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芳村講師台南同義宫詳解楞嚴經: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2015/03/30 21:56:32瀏覽3374|回應0|推薦0

劉芳村講師台南同義宫詳解楞嚴經: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環境的境,世界的界,境界為緣因緣的緣,長出六個粗,那個三細就是業相、轉相、跟現象,這個時候都沒有,因為我們產生一念才有山河大地,有山河大地才有眾生,有眾生以後叫做:『境界為緣長六粗』。


   六粗有六個名目,一個就是「智相」,智慧的智,可是那個智相是讓我們看什麼知道什麼。

第二個就是「相續相」:一直相延續下來。

第三個叫做「執取相」:執著跟取,執取相。

第四個叫做「計名字相」:這個是什麼名字?那個是什麼名字?

第五個就是「起業相」:我們已經起業、造業。

第六個就是「業繫苦相」:就是被業綁著業繫苦相。

有聽過嗎?有沒有?沒有聽過,那沒關係讓它又熟悉, 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境界為緣長六粗,一念無明生三細。

 

   所以我們就要是了解到,這個現象的生滅是因緣聚會,因緣聚會現象才會產生啦!那因緣消失了,沒有了,事情也是這樣,也是因緣聚生才產生的,事情過去了,又沒了,又消失了。都 是這個樣子而已啦!它的本體,本來本體就是空的,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叫「寂滅」,本來就這樣我們的佛性本來狀態,湛然常寂,本來就是這樣,那就是我們太閒了,我們太閒了頭腦才胡思亂想,想到就讓我們下來凡塵出世,有聽過嗎?(沒有)所以閒閒的不要胡思亂想,閒閒就給它閒,做閒仙仙不要有念頭,因為我們有念頭,那個念就是業,念頭啊!念就是業,那既然有念,有念頭,有業了,業已經種了,念頭起來,種業了,那就變成轉相,那轉相就變現象,就出來了, 那就是一念無明,生三細。


   一念的無明,三個一個是業相,一個是轉相,一個是現相,現相了我們就下來凡塵出世了,就有了啦!那有現相了,就境界為緣,長六粗。六粗,那個就是「智相」,智相就是你看到什麼就知道什麼,不是說智慧,是我們能看什麼就知道什麼,比如說看到房子,就知道是房子;看到日光燈,就知道日光燈;看到桌子,就知道是桌子等,那個就是智相,智慧的智,但是它不用智慧解說,是我們了解說:你看到什麼,就了解什麼,這樣而已。


   第二個就是相續相,相續就是一直相續,一直接著,一直接著,沒有斷掉。是相續相。

再來第三個就是執取相,我們很執著,執著然後就想擁有,執取相。

第四個計名字相,這就是麥克風、這就是書、這是桌子,名字,計名字相。

第五個起業相,我們就起業了,造業了。

第六個就被業綁住了,就是業繫苦相。

這就是境界為緣, 長六粗。六個,這已經是比較粗,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都是在楞嚴經裡面,我就把比較重要的,關係著我們『開始從修道到成道』,用少少的文字,把它寫出來,所以我們在凡世間出生,是父母生的,父母只能生我們的身體,那在主宰我們身體活動的,那是不生不死。那個是不會生,不會死的,有生有死的是現相, 主宰身體的那個,沒有形相,因為沒有形相就不會死。


    所以我們就要追求那個沒有形相,因為我們現在有形有相,要來追求沒有形相,我們會沒力,(那是本不生)所以理要靠領悟,有一些因為面對大眾,有一些是不能講,(沒講是二法,在二法裡)不是!是怕眾生毁謗,要了解佛怕眾生種了那個罪業,很重的罪業,會下到無間地獄、阿鼻地獄。


    所以佛菩薩都盡量不讓眾生毁謗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能毁謗,毁謗大乘佛法,絕對是下到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沒有第二句話。所以佛菩薩在講的當中,都非常小心,不敢講到令人反感而來毁謗。所以我們就要了解,人家已經不愛聽了,已經起厭惡的心了,你還一直講講到口沫橫飛,他回去的時候就開始罵了。這個就叫毁謗,要了解這個毁謗不得了,什麼罪都很輕啦!毁謗大乘佛法罪最重,一定無間地獄。所以外面在學什麼法門,修什麼或什麼花樣,隨喜就好,不要批評啦,隨喜就好

 

    我們了解說為什麼會落入十二類生,起因都是我們『一念妄動』。一念妄動我們就是瞭解到,一念無明生三細。後學都一直講各位熟悉了沒有?(熟悉了)就是「業相」,我們的念就是業,業相;然後既然有這個業相,它就「轉相」,轉相了以後就「現相」;所以我們之所以落入凡塵,就是因為這一念無明。那有業相,我們要一直看這個業的相,業沒有形相!沒有!然後就把我們的般若(般若妙智慧),把它轉成能見之見,我能夠看見就一定有所看見,就變成能所,有能所就是生滅,所以本來是一體沒有生滅,可是已經變成生滅,那既然我們要看,那看的時候,就「瞪目發勞」,就是我們眼睛都不眨眼,然後一直瞪著看,看到會眼花,眼花的時候,空中就出現形相,所以叫「結暗為色」,把那個暗相就變成有形的形相。那麼在一念無明生三細的時候,都還沒有現相呈現,是到底下境界為緣長六粗,它才有形相,有山河大地,山河大地有了才有眾生,有眾生了以後才有業果,那就這樣綿延不絕一直延續,世界、眾生、業果就這樣,那我們研究過楞嚴經,我們只要不隨,不隨世界、不隨眾生、不隨業果可以回到本來,這個是『頓教法門』。


