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31 20:23:49瀏覽448|回應2|推薦10 | |
掌握與賭注 以前末學也認為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賭注。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工作也好、婚姻也好或許是已經先考慮周詳,但是人人有信心,個個沒把握。有句話「盡人事而聽天命」 有時候也拿來安慰自己。事先的決定都是不能確定結果,這時所有的事都看成賭注,結果會怎樣要看「運氣」如何。 其實這樣看事情是因為「賭注」太大、事關重大、牽扯太多、不能掌握而產生這樣看法。要是在掌握之中的,就必是「賭注」。試想今早的早餐,是不是平安吃下肚了?會不會拉肚子?要不要「賭」?除非找了一家新的早餐店!今天上班是不是準時?除非選了新的路線、新的交通工具,才不在掌握內。如果掌握的越多資訊,觀察越多細節、風險降低,這時自認運氣越好。 在懂了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的聚散變化中的道理後,就不看「結果」。「開始」、「結束」都是「人」的觀念,都還是繼續變化中,「結果」就再也不是重點。看的是過程中自己存的是怎樣的心。 自己是怎樣的心還不清楚嗎?其實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還真不知道!我们想要知道別人怎樣,我们想要知道別人認為我们怎樣,就是不關心自己是怎樣!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所以會為自己的言行、心念找裡由、正當化、合理化,自己找來的理由當然不加「審核」,因此「我」是不會壞心眼,更不會做壞事。做壞事的都嘛是別人,他们都該受處罰、受制裁。 「自己是怎樣的人」是不是還是看「結果」?實際上「自己」還是變化中!那要怎樣「看自己」? 一念在天堂,這一念時是在天堂。一念在地獄,這一念十是在地獄。一念善,這一念時是善。一念惡,這一念時是惡。一念佛,這一念時是佛。一念魔,這一念時是魔。雖說心念如瀑流,由能觀察的、能改善的開始。 「誠」就是由「不自欺」開始。不誠實,要先欺騙自己可以講假話。不誠信,要先騙自己可以不守信用。在「欺騙自己」的部份,當然不能說對神佛菩薩「虔誠」。由每天發現自己一次「自欺」開始,越來越多次「發現」,「誠」的功夫漸漸練成,漸漸越來越少次「發現」,練到隨時能「返觀覺照」,隨時有「發現」的能力,時時檢查自己有沒有「自欺」。這時就比較清楚「自己是怎樣想的?」。這就是「誠則明矣」的真意。有了「明」的工夫,就會「明」自己該學什麼!就會「明」自己該練甚麼!才真正改變起心動念!(這時不會擔心下地獄、受果報。) 當然掌握方向、方法,「機不可失」掌握它,與賭注無關。「結果怎樣」已不重要,留給樂於因緣果報的人吧!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