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欽一郎(1871年8月8日-1945年9月10日),日本靜岡縣人,(《舊植民地人事總覽•臺灣編》登記石川欽一郎的本籍為東京),畫家。曾多次至臺灣任教,擔任台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台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早期在臺曾發起藝術文化月例會、番茶會(1913~1916),後期來臺積極在學校及校外推廣水彩畫,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臺灣教育》發表大量的畫作與文章,出版《最新水彩畫法》、《課外習畫帖》、《山紫水明》等,並且指導七星畫會、臺灣水彩畫會、基隆亞細亞畫會與各種學校美術講習會以及業餘美術愛好團體,並大力提攜後進,在1920年代臺灣畫壇深具吸引力,學生有李石樵、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等人。
石川對台灣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倡議台灣總督府舉辦官辦美展,並實際參與臺灣美術展覽會創辦過程,同時擔任審查員,讓台灣民眾得以在美術競賽中與日本人公平競爭。同時使得台灣有了官辦競賽性美展的傳統,而這項傳統歷經80餘年,從中央到縣市都視公辦美展為其政府文化藝術重要工作與現代化的象徵而繼續發揚光大。
1888年入日本帝國遞信省東京電信學校,師小代為重學習洋畫。
1889年入大藏省印刷局工作,並接受淺井忠及川村清雄繪畫指導,夜間學習英語。
1891年入會明治美術會。
1900年任陸軍參謀本部通譯官赴中國,1904至1905年赴滿洲參加日俄戰爭。
1907年任臺灣總督府陸軍通譯官到臺灣,兼任臺北師範學校教師,直至1916年夏辭職返日。
1922年赴歐洲遊學,1924年至1932年再度來臺任臺北師範學校囑託。
石川欽一郎1927年擔任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囑託(教員之一,位階較教諭低,似為專業人員,但石川欽一郎可跨台北第一、第二師範學校任教,兩校年薪的總合較教諭高,一般的囑託則無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