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另一角度看理學和心學的興衰史
2015/07/12 09:06:05瀏覽143|回應0|推薦0
從另一角度看理學和心學的興衰史

有人認為興於宋代的理學和盛於明代的心學是一脈相承的一種思想體系。中國的馬哲認為: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現在已沒有多少人再信馬哲的胡說八道了。但是,我認為理學和心學的確是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
一般來說,思想體系的興起一定有其社會根源和針對的對象。17世紀歐洲的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興起就是這兩大思想體系互為針對對象發展起來的。宋代理學的興起應該與宋代的中華痞子文化大爆發密切相關。宋朝自打建立起就從未逃離北方強悍遊牧民族遼、金、蒙相繼侵犯的陰影,再加上內部的造反頻發,當時社會上上下下彌漫著犬儒主義心態。中華痞子文化在宋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作為中華文明主流文化的核心-儒文化,必須對此做出相應的反應,理學應運而生。理學的本質是形上學化的“禮學”。換句話說,理學將“禮學”提升到形上學的高度,存天理,去人欲”,以對抗中華痞子文化的沖擊。
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衰落,明朝的外部侵略壓力相對不高。相對安逸的社會出現另一種現象:人心變壞中華小人文化大爆發。中華小人文化在明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理學在中華小人文化的沖擊面前束手無策,甚至有幫兇之嫌。心學思想家,如王陽明等認為:“天下事勢如沈屙積痿”,而讀書人以讀理學謂餌名釣譽之階,社稷危矣。心學認為:心即理,人們沒必要琢磨什麽看不見摸不著的形上學的“天理”,只要認真思考內心的“良知”。心學試圖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致良知”的思想方法對抗中華小人文化的沖擊。
中華痞子文化的“亂”和中華小人文化的“壞”成就了儒學的兩大思想體系:理學和心學。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link&aid=2579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