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湾首座“慰安妇”纪念馆馆长:有责任跟年轻世代对话
2017/04/18 07:48:23瀏覽137|回應6|推薦0
当台湾“慰安妇”阿嬷们逐渐凋零时,康淑华和同事觉得不能再等了。
  由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独立募资经营的“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自去年12月10日投入试营运后,今年3月8日正式开放。
  康淑华是“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馆长。近日,她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台湾已知还健在的“慰安妇”阿嬷仅存3位,且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这位有20余年社工经验的女士表示,历史不容遗忘。虽经费较紧张,基金会还是斥资设立台湾首座“慰安妇”纪念馆,目的是与年轻世代对话,避免重蹈覆辙。
  台北迪化街是台湾知名的年货大街,平日也不失热闹。位于迪化街一段256号的“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与各类老铺共同守望着这条百年商业街的热闹与斑驳,也映射近代台湾的沧桑变化。
  台湾“慰安妇”纪念馆上下三层,通过“慰安妇”制度缘起、台湾“慰安妇”强迫征集、海外“慰安所”遭遇、幸存者生命故事、“慰安妇”维权运动等常设展,以历史文献及实物、多媒体影音等方式呈现,并设有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文字及志工导览。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以欺骗、诱拐、强迫等手段,征集各地贫穷女子,为日军从事“性服务”。据史料估计,战时日军在亚洲各地遍设“慰安所”,征用中、日、韩、东南亚占领地的“慰安妇”,人数可能多达30万人。
  据台湾妇援会统计,二战中约有1000至2000位台湾妇女被强迫沦为“慰安妇”,其中基金会访谈过的有59位。
  在受访阿嬷中,陈桃是受害天数最长的一位。台湾妇援会义工介绍说,战争中断了陈桃的学业,让她陷入被卖来卖去最后沦为“慰安妇”的悲惨境地,“她说在那以后,没有一天快乐过”。
  在“小桃阿嬷”步向生命尽头的2015年,台湾发生“反课纲”事件,有学生提出所谓“‘慰安妇’不一定是被迫的”,令舆论哗然。康淑华说,台湾社会现在还有这样的争论很让人遗憾,也让我们觉得肩负更重的责任。
  康淑华说,为吸引更多年轻世代走进“阿嬷家”、了解“慰安妇”群体的生命故事,该馆全面开放后依旧不收门票费用,而采用自由乐捐制度以支持“阿嬷家”永续营运。
  与此同时,台湾妇援会还积极登陆影视、网络。在社交平台如Facebook(又称脸书)上,“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已有近万名粉丝。
  由台湾妇援会制作的《芦苇之歌》,记录了“慰安妇”阿嬷们开心地穿上婚纱,或当起一日空姐、一日警察,一圆年轻时梦想的情景,还有日本民间团体特别赶来探望重病的阿嬷,带给阿嬷生前最后的温暖与安慰。
  康淑华认为,要活化“慰安妇”议题,应以多元方式来表达。“当我们用这样的角度跟年轻世代对话时,很少有年轻人会表示反对或不支持阿嬷,因为大家都可以理解。”
  统计显示,自去年12月试运营以来,逾万人次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100847378

 回應文章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9 15:14
方李邦琴: 握住“方向盘”的华人越来越多 ...57年前,25岁的方李邦琴随家人从台湾移居美国。...她办过印刷厂、开过餐馆,也做过房地产生意,早年饱尝艰辛。1979年,方李邦琴进军报业,创办了以全美亚裔为读者的《亚洲人周刊》,此后20年间,其报业版图不断壮大,在旧金山湾区影响日盛。

2000年3月17日..已有135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在头版头条刊出一个特大字号的通栏:“SOLD(被出售)!”而将该报收入囊中的正是方李邦琴。她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个掌有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掌管该报后,方李邦琴通过更为广泛的媒体渠道,传递华人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让美国民众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

