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7 22:15:34瀏覽958|回應3|推薦39 | |
用問答來主動思考 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訊息接收的來源更加的多元,文明帶來的便利生活似乎提高生活的品質,但是便捷也讓孩子習於被動接收而忽略了功在主動勤墾的重要性,當強調速食與速效時,卻養成孩子懶於思考且追求一蹴可幾的壞習性。 尤其是在指導學生課業時更有深刻感受!「老師!這裡怎麼看?怎麼整理?」「你要看哪裡?」「這裡!」「你剛剛有先看過嗎?」「沒有!」「那你想問什麼?」「我不知道?」「那你過來幹嘛?」「我媽叫我過來的!」「你先回去將文章看完!」「喔!」 曾經遇過這樣的學生,很是被動,他不了解他到底要幹嘛?他習慣了每一次指派給他的命令,接受然後執行,沒說就沒做,說了卻似懂非懂,茫茫然地一來一回,在第三回的一步一動作之後,先指導完其他學生之後,決定專心面對他一人解決問題。 「剛剛說的你有看嗎?」「有!」「看完了之後呢?你看見什麼?」「不曉得,我看不懂!」「你哪裡看不懂?」「全部!」「好!那我們從頭看!…」「老師,為什麼你講完之後變簡單了?」「你剛剛是怎麼看的?」「我就這樣看過去啊!我覺得我都不會!」 經過抽絲剝繭的追問之後,才發現他還是依著以前的習慣,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應該說這不叫看書,這個叫做眼球運動,將眼睛從第一行的一個字開始掃,掃到最後一個字結束,然後就把章節翻完了。很神奇的,這樣子做的學生還真不少。 因此依著方法開始再從頭進行,將文章做出基本的歸類與分析,當進行到專有名詞的時候,「老師!這個句子在講什麼?」講解完基本概念之後,問了句「那你有問題剛剛怎麼沒問?你剛剛有用這樣的方法看嗎?」「沒有!」用錯了方法,要學好也難! 當聲光影像的媒體接觸太多,孩子養成了個壞習慣,就是動完眼球就當成應付完該應付的功課,卻忘記要自己先去思考,找出自己真正不會的地方,他們養成了好習慣-不會就問,但卻沒學到發問的基本要訣,叫做先做準備! 發問是個好習慣,但是是有前提的。角色不同以及處理的方法錯誤,再怎麼問也不會讓功課進步。偏偏挺多人,只看見了這一點,「我有問啊!可是我還是不會啊!」「當然不會,如果問問就會了,還那麼多人苦惱書讀不好嗎?」 「問-答」,如果建立在學生問,家長老師馬上答。學生養成了有事馬上問,全然不思考,把老師及家長當成字典或電腦用,然後說出來的答案全然地接受,直接照本宣科,直接移植,沒有經過再次的詮釋、融會貫通及落實到自己的已知中,怎可能學會? 如果建立在老師家長問,老師家長答。學生習慣了被動的接受與聽講,一樣只有全然的接收,太過急性子的家長,常常等不及孩子說出答案,就趕緊的拋出答案,待答時間太短或是無法等待孩子的思考,孩子只學會了靜待答案,卻忘了自己要先努力! 怎樣的問答才對?要建立在「自問自答」!透過問自己,找出不會的內容、不了解的概念;利用反問,釐清已經懂得的還有尚未理解的分野、找到可以及時獲得解答的或是需要詢問專人的。問對了!才是真正的主動思考! 當透過問題時,腦袋做好了答題的準備,自然而然會搜集跟題目相關的資料並加以思考,當不斷地拋出問題作反問、追問、推問、細問時,課文的內容才能真正地抓住並分析出基本架構,而這個是被動接收時感受不到的樂趣。 而這是個正向的循環,主動不斷地找出問題並加以解答,就會更專注於課文的細節與概念,又更加深概念與印象,在回憶時得到了正向回饋,又可加強並持續支持問與答,長久下來,功課怎會不進步? 不可否認地,這需要時間、耐心、毅力與練習,想追求速效,往往治標不治本,只有不斷地惡性循環罷了,在一開始肯用心並用對方法,學習就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這不更甚美於應付了事,以為省了時間,卻用了更多的時間做補救,欲速不達嗎? 讀書時,只要多一個步驟,可以讓學習更入佳境,何樂不為?共勉之!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