海等許多大城市正推動限制機車進入市區政策,簡稱「限摩」或「禁摩」政策。動作較快的廣州市,2007年起,市區中就見不到機車蹤影了。主要是廣州市政府官員認為機車會製造環境污染、噪音,以及違規嚴重、飛車搶劫等犯罪橫行等,有損廣州作為國際都市的形象。反觀我們,面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及交通問題,「限摩」!台北市做得到嗎?

 

姑且不論限制機車進入市區政策背後的社會公平性,台灣的機車數量與密度都名列世界前茅,「限摩」政策牽涉到法律、公平性等許多層面,要在台灣推行「限摩」政策,不免皆動輒得咎。

 

目前政府刻大力推動各項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措施,也計畫在4年內推廣10萬輛電動機車上路的政策,潘懷宗議員除除呼籲市府積極配合推廣電動機車外,並建請市府認真思考,研訂抑制汽油機車數量成長率或總量管制的政策?

 

潘懷宗議員認為,市府應強化並落實機車監理檢驗、排氣檢驗及牌照管理措施,並結合定期更換牌照措施,首先加速老舊車輛汰換,以達到紓緩機車持有的效果;其次,則是進行機車數量總量管制計畫,並設定逐年遞減之目標,最後並能達到全面淘汰高污染性汽油機車,讓台北市有重獲清新的一天!

 

當然,任何政策的推動,不僅要有周延的規劃與配套,更要考量民眾現實面的需求,今天騎乘機車的民眾愈來愈多,凸顯政府在政策上,對於民眾「行」的需要規劃設計做得還不夠,大眾運輸系統還沒能成為民眾普遍的選擇,事實很明確,就是除非大眾運輸能比騎機車更節省時間,那麼民眾就只好繼續騎機車,如果大眾運輸的地位排在機車之後,就沒有取代機車的可能,也就是說,機車的大量成長,根本無解!那麼就請交通主管單位早做打算,規劃出以機車為未來通勤主流的全面性運輸計畫吧!



[1] 「機動車輛登記數」,交通部,交通統計月報,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ct?xItem=4880&ctNode=167&mp=1

[2] 「油價高漲,24%改變交通工具」,聯合報,2008611C2版。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n710&aid=2363381

 回應文章

Tony
鼓勵與懲罰
2010/12/20 12:06

我提出一個看法,使用機車的人無外乎是因為機車的方便性與其低價位,有些不合理的低成本是未將其轉嫁到城市中的其他人身上上負擔,比如空氣汙染、噪音與停車費等,因此,我們改善結構性的因素合理反映機車的使用成本將有助於改善機車過多的問題。

我提出以下幾種方法以鼓勵機車行為人停用機車轉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其一鼓勵舊車報廢,將報廢舊車的補貼提高,轉發優游卡,將補貼金儲入卡中。其二增加機車各項稅捐,牌照費、燃料費、空汙費等,將稅收專款專用,用於補貼大眾運輸工具,也就是機車族越多,搭乘大眾運輸的費用就越低廉。其三,嚴格取締不合格車輛,包含車齡過高,汙染過高,噪音過高等三高問題。第四,限縮機車路權,將機車能使用的道路縮減在有限的幾條馬路上,將路權還給大眾運輸車輛。第五,規定機車購買人,須提出自有車位證明,無機車車位之購買人,須每年繳納更高額得稅金。第六,嚴格取締非法停車問題,騎樓、人行道、紅線區須嚴格取締非法停車問題,並提高罰款金額,同時,也需增加機車停車的收費標準。

以上的措施,或許會讓人批侵犯機車族人權,但更廣大市民的權益,才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捍衛的,讓沒有管理的機車隨便上路的結果,會造成的紊亂和汙染等問題,更加必須被重視,執政當局須拿出魄力,不能因為使用機車的人口多,就失去了推動機車減量和減少空氣汙染的決心。


公主小薔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北縣也有不少!
2008/12/07 20:27
其實,淘汰老舊機車需要花10到15年的時間,以現行的五期環保標準而言,10年以上的老舊機車依舊滿街跑,同時,光北市禁行也不夠,還要跟北縣一起,北縣的老舊機車也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