  “21世纪我们也要书写历史。在美国,华人不能只坐在公共汽车的客位上,也要有勇气掌握方向盘。”令方李邦琴欣慰的是,美国华人地位逐步提高,更多人“握住了方向盘,并且驾驶技术越来越好”。

  事业腾飞之余,方李邦琴不忘自身使命。2014年,她发起筹建第一座海外抗战纪念馆,并捐出了私人住宅。

  “很多西方民众谈及二战历史,只知诺曼底登陆等,却不知还有一个东方战场。我要搭建一个平台,向世界讲述中国人的抗战故事。”作为二战亲历者,方李邦琴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民族的历史不可忘记。...纪念馆修建伴随着重重阻挠。筹款网站曾遭“黑客”入侵,留下恐吓文字;施工期间,纪念馆窗玻璃遭人砸碎;日本右翼分子甚至发起“请愿”,要求封杀纪念馆……这一切并没有难倒方李邦琴。

  2015年8月15日,抗战纪念馆在旧金山中国城如期开馆。1000多平方米的展馆藏品丰富,镇馆之宝是“飞虎队”队员曾经用过的降落伞和一把无法瞄准的手枪。

  两年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些日本年轻人留言说,在日本从未了解这段历史,希望今后两国友好相处;一对日本夫妇在看完展览照片后,跪地痛哭……2017年3月,方李邦琴捐赠的美国“飞虎队”抗战运输机C47在桂林“飞虎队”遗址公园正式“落户”。此前,五位年过七旬的飞行员驾驶该飞机从澳大利亚起飞,重新穿越“驼峰航线”,历时3个月后抵达桂林。

  “希望以此让美中两国铭记历史,未来继续携手合作”,方李邦琴说,中国好比生母,美国则是养母。今后自己将继续致力于两国交流,最大的心愿是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you can see chinese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end would stand by china not taiwan because it is so shame for what we have taiwan independents born in taiwan.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9 02:24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新罪证公开 与日NHK纪录片相佐证..中新网哈尔滨8月18日电 (记者 杨拓)18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开了一批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实验、细菌研制生产的最新证据——专做鼠疫菌用的电流孵卵器、细菌战犯笔供、输送“马路大”的档案以及一批七三一部队当时照片。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此次公开的新证据与前不久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播放的纪录片相佐证,进一步证明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秘密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的秘密部队,并用人类活体进行实验,其当时基地建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据现有史料记载,包括中国人、朝鲜人、俄罗斯人在内的至少3000人在“七三一”被进行过活体实验。

18日,中新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公开的一批罪证中,有细菌战犯笔供、输送“马路大”的档案,以及一批七三一部队当时的照片资料;而一个体积接近一立方米,印有“株式会社”、“电流孵化器”字样的实物工具格外显眼。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这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当年专门做鼠疫菌用的,是证明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一件实物铁证。金成民表示,这件铁证曾出现在七三一部队细菌生产班原队员上田弥太郎的供述中。据介绍,上田弥太郎于1954年9月3日在太原接受了讯问并供称,共有4个电流孵卵器,是专做鼠疫菌用的。在今年8月15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名为《731部队的真相》的纪录片,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方纪录片中曾提到一名叫柄泽十三夫的战犯,此人正是七三一部队细菌生产班班长,这件藏品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的供述相佐证,是该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研制的直接证据。”金成民说道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6 06:29

朝韩举行活动纪念摆脱日本殖民统治

--but what about taiwan? so shame taiwan existing taiwan independent bastards.

蝙蝠(amtrak) 於 2017-08-17 12:39 回覆:
台北:民间团体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妇”道歉 ...8月15日下午,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近百人来到台北市庆城街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门前。他们举着写有“日本政府要向慰安妇道歉!”等字样的横幅或字牌,高喊口号要求日本政府道歉。

  图为中华统一促进党在集会中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向当年被迫做“慰安妇”的受害女性道歉。

  本报记者 王 平摄

--very few bravery taiwan people, and 中华统一促进党 is one of the bravery taiwan people.

go go go 200% support you.