    可是我們可以說在凡塵,我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都

會被整個社會拉著走,我們要不要跟著走?(不要),不要啊!可能嗎?可不可能?所以你要了解到,大家一個方向在走的時候,我們假如說一個逆向可不可能走?會被大家又拖著順的方向,逆方向就沒辦法行走。所以我們了解說,不隨,不隨的話要先認識真理,真理認識了以後內心篤定,那內心篤定了以後,那個不隨從內心做起,不是從形相做啦!內心你能夠不隨了,那你自己有主張,跟真理是契合的,你有這個主張,那個時候就可以說:『雖千萬人,吾往矣!』各位都知道嘛喔!那千萬人的反對你都不管了,你要走你正確的道路,那個要多大的認識跟勇氣。


    所以我們瞭解到自己一定要透徹認識真理,那我們了解,真理的、它的最親近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我們要對自己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是一定要透徹的能夠掌握!各位都掌握了沒有?沒有啊!認識了沒有?(認識了),就是認識了,還沒有掌握啦喔!所以我們了解認識是一個入手,先認識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的輪廓,先認識,認識了以後我們再加工進行,努力的累積,使那個佛性的輪廓愈來愈明顯、愈呈現,那整個都呈現了以後,我們就非常篤定。所以我們在講精明的時候就講,金剛之身,我們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是金剛之身,那我們在凡塵從來都沒有去照顧祂,連認識都不認識,祂可能是變成金剛之身嗎?不可能喔!所以我們要認識,認識自己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祂充塞整個宇宙虛空。


    所以我們沒有聽性理心法,這個充塞宇宙、整個虛空都是我們真心佛性,都很懷疑,都不能夠去認同。那我們已經有研究過楞嚴經,佛就明確講,凡塵所有一切不管山河大地、不管我們的身、不管我們的心,全部都是妙真、我們的常住真心。那個是永遠不變的,那永遠不變的東西我們不認識,我們所努力追求都是變化的現相,因為現相容易吸引人,那無形無相的不容易,而且我們要研究的話又很生澀,要進入都很困難,所以一般都會採取放棄,不要了啦!不要去追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到,我們自己一定要立定志向,凡塵是苦海,年歲愈大受的苦愈多,縱然有錢也很苦、有地位也很苦,都是苦。那既然這麼苦我們就不要貪戀,所以努力把全副精神、全性起修,然後全修在性,我們能夠這樣確立以後,那我們修起道來就不會困難,就很容易。

 

    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那個困難、容易都是我們的「主觀意識」。你認為困難就是很困難,你認為很容易就是容易,你去面對它都沒有困難的事。所以我們要瞭解到,凡塵的價值我們一定要自己建立,最有價值的生活就是我們已經生活在真理之中,時時刻刻都跟真理在一起,那真理就是我們佛性本體啊!我們時時刻刻都跟自己的佛性本體在一起,這樣的話這個價值就產生了,因為我們從佛性本體發揮出來的力量無量無邊,非常的大。那我們要了解到,我們一個身體它能夠做的是多少,很有限啦!可是我們的佛性祂能夠做無量無邊、非常的廣泛。那我們一定先認識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然後從本體來發揮,這樣所有的凡塵的塵垢,凡塵事勞勞碌碌、凡塵事非常麻煩、非常的使我們不能夠波羅蜜(安和、祥和),只要跟人一接近了摩擦就產生,摩擦產生心裡就不痛苦,祥和就不見。


    然後我們假如說已經確定了,自己已經進入真理(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然後所有的這一些勞勞碌碌的塵垢都可以摒除了,離我遠去。雖然都要處理凡塵事,但是我們是站在不生不滅這個立場來處理,那這樣整個結果都不一樣。因為我們要瞭解到,不合真理那個就是惡業了,那一定有惡果報!那我們都合真理,祂不落入兩邊,沒有,縱然我們有心去行善,那個是善業,所以那個不是真理!可是我們這樣講就會很多人去攻擊,啊!行善不是真理喔!所以我們有時候就不講。可是我們要了解到,獨立體的時候沒有對待、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兩邊,這樣的生活就是好像在天堂,佛的境界就是這樣,都沒有對待、沒有兩邊、沒有善惡、沒有這一些紛紛擾擾的凡塵事,全部都沒有,你看生活已經就在天堂不要等到以後一口氣不來,才要進入無極理天,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可以、就可以進入了!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提供分享,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1.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2.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2187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