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6 21:49:45瀏覽645|回應1|推薦11 | |
有問題怎麼辦? 沒有問題才是大問題。每天都沒問題,柴米油鹽醬醋茶,喜怒哀懼愛惡慾,日子一樣過,那才是大問題。隨業流轉卻渾然不知,努力打拼事業,盡力收刮一切,踩著許多人的肩膀、頭頂而上,看似能滿足許多需求,還是有許多解決不了的苦。或許會感覺「人生是苦,下輩子不要當人」。卻不知道換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到時候還是苦。希望不受苦,是要有「不受苦」的條件。試試復聖顏回的「安貧樂道」,以最低的物質條件,生活在「道」中自得其樂。 依照個人程度,針對特定範圍,怎樣的人說怎樣的話,做怎樣的事,問怎樣的問題。由問的問題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程度,用幾個問題由回答的答案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程度。隔行如隔山,換個跑道仍要從頭學起。每個行業都有慣用語言、專用術語,一定要懂這些語言才會知道他們在講什麼。 佛法的術語叫「名相」,就是名詞。這些名詞都有含意,對初學者只能做粗淺介紹,只是表面介紹不是深入探討,所以才叫「相」。沒有機會、能力深入體會研究;只是在「相」的層級,相互解釋,會造成相互「成就圓滿」的迴路,就轉不出來。這時候,有問題,上網找答案就會滿意了。認為每個答案都對,每個答案都好,分不清哪個好,分不清哪個對,分不清哪個較好,或全部都不好。反正把它「講圓」了就好,自以為是「圓了法」,功德無量;其實是圓了自己的謊,害人害己。別忘了動詞更重要。沒經驗過的動詞,不是想像就學得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練習」的原因。 再進一步,就會開始出現「是這樣嗎?」的念頭,是「問題」的開始、是「摸索」的開始。有問題是好事。對於所謂的「答案」,起了「疑」。但常被「神聖偉大」、「權威」、「信」、五毒「貪瞋癡慢疑」等的錯用、錯解,起不敬、不信、不誠的罪惡感,打消了「問題」,更糟糕的是打消了「發現問題」的機會與能力。惠能大師強調的「自見己過」就是「發現問題」的一種,「發現」就是「覺」。不許「發現問題」,就是不許「覺」。找張紙放在身邊,每當有問題都記錄下來,每天有十個問題以上才好。接著可以練習「不貳過」,雖然不能不再犯錯,至少能去要求,而且清清楚楚的自見己過。這時候並不是趕快找答案,要知道「問題不一定是問題,答案不一定是答案」,而是「尋找老師」。不只是找能給答案的老師,而是能指導我們去「確定」答案的老師。以前學的「名相」的意思是因有「根據」而來,「根據」的「根據」又是什麼?應該從新確定過,自己才知道「自己用的『名相』是什麼意思」,才不會發生「自己都不知道、不確定自己說的是什麼!」的事情。這時侯才進入「知為知,不知為不知」的程度。 在問題與答案之間,也要能「發現問題」。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就是這時候用的。學會了如何確定答案後,就「自立」了。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找答案,自己確定,走出自己的修行路。當然不能忘了「方向」,如果大方向、小方向有了偏差,會多繞一大圈。在「方向」上有「問題」,更是可賀可喜!祝福您「確定方向」後,突飛猛進,直達究竟,入毗盧性海!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