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尋美聲唱法 ~ Bel Canto, bel canto
2011/09/06 22:58:07瀏覽2343|回應0|推薦0

Beatrice di Tenda by Bellini

2005台北終於首演美聲歌劇的經典,貝里尼的《諾瑪》Norma。美聲歌唱代表一種源自義大利的聲音藝術與學問,這種演唱風格、技巧隨著時代、作曲作品的發展而發展,在18-9世紀前半逐漸盛行,沉寂一段時間後,到二戰後又因Callas出現而重現生機,並在蘇莎蘭的推動下重新被重視,而我們也會介紹另一為呼應蘇莎蘭復興Bel Canto的歌手 ~~ 斯洛伐克女高音葛貝洛娃Gruberova。除了男女高音,男中低音的美聲歌手則相對缺乏,也讓許多美聲歌劇演出機會降低。

  Gruberova

自 1607 年Monteverdi的 Orfeo起,歌劇開始發展,原本一直是宮廷藝術,理想是「藉由詩與音樂的結合讓希臘悲劇的復活」,屬於高度知性的美學。1637年開始,隨著 San Cassino 劇院,與其它許多劇場的揭幕,威尼斯成為歐洲歌劇的首都,歌劇成為威尼斯人生活必需,1637到1700年至少有400部新作問世,歌劇變得大眾化、通俗化。1700年之後,義大利歌劇更變成歐洲歌劇。

17、18世紀歌劇舞臺的中心人物是歌劇歌手,閹人歌手(Castrato)則使各種歌唱技巧大為發展,促成“美聲歌唱的黃金時代",從那不勒斯到倫敦、柏林、威尼斯和馬德里,聲樂家( 閹人男高音如 Farinelli、Caffarelli )、女高音( prime donne ) ( 如 Francesca Cuzzoni、Faustina 家族 ) 成為社會各階層中的寵兒。當時流行“即興演唱”(Cantare al mente),以即興花腔賣弄一首歌曲或詠歎調中的華彩(Cadenza)樂段,認為此技巧的變化即歌唱藝術的最高造詣。

Farinelli

 



伏爾泰承認:「閹伶歌喉之美妙,比女性更勝一籌。」這種繁花盛開(fiorito)的聲音,使歌劇中的「敘事」與「聲樂演唱」再度分離,變為簡化變得單純的宣敘調,些與情感帶抒情與戲劇性的詠嘆調。除法國例外,葛路克、莫札特、羅西尼等的早期歌劇,均由閹人歌手擔任。

當時倫敦因韓德爾而開始接受義大利歌劇,韓德爾的《里纳爾多》其中一首《親愛的新娘》( Cara Sposa),是韓德爾為當時最富盛名的閹人歌手法里尼利Farinelli( 原名Carlo Broschi,1705-1782)而寫,初演即獲盛大成功。法里尼利23歲就紅遍歐州,成為婦女們追逐的對象。但是他活得痛苦,雖生理上不是完整男人,心理上卻仍有情慾,走紅的時候就退出舞台,32歲成為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御用歌手,連續十年每天唱同一首歌給他聽,最後還擁有近似首相的權力。

電影《絕代豔姬》裏閹人男高音的歌聲配音,是經法國研究電腦音樂的IRCAM(屬龐畢度中心)幫助,選了一個「反串女高音」countertenor和一個花腔女高音,先錄下歌聲,再根據推算,用電腦合成一個十尺高男高音的發聲和共鳴應有的聲音,使音域變得寬廣,技巧更突出。片中除了“ Cara Sposa”,還唱了我覺得更好聽的韓德爾的歌劇Almira《拔除(玫瑰)芒刺》Lascia la spina ( cogli la rosa),與他年幼時被閹割的痛苦記憶作剪接,為聲音所做犧牲的苦與甜,在記憶與歌聲交錯、白面紅衫與冒血的奶白澡盆,對比歌詞中北被除刺的玫瑰,真是一絕! (上兩段部份摘自巴洛克歌劇, 『曼』談音樂——鍾曼琳) CECILIA BARTOLI - LASCIA LA SPINA, COGLI LA ROSA - HANDEL《拔除(玫瑰)芒刺》

 電影Farrinelli 絕代豔姬

韓德爾的作曲生涯處於巴洛克歌劇時代,此時作曲家不只是為聲樂作曲,更為了能夠讓聲樂完美地凸顯、為了技巧精湛的藝術家,而提昇美聲的價值。一首曲子的第一行並非作曲家姓名,而是聲樂家的藝名。透過美聲(bel canto)的形式,在一個半世紀之間,巴洛克歌劇為自己開闢了許多道路。但是劇本上巴洛克歌劇並不尋求現實的陳述,而是透過藝術形式去征服聽眾。但是從18世紀啟蒙運動時代,理性主義成為思想與文化的主流,歐洲是歌德、伏爾泰、盧梭、康德的哲學,即將開始顛覆巴洛克美學,並且去採索悲苦的真實世界。

