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0 11:47:30瀏覽621|回應0|推薦33 | |
讀書在於建立正確觀念 當觀念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行為處理。當行為處理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影響。當結果影響不同,又會影響想法。逐漸地,生活的價值觀從此建立,形成一生行為處世的基本準則,也影響了未來的走向。 「經驗法則」也是形成觀念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人生短短,不了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一親身體會。因此,藉由「閱讀」眾人的思想精華,我們習得了未曾接觸過的一切,包含了無邊無際的想像。 透過類推類化、引導推理,從書本中,可體察在類似情境下,可能會產生的結果及想法,進而感覺自己。透過深刻、深入的閱讀,掌握在生命歷程中尚未經驗的原則,並加以判斷處理未知事務。閱讀之所以重要,莫過於此!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閱讀樣本的選擇就極其重要,因為閱讀會引導觀念,同樣地,錯誤的閱讀就會引導成不好的方向!換言之,在閱讀之前,其實可以用更審慎的態度去面對,目的為何?也就是求「至善」! 只要能幫助自己獲得新知並導向正確路途的,就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但書的好壞如何判定?由「心」出發!如果是能幫助自己辨別錯誤方向的,當然也是好書!如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書不也是朋友的一種嗎?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看到好的要學習,看到不好的要反省,提醒自己去辨別事物的好壞,從不同的角度去做判斷與思考,絕對沒有非黑即白的論點,再怎樣的錯事,都有其背後的原因與背景,這也是我們成長的依據。 經由大量、多方面、不同角度的閱讀,慢慢地歸納出適合的論點,激勵自己,對照自我優缺點,找出適合自己前進的腳步!每個人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儘管是雙胞胎,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及思維,更何況是不同的人! 因此,看見不管多好的存在,最重要的不是全盤接受,而是應該「優化」及「適性化」,畢竟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最瞭解,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掌握自己的個性了,要別人如何幫得下手?再怎地的催促,都比不上自己的奮力前馳! 當可以結合書本中所學到的知識,實際應用落實在生活當中時,才是真正地將智慧融入於心,所吸收的智慧才會開始慢慢地醞釀,隨著年紀的增長,形成陳年的佳釀,由心自然外發,完成氣質,共勉之!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