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解析:功夫【其之四】
2006/10/17 12:03:24瀏覽473|回應0|推薦0

都會地區的小人物悲歌?


【功夫】片中最重要的主軸,就是【小人物】的生活百態。正如在下前面多次提及的,單以【電影】作為觀察的角度,等於以管窺天。要觀賞星爺的電影,就要抓住主軸:小人物。本部電影開頭:看到各行各業與其日常作息。餅店、剃頭、苦力、西服號、甚至煙花女子(阿珍),還有小小住宅區的【土霸】(其實只是收租的)。更細膩的,還旁及了【彈棉花】的古老行業。想起了、於大陸書店最近流行,三四十年代的生活畫冊,還有清末民初的【三百六十五行】圖案。基本上、整個故事的背景,並不是單以功夫高手為主。而是要勾勒【平凡】的地方發生【不平凡】的故事,做明顯的對比。舉一個反例:【廣島之戀】就是【平凡】的婚外情,發生在【不平凡】的城市。這麼一比、相信各位更能分辨其異同。


申言之、片頭【阿星】所飾的小混混,一心為了【錢】與【女人】而要加入【斧頭幫】,很像電影【鹿鼎記】裡的韋小寶。雖然不甘於遊民身分,也還是沒骨氣地揀起菸屁股,大口大口的抽了起來。當然、這個部份明顯的運用【魯迅】的【阿Q正傳】橋段:第一、對於毆打自己的文職公務員,只敢下了電車後對其叫囂。(精神勝利法)第二、對於可欺的啞女【阿芳】,才敢起出【小小刀】搶劫。(欺負小尼姑)。皆與【阿Q正傳】神似。但深入的了解、似乎【阿星】與【阿芳】的遭遇,更不如該書的人物。怎麼說呢?首先、阿Q處處碰壁,至少不必流落街頭。其次、阿Q欺侮小尼姑,挑軟柿子的樂趣。再來、小尼姑身體健全,並無其他殘疾。反觀【功夫】裡的主人翁:【阿星】是鄉下來的羅漢腳(附註:台灣閩南語,指的是無所事事的無賴),身無長物而需餐風露宿。【阿芳】就更別提了,天生啞女被受欺凌。最重要的【阿星】恐嚇理髮師、以及街頭搶劫【阿芳】;並非為金銀財寶,只是為了個卑微的願望:活下去!


更進一步談:【阿星】與【阿芳】不過是【食物】的爭奪。若有家累又失業的人,又該如何?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名片【單車失竊記】,給了更深的思考點:【謀生工具】的珍貴。該片故事簡單:某位父親失業,好不容易找到【貼海報】差事,卻必須自備【腳踏車】一輛。不久後、單車為人所竊,父子四處尋找,無計可施之下,只得依樣畫葫蘆的偷車。但當下為人所逮,一陣哀求下、物主網開一面,留下父子二人孤單無助的身影。也可說與【功夫】主角的絕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方面、若非年輕力壯或家中食指浩繁,老邁的小人物又該如何?答案很簡單:【詐騙】。【功夫】裡的老者,拿個一本兩毛錢的【漫畫】謊稱武林秘笈,以十元的高價賣給幼年的【阿星】。總言之、進入現實社會裡,下層階級的人民不僅無力出人頭地,為善的路子已斷。更無殺人越貨的勇氣,為惡的途徑亦絕。就只有在同樣的人群中,進行偷搶拐騙的勾當。我們雖然都清楚,這些行為都構成不法;甚至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家與今日部分人士持種論調:認為【貧窮是種罪惡】,這些窮人皆不值同情。【阿星】說的好:【我想做好人,好人太難做了!】但失去公理正義的社會,會給窮人機會嗎?更遑論民胞物與的精神!不禁要問:這些【無罪的罪人】,何罪之有?

引申閱讀: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go666&aid=49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