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7 16:49:39瀏覽1370|回應0|推薦0 | |
大勢至菩薩修持法門─念佛圓通 取自楞嚴經 劉講師講義 22片金剛經 台南同義宮 103年5月31日 釋迦牟尼佛亦對弟子舍立弗言如何念佛,汝今當知念佛事空念,所緣處是不應念,汝所念空,念亦復空,是「無性空」能斷色想,能斷取想,是人爾時不得無想何況於念,是人爾時都無所有,『寂滅無性,不集諸想,滅一切法,是則名為修習念佛』,『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 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於此念中乃至無有微細心心念業。況身口業。又念佛者離諸想。諸想不在心。無分別無名字無障礙。無欲無得不起覺觀。 何以故。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如是念中無貪無著。無逆無順,無名無想。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是中乃無微細小念。何況粗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處。無取無捨。無諍無訟。無念無分別。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念佛。
念性尚無何況念處。是故如來說名念處。舍利弗。諸法若有決定體性,如析毛髮百分一者,是則諸佛不出於世,亦終不說諸法性空。舍利弗。諸法實空,無性一相,所謂無相,如來悉見,如來以是說有念處。舍利弗,念處名為,無處無非處,無念無念業,無想無分別,無意無意業,無思無思業,無法無法相,皆無合散,是故賢聖名為,無分別者,是名念處。如來以是說有念處,隨順無所有故,名為念處,隨順念佛名為念處。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無質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 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 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轉四天下地,隨意能轉,亦能降伏百千億魔,況蔽無明從虛誑緣起無決定相,是法如是無想無戲論,無生無滅不可說,不可分別,無暗無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測,但以世俗言說。有所教化。 而作是言:『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念真實念佛。所謂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何以故。如來不名為色。不名為想。不名為念。不名分別。不逆不順。不取不捨。非定非慧。非明非無明。如來不可說。不可思議無相。汝今莫樂取相。莫樂戲論。佛於諸法無執無著。不見有法可執可著。是人於佛猶尚不得。何況於念。舍利弗。如是教者。名善知識。第一義中無有決定。 這段是佛對弟子舍利弗所說的念佛法門,和凡塵流通的念佛有點差別。佛所說的已回歸到真如本體。值得我們追求。即所謂的理性念佛。念佛即是念心。心佛一如,能所不二。寂而常照。是無念而念。照而常寂。是念即無念。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見泯。能所情亡。寂然不動。湛然常住。
大勢至菩薩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言明都攝六根。所以非只口念。非意識心念。是以不生滅圓湛根性真心而念,是佛對舍利弗的內容,因地心非常重要。用不生不滅的心。念不生不滅的佛。因果ㄧ致。絕對成就。再以淨念相繼為言。那只是過程。乃指心中那一念。是清淨之念。若有所思。不管是何內容。皆是妄念。必須離卻語言。文字。形相。所有一切世出世間之事。
※1.詳細解說內容請聽22片金剛經解說
2.非常感恩前賢慈悲提供資料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