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08 06:11:10瀏覽3277|回應5|推薦63 | |
把修道人和做生意說一塊兒,總有些不搭嘎。但修道人創作的佳餚名點、特殊產品,卻不在少數。歐陸修道院以釀製紅酒、啤酒、又名「扭扭餅」的Pretzel、風味乳酪聞名者,大有所在。美洲大陸修道人做果乾蜜酒蛋糕、甜派、果醬。在「寵物經濟」當道的現代,以宗教特有「靈氣」,能馴狗、馴馬、馴小貓的牧師,更是搶手。 安息日湖震教徒的特別生意經,有一段「樸實」與「傳奇」的歷史。而這段遭遇,得從渡海傳教和一瓶水說起。 照片: 2007年安息日湖震教村的自營手工品店 照片: 左邊為紅磚起居樓 右邊為自營手工商店 十六世紀的英國是變動時代,貧富不均、社會混亂,宗教亦然。亨利八世(1491年-1547年;在位1509年-1547年)因婚姻與繼承問題,脫離羅馬天主教廷,自創「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自任領袖,也稱「英國聖公會」。當時,英國納稅制度有嚴重瑕疵,人民納稅,政府將部份歸給教會,造成似乎國民都是聖公會會友,不管信不信,百姓都「奉獻」的假相。 有不公義,就來了主張改革的人。其中George Fox(1624年-1691年)鑒於「英國國教」內部腐敗,聖經教訓為眾多傳統儀式所綑綁,導致信徒不滿,Fox在禱告與冥想中,感遇神蹟,「看」到耶穌、得到「內在之光」真理啟示後,開始外出傳道,1648年創立「朋友會」,也有人稱之為「公誼會」(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所傳內容包括:真正基督徒,乃是打開心門接納耶穌者,在神面前人皆平等,不論社會地位、階級,人都是罪人,唯有耶穌才能拯救社會,基督徒每一句話都是實在的,反對假冒偽善。 「激烈」主張不見容於當朝,George Fox因「褻瀆上帝之罪」被捕。1650年受審時,法官要他認錯,並且發誓不再擅自傳道。他告訴法官:「你若知上帝的公義,就應當懼怕發抖(quake)。」法官反唇譏笑說:「那麼你就是顫抖者(Quakers)呢。」因此,原本為恥笑的「貴格」(Quakers)代稱,後為人們用此來尊稱 George Fox 與同道 (BB:乖乖,這就是後來學者稱為「語意滲透」Semantic Infiltration的用法。意指談判互動過程,一方在無意識情況下,引用或使用了對方的指稱語意或特殊用法,削弱自身優勢,卻全然不知)。「貴格會」人善於種植穀物,提倡簡樸自然生活,也就是今日「貴格麥片」的由來。而早期的桂格會傳教,允許女性擔任傳教士工作。 *宗教迫害渡海尋新機* 這就是17 、18世紀英國宗教迫害大致背景。清教徒與其它基督新教教派,不堪其擾,移居歐陸,輾轉流竄,但困窘情況亦未改善。
貴格會中有人稱「震教」一系 (Shaking Quakers),因為他們在禮拜上帝時,聖靈充滿身體猛烈顫抖甚至痙攣昏倒(後改良為舞蹈和跨步), 故得此名。在18世紀時「震教」出了位領導者 Ann Lee (1736年-1784年) 。Ann Lee已婚育有子女,卻為宗教壓迫所苦,1770年被誤解歧視遭政府逮捕入獄。入獄期間,Ann Lee在禱告與冥想中,感遇神蹟,得到「啟示」(Calling),被教眾認為耶穌基督的第二個道成肉身,被推舉為領袖,教徒尊稱為「Mother Ann」。她們自稱為「耶穌基督再臨聯合會」( United Society of Believers in Christ's Second Appearing),又稱「震教」,教派創立於英國曼徹斯 (Manchester, England)。 1774年Ann Lee毅然決定率8人團眾,一起移民美洲,重起爐灶。她們在英國利物浦港 (Liverpool)登船,乘「瑪利亞號 」(Mariah)跨海而來,在八月六日於紐約上岸落腳,但受到清教徒「教條式壓迫」,貴格會眾大批逃離紐約州,先後在麻州、羅德島、賓州等地定居。賓州有大量貴格教徒聚居,因此費城人習慣上也被稱為「Quakers」。 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夕自英國移入北美大陸的震教人,儘管極度低調,但仍遭遇懷疑、迫害、趨逐、監禁。Ann Lee的徒眾也只能往更偏僻地區移動,並以吸收成人入教及收養孤兒,來擴大教派人數。然而這一波的迫害,對身心俱疲的老一輩震教領袖影響極大,多位徒眾逝世。1784年被教徒尊稱為「Mother Ann」的Ann Lee在紐約州瓦特委立鎮(Watervliet)過世,享年48歲。 到了1787年,震教領導人全由美國當地皈依教徒接棒。新一代震教領袖信心堅定卓越帶領,開始以「福音秩序」(Gospal Order)組織震教聚落。第一個震教村在紐約州新黎巴嫩鎮(New Lebanon) 成立。全盛時期,北至緬因州、西到肯得基州、南到佛羅里達州,震教徒在10州建立18個震教村,人數高達五千人。 各地震教村以在人間建立「烏托邦」為職志,清心禪修傳教,從事生產,獨立自謀營生。在十八世紀農業社會和十九世紀工業化未普及的美國社會,迫於環境需要的各地震教村民,必須手靈心巧的發展各自謀生特色。最常見的形式,是販賣簡單加工之農作產品與手工藝品。震教村生產以毛線與皮革染料做成的編織品、鐵工手製農耕機具、園藝種子、曬乾草本植物做成日常香料。然而,震教藝術要屬木工家具製作最為後人稱道。 照片: 這是安息日湖震教村商店內陳列的香料、花茶、玫瑰花露。
照片: 用作椅面的繩編與織衣毛線。 「簡單就是美」的家具設計 1860年代,推出一系列實用木椅,大受歡迎。該系列特色,強調使用功能性,以 0到7編號,No.0為小嬰兒椅、No.5為餐桌椅、No.7為成人椅,以椅背、扶手、椅架的幅度與高矮,及編織帶製成的椅面不同軟硬設計,反映各種情境下的使用需要。樸質長條工具桌、燈桌、餐桌,皆為實用與收藏上選。
*實用優美的萬用木盒*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