18世紀末開始到19世紀初,許多歌劇作曲家要求演唱者要圓滑的長音(legato)外,還強調顫音(vibrato,歌者運氣穩定,喉嚨肌肉鬆弛,有意識地將歌聲呈波浪式的震動),在莫札特之後,義大利19世紀前半三大美聲歌劇作曲家的歌劇中都可以聽到,依作品盛行時代為羅西尼、董尼才第、貝里尼。一般「美聲唱法」的戲劇張力與情感表現比其他唱法不明顯,這也成為美聲歌劇演出機會降低的另一原因,但好的歌手,依然可以兼顧美聲與戲劇性,歌劇女神Callas自是箇中高手。

貝里尼的歌劇《丹達的貝翠絲》Beatrice di Tenda

當時義大利歌劇界因為需求量大與通俗,形成公式化的歌劇--序曲、合唱開啟全戲,詠嘆調+大合唱,《抒情曲》(cavatina)+《跑馬歌》(cabaletta),作曲家往往抄襲自己以前的作品,以,期能迅速完工(往往三周完成一戲),如羅西尼的《塞維亞理髮師》、《鵲賊》序曲均改自舊作,只是改得愈益精彩。三大師中,唯貝里尼不喜此作法,也使他的作品,量少但流傳後世的比例最高,本次要討論的《丹達的貝翠絲》Beatrice di Tenda,雖是在Norma完成後的第一個作品,卻隔了兩年才出世,之前1825-31則每年1-2部,可見「旋律大師」也被自己的鉅作Norma、《夢遊女》La sonnambula 所影響,不敢或無法太快找到比得上的靈感。兩年後他再寫了《清教徒》,就不幸於巴黎附近因急病撒手人寰,幫忙埋葬的羅西尼讚他是具有最美麗、獨一無二的人類靈魂。

據說Beatrice di Tenda首演並不成功,幕落時觀眾居然喊著Norma, Norma….,我想當時貝里尼真是哭笑不得罷!?然而本劇女主角Beatrice吃重的戲份不下Norma,讓這一代的美聲接班人躍躍欲試,算是女高音的showpiece。至於貝里尼,他仍然堅持這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本劇雖仍無法不與公式完全脫離,卻有許多特殊之處。

【1】開始與結束的方式互相呼應,始於急躁終於平和,合唱與詠歎調、重唱保持美好自然的平衡,讓起點與句點的音樂都深印人心

【2】旋律雖保持貝里尼風格,但也開發了新的動聽組合,尤其貝翠絲死前的「哦!如果我被惠予一間墓室」“Ah! Se un’urna e a me concessa”,導演在預演時聽到淚濕衣衿。我則很喜歡一開始男主角的「哦,天使般的艾格妮絲!…只有我的心」“Ah! Non pensar che pieno” ,連壞人的音樂都這麼好,嘖嘖!

★Raina Kabaivanska - Ah! non pensar che pieno ★Joan Sutherland - Se un'urna e a me concessa / Ah! la morte a cui m'appresso 【3】合唱的角色似乎回到希臘悲劇中歌隊的角色,由許多歌詞看來,代表著主場者的內心掙扎,或當時情境的全知者

【4】劇情上,在Norma的三角關係後,此劇採用了四角關係為本--菲力普暗戀艾格妮絲、艾格妮絲暗戀歐隆貝羅、歐隆貝羅暗戀貝翠絲--看來荒謬,卻讓貝翠絲成為哀而不怨、端麗堅決的角色,在其他三人的愛恨中保持個性的莊嚴,彷彿在張力中拉出一個平衡點

【5】因主角必須在優美的樂因中展現內心苦惱,此導演讓合唱團的動作減到最低,讓觀眾的注重力集中於他們四人身上。

個人的看法,只要歌者的技巧越接近爐火純青,就越能利用美聲唱法表達強烈的情感罷,而歌手個人的生活經驗,也是原因之一,如Gruberova早期聲音甜美,顫音如黃鶯出谷,現在則更能運用spindo, 營造較強的音量,又如Bartoli可以輕鬆運氣像把花腔玩弄股掌,這些歌者間不同音質、音種,多變豐富的唱法,當然是愛樂者的福氣囉。

Bellini's Beatrice di Tenda - Opera in 10 minutes Bellini: Beatrice di Tenda (Gruberova, Kasarova, Bernardini) (w/lyrics in English and Italian) Lucia Aliberti - Beatrice di Tenda - act II finale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4proust&aid=5617811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4 18:38 【udn】 購買前先比價!理髮師 羅西 藍光 塞維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