蝙蝠(amtrak) 於 2017-08-17 12:41 回覆:
台湾居然容不下一座抗日纪念馆...台湾省花莲县卓溪乡乡公所近日呼吁台湾当局,为百年前在拉库拉库溪流域遭日本人杀害的布农人兴建纪念碑。卓溪乡公所农业暨观光课长高荣生表示,1909年至1940年,居住在此区域的布农祖先因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而遭到杀害,其尸骨被随意丢弃、无人闻问,子孙后代蒙受不公平待遇。而日本为了“纪念”镇压布农人“殉职”的警察,在此区域至少设置了17座“纪念碑”,悼念其“功绩”。高荣生说,当布农后代经过这些用日本观点书写的“纪念碑”时,会认为祖先是“闹事的野蛮人”,而不知他们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土地奋起抗日。

  布农人的抗日义举不容抹杀,卓溪乡公所的呼吁入情入理。然而在民进党“满朝文武”媚日崇日的政治气氛中,即使有人听到布农人的微弱呼声,大概也只会笑他们太不识时务。在民进党治下,别说什么兴建抗日纪念碑,即使有抗日纪念碑,定然找个借口给你“拆”了:去年秋天,屏东县政府文化处,就以文化资产保存的名义,卸除了当年“牡丹社”事件发生地——石门古战场上的抗日碑文。对此,牡丹乡民众除了错愕,徒呼奈何。...自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50年间,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台湾同胞前赴后继,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有65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为全面抗战的胜利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青史可鉴。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李登辉、陈水扁,再到现在的蔡英文,为了遂行“台独”分裂,大搞“去中国化”,在教科书中大动手脚,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割裂开来,美化殖民统治,抹杀抗日先贤,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走上价值虚无主义道路,在此氛围下,台湾社会积非成是。于是,“日据”变成了“日治”、“抗战胜利”变成了“终战”;于是在《马关条约》120周年之际,台中市长林佳龙斥资200万元新台币,把原被放倒在地的台中日本神社鸟居重新竖立起来,借以“重拾城市光荣感”;于是有人将台湾水利建设尽归功于八田与一,无视清代即有的瑠公圳、葫芦墩圳、施公圳、曹公圳等水利建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充满虚无与荒诞。

蝙蝠(amtrak) 於 2017-08-17 12:42 回覆:
在此情势之下,岛内有识之士忧心如焚,要求当局拿出勇气,拨乱反正,呼吁当局设立对日抗战纪念馆,在历史遗存旁兴建抗日纪念碑,让民众永久传承这份光荣的记忆,希望年轻人拒绝“台独”洗脑,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全世界被日本侵略过的地方,都有抗日纪念馆,唯独台湾没有。全台湾各县市都有“二·二八纪念馆”,仅台北就有两座,但各县市除了有光复路,没有抗日纪念馆,抗日史料也散乱在各处。台北市可以花9200万元新台币复原殖民者的“西本愿寺”,却说没有经费设置“台湾抗日史迹馆”。

  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忽视与刻意淡忘。在纪念对日抗战胜利72周年之际,在纪念全面抗战80周年之际,两岸的中国人都应该同心协力,导正历史,抚慰先烈,昭示后人。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6 06:04
纪录片《二十二》上映两天票房超预期 已破千万 ...片方之前多次表示,对票房没有太多的期待,“目标票房约600万”。导演郭柯之前也表示,如果影片在扣除成本之外有盈利,将全部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管理,用于这些老人未来的生活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很多人都觉得慰安妇题材意味着屈辱,但是,真正地看了纪录片《二十二》,你会发现,这部纪录片并非是撕扯伤口,反而是在讲述生命的愈合,确切地说,是一个人怎么带着伤去走完自己的生命之路。也许不能定义这是“勇敢”,但是,她们“活着”这件事本身就蕴含一种力量。

