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位阿公級教授新年感言
2012/01/02 17:13:06瀏覽1867|回應1|推薦57


一位阿公級教授新年感言 萬隆 教授



集體催眠的跨年活動



又是一年。豐收的一年,貧瘠的一年,歡樂的一年,悲愴的一年,總是一年又過了。智者說:不要執著,好的、壞的、如意的、失望的都會過的,這是老天對每個人最公平的待遇。所謂的跨年、倒數計時等原是西方的商業噱頭,慢慢地也成為國人的生活元素,這種完全顛覆中國人過年要在家守歲的傳統,外出集體催眠似的跨年活動還真造成風潮,也成了氣候。不過,我,還是比較欣賞某位瀟灑文人說的:「說甚麼舊歲新年,還不是昨日今朝。」




人性、智慧、永續



愛因斯坦說:「想像猶勝於知識。」因為,知識是現存現象的歸納整和,想像卻是未來可能的無限延伸。高雄科工館正展出一個國科會製作中央大學策展的「未來科技狂想曲」。這是一個饒富趣味又具深度的展覽,展覽的主題鎖定「未來」,策展人企圖呈現未來30年與食、衣、住、行、育、樂、資訊、通訊、醫療等生活相關的可能,以及對太空、地球、人體方面之未來探索,並以「人性」、「智慧」和「永續」三大理念來思考未來科技可能之發展。策展以四大面向為主軸,包含「未來生活」、「未來教育」、「未來醫療」和「未來探索」,透過「人性、智慧、永續」重新定義科技與人類未來的關係,每一個區域均展出許多狂想創意,各具特色,頗為吸引人。



我個人對於「未來探索區腦波世界─潛入水世界」特別感興趣。此區之狂想創意預測了未來可以腦波來控制世界,起來像是科幻電影裡才存在的情節,展覽現場參觀者可透過腦波操控海中的生物游上游下、游左和游右,十分神奇。




未來科技狂想曲



我之對此一區特別感興趣是因為我有一個演講,談到有關生活創意與文明發展的根源時,我常舉人類為了「獲得食物」而開發出多樣化「工具」的例子:開始時,只是徒手為工具,接著才是無動力的工具,包括粗糙的木棒、標槍似的刺桿、彈弓、弓箭、水車(依文明進程);然後進入以能量驅使工具的時代,能量包括了蒸汽能、電能、核電能等,這是現時代的主流。最後我發揮想像力說,未來趨使工具的型態會回到初民時代以雙手為工具的時代,但是卻以腦波取代其他的能源。我開玩笑地舉例,未來走在街上,看到美女帥哥不必以(數位)照相機或手機拍照,只要手抓著耳朵一扭,雙眼當視窗,就將帥哥美女照入腦中,回家後戴個與電腦連接的「介面帽」,就可以將這些影像傳輸到電腦,更妙的,腦子裡資料都可以copydelete,聽眾對我的狂想往往哄堂大笑,好像我說的是不可能的荒繆故事。看了「未來科技狂想曲」的「未來探索區腦波世界─潛入水世界」,我真得碰到知音囉。




ODM裡的D(design)



國人對於創意發想好像不是很熱衷,我們的產業界一向喜歡做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委託代工)作,依據別人設計好的產品,依樣製造就是了何必花腦筋去創意設計呢。這種代工式的OEM產業型態我們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進入ODMOwn Designing & Manufacturing,設計加工)階段,雖說ODM裡面有開發設計的成份在,但說實在的,也不過是OEM的延伸,因為ODM裡的D(design)仍然建立在委託廠商既有的基礎設計上開發的。每年很多國人獲得世界發明大獎,台灣儼然是創意大國,但,吾人發現,獲獎大師們的偉大發明好像並沒有為我們產業升級帶來多少助益,究其原因,這些發明不夠生活化與市場化是兩大癥結。如果得閒,去科工館走一趟,一定會有收穫。




范瑞珠老師來信



中山大學同事資管系的范瑞珠老師捎來一封信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她寫著:我最近讀到一位印度的哲人說:千萬、千萬不要把快樂的金鑰交給別人,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痛苦,是因為我們希望事情照我們的意志發展。不要執著,一切都是暫時,就算善加規劃,往往還是無法掌握任何一件事。也可能是某些角色讓人累了,但是,人像是扮演很多角色的演員,演員並沒有失敗。我們要練習用演員的眼光俯視自己,而不是看角色而已。投資過程,非投資結果。專注下一步,只看那一步。太好了,太睿智了。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lenchan66&aid=5994129

 回應文章

mini-All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創意老教授新年感言
2012/01/02 17:19
創意老教授新年感言
令人折服--以史為證
老而濔堅
瞻之在前
忽焉在後

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