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27 17:34:00瀏覽1502|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詳細解說_修道入手_台南同義宮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前賢修道入手(取自楞嚴經)?有没有印象?各位可能都没有帶來,有帶就看,没有的就聽。 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修道入手,汝今欲令見聞覺知。 就是我們眾生日常生活在用的能夠遠契,遙遠的契合,如來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是已經佛的果位上的四德『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應當先要選擇死生根本。就是生死的根本。各位前賢!我們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那個根本,我們没有根本就不會生死。就是因為有根本,我們才會生生死死,所以要先選擇死生的根本,依不生滅,要按照不生滅,圓湛性成,圓滿湛然我們佛性的原始狀態,用圓湛性才會成就,把我們那些不實在的妄想心降伏,伏其所有的生滅,能夠到達不生滅。能夠到達不生滅時,我們就用不生滅來修持,就可以圓成果地修證。 ◎佛就作比喻,如澄濁水貯於淨器。好像我們去乘一杯濁水來,放在一個器具裡,靜深不動,這個靜深不動就是功夫,沙土自沈,那個沙土就會沈澱,清水就會現前。名為初伏,已經降伏我們的客塵煩惱。那個客就是不住,來來去去的。塵就是灰塵、污垢。客塵煩惱已經初伏了,去泥純水,泥巴去掉都是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我們可以把根本無明永遠斷絕掉。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這是我們手上那一份修道入手的資料。就是要用我們的圓湛性來降伏生滅心,所以我們了解啟發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很重要,修道才會成就。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不要說生滅心可以修成,生滅心絕對修不成的,一定要用不生不滅的心。生滅心跟不生不滅的心是一體兩面,同體可是兩面。我們只有認識生滅那一面,不生不滅那一面我們不認識。我們現在修道就是要把不生不滅那一面,徹底的認識,把它啟發,啟發了以後我們要培養讓它茁壯長大,這樣我們才會真正的進入修道的軌道,所以後學都一直鼓勵,開始修道的時候叫「因地心」,一定要啟發不生不滅的真心,我們日常用的識心是生滅的,不要用那個心來修,那個心修不成道。各位這樣聽懂嗎?可能會有懷疑,很少人講,對嗎?絕對不錯的,因為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很親切,都跟我們在一起,只是我們不認識它而已。 ◎上禮拜我們不是有說過:『如來不與世間共諍,世間與我諍』。還記得意思嗎?那個如來不是在講釋迦牟尼佛,而是在講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佛性,每一個人都有如來,我們的如來修養很好,都不跟我們的感覺器官來爭權柄,我們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都會跟我們佛性爭,所以佛性大部份都失敗,都爭不贏。眼睛想要看;耳朵想要聽;鼻子想要聞,嘴想要吃,身體想要摸,意念喜歡亂想,都它們自己會做主,自己都有主張,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在跟它說,不要看啦!不要聽,不要聞,不要吃,不要摸,不要想,都講不贏它,所以我們的本性就退位了。佛性祂就隱藏起來,準備收拾做的那些業,就得去接受果報。很委屈、很冤枉,什麼人造成的?我們自己造成的。對不對?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真理,感官都不負責任,一口氣不來的時候,他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佛性要出來收拾善後。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就是全部都要負責任,感官要當家也要負責任,可是他負不起,所以就不要叫他當家。這個很重要,這就是我們講的修道入手。所以各位都還有資料可以看,可以深入的研究。
劉講師手稿修道入手下載網址: https://www.asuswebstorage.com/navigate/s/BEABDE9BBA544F5E8ED5C7FC58765832Y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提供分享,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