  这部不贩卖苦难和眼泪的电影在上映前即得到大批明星和影迷的支持,张歆艺、袁弘、冯小刚、黄渤、吴刚、张静初、徐峥、濮存昕……在这么多“自来水”的帮助下,影片8月14日上映,排片率从刚刚上映的1%上涨到1.5%,单日票房突破300万,到昨日上映第二天已逐渐上升到4%,单日票房在大盘占比已经接近10%,上座率也超过了《战狼2》。...纪录片中的毛银梅老人,原名朴车顺,生于1922年。1945年初,身在韩国农村的她被日本人骗至中国武汉,送进汉口日军慰安所。后来,她趁乱脱逃来到湖北孝感,跟着毛主席的姓改名为毛银梅,从此留在中国,一住就是70年。镜头中的她,唱起了儿时的歌谣,可是,她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毛银梅收养了一个女儿,很多年后,女儿才知道养母的身份。

  毛银梅家的后院种了很多栀子花,拍纪录片的时候,老人每天都会摘一大桶花给剧组的人,2017年1月18日,94岁高龄的毛银梅老人去世。...两次被抓进日军慰安所的李爱连非常留意院子里的野猫们是否吃了饭,常常一边喂,一边与小猫说话:“你咋一个人来了呢?”拍片时,老人每天天不亮起床,给摄制组炸馒头片。

  林爱兰老人在抗战时期被日军抓进慰安所被强奸,一生无法生育,之后加入红色娘子军上阵杀敌。纪录片镜头中的林爱兰依然被仇恨笼罩,她的家中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刀,但是,她每天只能用皮包骨头的胳膊支撑着塑料椅子,一步步从屋里挪到房间门口晒晒太阳。那到处发霉的房间里,蚂蚁成群从床头爬过,老鼠屎散落在枕头、盆子、柜子的各个角落。..战争期间,韦绍兰和几个月大的女儿被日军掳走,送至马岭慰安所,几个月后,她趁日本士兵打瞌睡逃了出来,女儿却死了,家里却对她并不理解,她喝药自杀,被救回来,那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下了有着日本血统的儿子罗善学。从小到大,罗善学背负着“鬼子的孩子”这几个字,至今70岁了始终没有一个姑娘肯嫁给他。

  罗善学恨自己的母亲韦绍兰,常常因小事而与母亲争执,把常年积压在心底的怨恨发泄到了母亲身上。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是,家中有两个电饭锅,各煮各的饭。尽管如此,韦绍兰老人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留恋,她说:“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

蝙蝠(amtrak) 於 2017-08-16 06:06 回覆:
纪录片《二十二》是中国首部公映的关于“慰安妇”的影片,据公开材料记载,日军侵华战争中,被强征为性奴隶的中国女性至少是20万人,2012年郭柯开始接触“慰安妇”题材时,中国内地公开身份的幸存者仅存32位,所以他的那部短片名为《三十二》,2014年人数减少到了22位,故影片片名设为《二十二》,截至2017年7月,影片中22位幸存者只剩9位。而就在8月12日,片中的黄有良老人去世,幸存者仅剩8位。

  1941年,年仅14岁的黄有良在田间收割水稻时被日军追至家中遭到日军强奸。1942年4月的一天,日本官兵将黄有良押上车,送到三亚藤桥,关进了警戒森严的军营被迫充当“慰安妇”。黄有良阿婆在日本军营被禁了两年,受尽日军暴行,一位村民壮着胆子向日军谎称黄父去世,央求放黄有良回家奔丧,她这才脱离了“魔窟”。

  2001年7月,黄有良、陈亚扁、林亚金等8名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谢罪以恢复她们的名誉。然而,经过长达近10年的对日诉讼之路,幸存者们在反复上诉与被驳回之间挣扎,最终均以败诉告终。日方法院虽认定了当年的侵害事实,但以“个人无权利起诉国家”为由,判决原告败诉并驳回其上诉。

--shameless japanbastards thought they can wait till all pity “慰安妇” die then can run away forever without pay what they done.

