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儘速成立慰安婦紀念館兌現馬英九的政見
2008/11/05 09:14:23瀏覽758|回應0|推薦1

儘速成立慰安婦紀念館

兌現馬英九的政見

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四日

紀念館的意義何在?紀念館的目的就是要讓後人不要忘記過去的歷史。記得之前電視上曾播過一部電影叫街頭日記,故事的大綱是一個老師到了美國的公立高中去上課,其中有一段是當這位老師詢問班上的同學有誰不知道納粹大屠殺時,全班只有一位同學沒舉手。於是他想辦法湊了錢帶他們去參觀大屠殺的紀念館,並與當年的倖存者一同餐敘,聽聽這些倖存者的親身經歷。這種紀念館的特色是,它是一個活的紀念館,不只是陳列物品、照片而已,而有倖存者能跟你面對面現身說法。如今,我們有一樣的機會可以設立類似的紀念館,但我們卻任由這些活的歷史逐漸凋零。

 

台灣的慰安婦紀念館自19999月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即承諾興建,但到今天已經9年了紀念館還是只聞樓梯響,沒有任何具體的成果。文化局目前的回覆表示,文化局希望利用大同分局館舍規劃台灣新文化運動館時另闢慰安婦及台灣婦女人權展示區。但據台北市警局表示大同分局新建工程,目前由於屢次流標導致市警局自己也無法確定何時大同分局能遷移至新建大樓。如此不斷的拖延等到那天慰安婦紀念館成立時,還有多少慰安婦阿嬤們能親眼看到?

 

因此台北市議員潘懷宗在此向文化局李局長提出一項建議,目前中央政府另有一項計畫希望將台北市內的「美國在台新聞處」規劃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以下簡稱國家紀念館)。但市議員潘懷宗認為同一個主題的紀念館同時有兩處,對於文化資源實際上是雙重的浪費,台北市既然已有一個二二八公園與紀念館(以下簡稱台北市紀念館)了,倘若能將國家紀念館設於公園內目前已較少人參觀的的國立台灣博物館,並且將現在台北市紀念館合併進去,如此一來不必再新設新的場館,整個二二八公園也成為一個完整的紀念園區,而原有的台北市紀念館也可直接改為慰安婦與台灣女性人權館。或是倘若中央不贊成這樣的規劃,局長也應考慮是否將台北市的紀念館併入國家的紀念館。潘議員相信這比把二二八紀念館分成台北市跟國家級的兩個場館來的更好,民眾要瞭解關於二二八的歷史只要跑一個地方,不必分別去兩個館所參觀。

 

另外,在設立慰安婦與台灣女性人權紀念館之餘,市議員潘懷宗也希望教科書能列入有關慰安婦的內容。因此,潘懷宗議員也在此希望教育局局長建議教育部,考慮將有關慰安婦的部分納入現在學童的教科書範圍內,讓我們的孩子知道有這樣一段歷史。不要讓慰安婦們隨著時間而消逝,被我們的後代所遺忘。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n710&aid=23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