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02 13:03:36瀏覽2049|回應3|推薦76 | |
去過日本的朋友說--「才不要再吃拉麵,貴得要命,就清湯一碗配肉兩片,味道so so。」--可家中小朋友受到臘筆小新的感化,立志日本行要一償對小新吃拉麵的豔羨之情。 出發前,認識僅限於「料理東西軍」,知道「拉麵」是一種製麵、湯頭、豚肉難搞、成品的外觀不吸引人的日本「有些變態式的自戀食品」。為什麼說人家有些變態?抱歉啦,是俺對"節目裏人人咋舌,電視前看不出那裡好吃"現象的一種主觀判斷。
※生平第一碗:富良野自製拉麵 在富良野,「三日月食堂」人聲頂沸(見上圖),不過坐下不久,才發現原來因是連續劇「北國之春」參觀行程景點之一,慕名者眾。除了各面牆壁滿是名人簽名,還見一中年婦女搖曳著和服入內用餐。 點了北海道最富盛名的「味噌拉麵」(600日圓),普通,但自家擀的麵很Q,帶著一點黏性,有點像意麵,但是橫切面是圓的。湯頭清淡,不似札幌傳統的濃厚。 據說只要是自家製麵,水準都不會差得太遠,大概便是如此罷?一旁胖女士呼噜嚕的吸麵聲,似乎也說明了這一點。這種聲音是湯與麵同時入口的韻律,才能完整享受拉麵的精彩,可惜我沒有辦法克服對超大麵碗與燙嘴的心理障礙,還是分成小碗來吃。 日本傳統上各家麵店對拉麵的麵質製作均有所堅持,小麥粉、發酵粉、蛋、水、鹽比例各有不同,在盛產小麥的北海道,自然要有些與眾不同,三日月食堂應是鹼粉較多,使麵身Q度、彈性特佳。當然,也叫了Saporro生啤來搭配,清甜的小麥風格,下麵正好。 而拉麵這個Q黏特質,在另外點的「大盛冷拉麵」(850日圓)上變得很傑出。涼麵以冰水浸泡過,泡在冰涼的鰹魚醬油汁中,不糊不硬,彈性十足滑不溜丟地好是爽口可愛,雖然搭配材料只是常見的黃瓜、蛋皮絲、海帶、木耳、臺式筍絲、紅薑片、海哲皮等,配合正中央一撮芥末,襯托得清爽麵味愈益豐厚。直到夜裡我把剩下的冷麵拿來充饑,麵身都還保有一定彈性沒有被醬汁泡爛或變得太鹹。 當日我們入店正好有人離席,食堂老闆娘不讓我們照台灣習慣立即就坐,指引我們一旁稍候,一定等收拾清潔才可。這點嚴謹,與英國人非常相似,普通的小店行事都能規規矩矩不抄捷徑,真正表達日本人深藏骨髓中的認真執著,頗為可敬。 ' 這餐家常拉麵,稍稍扭轉了我的電視印象。不過於我而言,這頓飯的主要目的,是彌補青年旅館可怕的簡餐,想接近真正的日本飲食。 ' 真正的拉麵體驗,則是下面要報告的,幾天後的札榥行了。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