蝙蝠(amtrak) 於 2017-08-16 06:11 回覆:

8月16日报道 日媒称,8月15日是日本战败72周年纪念日,当天,日本政府主办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行,出席者悼念死难者并再次许下和平誓言。安全保障相关法已开始全面运用,修改《宪法》也有了现实意味,坚持“不战”出现了动摇。在此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尽管强调“绝不让战争惨祸重演”,但今年也未提及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

--what japanbastards thinking? Aaaa last time they made mistakes shouldn't unite Italy, German then failed, this time unite with usa Narzi, Indo xxx must succeed. because usa learnt lots from japanbastards how to abuse their targets. japanbastards believe this time will succeed so no need pay what they done before.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2 05:31 回覆:
“她们在等待或许等不来的道歉”《二十二》北美上映 ...静默也是一种力量。干净的镜头,平实真切,记录了中国22名被迫充当“慰安妇”受害者的生存状况,而屏幕上不断出现的白框在默默告诉观众,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不断有老人离世。

  9月8日,“慰安妇”题材华语纪录片《二十二》在北美10座城市上映。记者驱车30多公里来到位于马里兰州盖瑟斯伯格的“AMC洛维斯18”电影院,这是距离华盛顿最近的一家上映《二十二》的影院。

  根据安排,《二十二》是中文原声配英文字幕,当天排片5场,影片被定为PG13,按照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属于家长需特别注意,例如以往的美国电影《阿凡达》也属于这个分级。

  100分钟的片子,平静却凝重。这些老奶奶们韶华已逝,有人儿孙满堂,有人晚景凄凉,但岁月无法抹去她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没有煽情的解说,没有设计的冲突,透过镜头甚至能感受到导演对这些受害者苦难过往展现方式的克制与隐忍。

  “当你把她们当做亲人,你就不忍心去揭开那个伤疤,而是用温柔的方式把这些记录下来。”《二十二》导演郭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在北美上映,能让更多海外华人、留学生看到这部影片。”

  旅居美国多年的华人李先生和太太住在弗吉尼亚州,他们特意赶到影院来看《二十二》。“前段时间,很多国内的朋友都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二十二》,我们还以为没有机会看到,没想到美国也会上映”。李先生说,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和民众都越来越重视“慰安妇”受害者问题,这是国民心态越来越成熟的表现。但这些受害者迟迟得不到日本政府的道歉,也让人十分心痛和气愤。

  “影片探讨的话题十分重要,全球的观众都应该看一看”,负责《二十二》在北美发行的华狮电影发行公司首席运营官罗伯特·伦德伯格告诉本报记者,世界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年轻人,都不太了解这段历史,不太了解这些老人曾经的遭遇。电影《二十二》记录下了这群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让她们的经历不被历史遗忘,“考虑到影片话题的重要性和影片本身的高品质,这部影片是我们公司发行的首部纪录片,也可以说是我们发行过的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罗伯特·伦德伯格表示,以往公司会根据影片在中国大陆的受欢迎度以及美国当地观众的关注度来选择引进影片,使其具备在市场中与好莱坞电影竞争的能力。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发行体系影响巨大。但总体而言,华语片闯北美,难言一路坦途,需要依靠独特的方式逐渐打开“能见度”。为了推广《二十二》,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在确定引进时就开始宣传,制作了一版国际通用的中英文电影预告片,并且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张贴了海报,除了会在院线放映影片,之后还将在iTunes,FandangoNow和Netflix等平台上播放。

