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往前
2009/07/09 03:39:58瀏覽668|回應0|推薦36

每一次往前滑一步

都像演練

也都在實驗創新和顛覆


看過 < 真愛之吻 > 嗎 ?

要接受別人的愛之前要懂得先愛自己,才能擁有去愛的勇氣與自信,逃離詛咒、逃離門當戶對的迷思,勇敢的追尋自己想要的一切,原來,破除詛咒並沒有這麼困難,找到人愛也沒那麼不容易。因為真正需要被破除的不是詛咒,而是對於面子、名聲的迷思;不必強求找尋真愛,因為世上最該愛自己的人,原來就是自己。找到自身的勇氣,來面對這個世界,去追尋自己想要的一切,童話故事中的幸福結局,就會越來越近。

 真愛沒有那麼容易獲得,而門當戶對真的是很重要嗎 ?

談戀愛也許剛開始是被外表吸引, 但如果沒有相近的本質, 其實也不容易長久.

維持婚姻需要的是很大的包容, 但如果人生的目標及生活素質差異太大, 其實生活在一起是折磨人的.


這部電影並沒很吸引我, 也許是年紀的關係吧 !! 倒是想起一篇文 :

【你戀愛了嗎?那病得不輕喔!】--僵直性戀愛症候群大剖析

現在想想戀愛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

人家不常說:「為情所傷」嗎?傷重到最後就只好結婚了--所以才會有「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一說啊!

那「情到濃時反為薄」有沒有可能是醫學上所謂的「迴光反照」呢?我不知道!

我看這篇時的回應 :

僵直性的症狀是不是很容易被發現 ?
2009/07/04 10:55
「僵直性戀愛症候群」發病期大約一至三個月, 復原期也是因人而異吧 ?
阿SIR(artsir) 於 2009-07-06 11:57 回覆:

「復元期」視各人體質不同而各有所異,通常與發病次數成反比,與初次發病年齡成正比。

男性恢復期短,有時迷糊到連自己發病了都不知道!

女孩子比較敏感,所以可能會有較長時間的傷痛幻覺!




以下是我寫的 :

男性真的是在愛情開花結果後便不再細心灌溉照顧的,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也許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如此.

談起愛情總忍不住想小小抱怨及說些狂語, 我只談過二次戀愛, 朋友說這樣很幸福, 可是我覺得不好, 因為如果多些經驗人生應該會精采些的......




還有一篇【婚姻裡男子的一封信】分手情未了……

和學心理諮商的朋友聊天,談起"儀式"這件事。

朋友說:「人一生當中常常會面對許多儀式;小到穿戴整齊赴約、點上爉蠋用餐、買生日蛋糕、在輕音樂中打坐;大到捉週、成年禮、畢業、迎新會、升遷聚餐、年節團拜、求婚、結婚、喪禮、祭神,甚至於離婚都是。」

「儀式」有點像諮商時的"中斷技巧",可以讓一個人或一群人(因為儀式也有告知眾人的功能)馬上轉換情緒,然後用另一種心情迎向另一個開始。

「"分手"因為沒有儀式,所以當時的那段情緒總是會藕斷絲連的纏上很久,無法輕易斷掉。」原來朋友真正想表達的是這事。

好一個另類觀點。

當下,我也覺得這個看法挺新鮮的,但我回到家仔細想了想,覺得其中有些"假設前題"可能被我們忽略掉了。

儀式對誰有效?

如果把『儀式』看成具有情緒轉換功效,那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類似成年禮、婚禮、畢業典禮、喪禮、迎神……儀式行為,來改變我們面對未來時的情緒,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即將面對的未來更好。

在此目的之下,若我們把儀式簡單分類,一種可能是為了迎向更美好的未來(迎新類的儀式),另一種則是為了中斷不好的過去(送舊類的儀式)。

喪禮,比較像送舊儀式。如果我們幫別人處理喪事,就像我們曾談論到的,有很大一部份是為了解決自我恐懼(晦氣)所進行的善後清理,目的是要中斷因對死亡的未知而所引發的不好情緒。

註:人類早期覺得靈魂會隨著血液的流失而消失,所以對有因恐懼而產生的敬畏;也因此朱紅色後來也變成了生死儀式中的重要元素。

如果你本身是逝者極為親近的人,你的"傷心"情緒就會遠遠大過於"恐懼",可是另一方面,你也不會因為別人舉行了某種"儀式",而中止或降低了你的那個悲傷情緒──除非你自己創造了某種安撫自己情緒的"儀式"。

這中間的差異,牽扯到"主動"或"被動"問題。

換個角度說,離婚也是一種中止儀式!但主動提出離婚和被迫接受離婚的一方,所感受到的情緒應該是不一樣的;對前者而言,離婚是一種中斷儀式,可以捨棄掉過去的不好,開始迎向美好未來;但對後者而言,並非如此,就好像對深愛逝者的家屬而言,親人走了,自己的未來不會更好,而儀式也只不過是可以稍稍彌補這個缺憾的一種替代方式而已。

我的意思是,分手(或離婚、喪禮)如果同屬送舊儀式的一種,那麼會造成情緒藕斷絲連的真正原因,應該不僅僅在於它有沒有舉行中止儀式,而在於你是否掌握了主動中止的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分手"這件事是你主動提出來的,你自然會去創造出一種儀式(告知眾人、燒掉照片、刪掉手機號碼、跟另一個人約會,都算……),但如果這個分手的過程中,你是被動的那一方,那就算有任何形式的"儀式",你也不會接受那個儀式所帶來的情緒中斷效果。

無論面對死亡、離婚或分手,被動接受離開事實的一方,往往會感受到沒有中止或結束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

有時,分手的雙方都覺得自己是被迫的一方,譬如說,受外力要求而造成的分手,那種彼此藕斷絲連的糾結情緒,就會愈發明顯。

所以,也許我們可以這麼說……

對於自己在意的事(無論是期望以後更好或想捨棄不好的過去),人們會「主動」創造出一個儀式來轉換既有情緒;而對於我們無法接受的事實(通常處於「被動」狀態),就算有別人安排了"儀式",自己也沒有辦法,或不甘願在這個儀式過程之後,轉換既有情緒。

因此,分手情未了,會不會是來自於個人對分手事實的完全無力感呢?

我不知道。


我寫的回應 :

分手最好還是有個儀式, 而且最好是有高潮澎湃的心情, 才不會在日後,忘記為什麼分手的 !!

分手情未了,會不會是來自於個人對分手事實的完全無力感呢?>>> 終於明白 !!


天寬地遠 雲淡風清
阿SIR(artsir) 於 2009-06-18 05:59 回覆:

當我們的行為從無意識,轉變到有意識,我們便開始能夠拿回主控權,進而有能力改變自己對它的感覺。

分手如此,難過如此,減肥如此,拖延亦是如此......。

高潮澎湃的心情很好,不過要小心日後又在無意識中,潮來潮往。

在戀愛中我找到一方治療自己的處方籤 :

當我想徹底放下一段感情忘記一個人時,

我會先壓抑自己不去想, 如果這招無法達成,

我便會放任自己的心, 想的時候就打電話, 打到自己覺得很沒趣, 自然就會讓自己退潮........


我的個性想要從我嘴裡提出分手很容易, 但行動力卻很差, 所以 < 分手 > 對我來說是很難的.

你的治療自己的處方籤是什麼呢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andachou&aid=310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