  在《二十二》的观众中,年过七旬的卢伊娜是一位白人。她闲暇时间经常来这家影院看电影。看到影院张贴了新海报《二十二》,浅蓝绿色的海报透着安静,感觉和其他“二战”影片的宣传海报风格很不同,她决定买票来看看。她坦言,此前对“慰安妇”问题并不了解,甚至认为“慰安妇”一词在英文翻译中也容易造成误解。但看完《二十二》后,当得知“慰安妇”一词是日本政府发明的,卢伊娜连着用三个“可怕”来形容日本军国主义的这种暴行,“美国也参加了‘二战’,我们这代人对战争还有些记忆,‘慰安妇’遭遇展现了战争的丑陋,不应该被忘记”。她告诉记者,会向家人和朋友介绍这部影片,让更多人知道“还有这样一群受害者存在,在等待或许等不来的道歉”。

  电影的表达要让对方感受到灵魂的渴求和视角的独特。《二十二》不仅是对历史的反省,更是一场家国情怀的影像体验。走进影院,与她们凝视,感受战争的伤痛。走出影院,铭记历史,让我们珍视和平。

  (本报华盛顿9月10日电)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2 05:35 回覆:

她们在等待或许等不来的道歉

--from what i saw japanbastards have very very strong polictic power in japan,  it is not 或许等不来的道歉 definitely no 道歉  but deny forever. very few japan people have concious. they living in the liars society and pretend nothing happened but accuse any foreigner who inquired about what japanbastards did as impolite topics.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4/18 07:58

I hope udn don't delete this article. let our pity 仅存3位,且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慰安妇”阿嬷 knows they are deserved our attention, and today 19件档案是日本法务省汇总的战后东京审判及乙丙级战犯审判记录 found in japan and those japanbastards can't deny any more.

康淑华 also can more convince our foolish 学生s.

May wish 1000至2000位台湾妇女 and those in china, other asia countries 被强迫沦为“慰安妇” finally get a PEACE. only pity 台湾“慰安妇” and their families abused by our 台獨笨蛋國 and its 國民 for so many years.

I encourage 康淑华 request  台獨笨蛋國 and its 國民 appology for what they done to their pity women.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4/18 07:49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相当于国家档案馆)日前向政府内阁官房新提交了19份共182项慰安妇问题相关档案。专家指出“显示军方参与以及强征的记述随处可见”。
资料图:此前,菲律宾多个民间团体在日本驻菲大使馆前举行集会抗议活动,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妇受害者正式道歉、赔偿。图为4名菲籍慰安妇受害者参加当天抗议活动。
  对此,日本内阁官房则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没有找到显示强征的记述这一政府观点不变”。
  据报道,这19件档案是日本法务省汇总的战后东京审判及乙丙级战犯审判记录。据其中的“巴塔维亚审判25号事件”资料记载,日本海军的驻印度尼西亚特别警察队原队长战后曾向法务省相关人员作证称“奉奥山部队命令将200名左右的妇女作为慰安妇带至巴厘岛”。
  另据“坤甸审判13号事件”的判决书中写道,“多数妇女被以粗暴手段威胁并受到强迫”。
  据悉,这19份档案是1999年度从日本法务省转入国立公文书馆保存的。因有市民团体指出“这些档案可能是政府调查慰安妇问题所必须的文件”,法务省认为向内阁官房做出报告较妥。公文书馆于今年2月向内阁官房提交了档案复印件。
  在公文书馆中找出这19件档案中的大部分的日本关东学院大学教授林博史(近现代史)表示:“档案明确表明军方强制使其成为慰安妇。”
  对此,日本内阁官房助理副长官室的参事官鸟井阳一表示:“我们认识到存在以强迫要求卖淫为由,军人被判有罪的情况”,同时称“并未对个别资料进行评价,从总体上看找不到直接证明强征的记述”。
  此前,安倍政府虽然继承承认军方参与和存在强制性的1993年时任官房长官河野洋平谈话,但在2007年通过了政府答辩书,称“在河野谈话(发表)之前,政府所发现的资料中找不到直接显示军方和政府机构强征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