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
2011/08/14 07:54:40瀏覽642|回應0|推薦0
追憶似水年華 坎城影展競賽片

柏林銀熊獎導演 Raoul Luiz --For his lifetime contribution to the art of cinema    
 
幾位熟悉的朋友知道,此番歐遊,有近1/ 4 的時間花在追逐普魯斯特的蹤跡。 

萬勿誤會我(們) 和 Charlie 等同瘋狂,於我而言,普魯斯特不僅是失眠時的良伴,更是一位貼心的老友,失意時的導師。當我們接近這些早已熟讀的景致,想及它們曾經如何伴隨寂寞筆耕的普魯斯特成長,屬於自己的感動也於焉形成,變為終生可以反覆咀嚼的獨特風味。
 

緊接著要向大家介紹的電影,是由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最後一冊”重現的時光” Le Temps Retrouve(Time Regained) 改編,1999的坎城影展競賽片,導演Raul Ruiz為智利人,但於巴黎流亡許多年,拍片風格已有明顯的法國風。 本片港譯 "  重拾逝去時光" ,台譯 "追憶似水年華 "( 註 ) ,根據字面應遵原著譯為 "重現的時光"。


導演/編劇:《三死一生》勞爾魯斯 Raoul RUIZ
原著: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演員:《鍾愛一生》凱薩琳丹妮芙 Catherine DENEUVE
《今生情未了》艾曼紐琵雅 Emmanuelle BEART
《瑪歌皇后》文森培瑞茲 Vincent PEREZ
《在雲端上的情與慾》約翰馬可維奇 John MALKOVICH 

勞爾魯斯大膽決定只以"重現的時光"作為電影主軸,放棄當初名導演威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 改編全書的野心( 他1973與義大利首席電影劇作家 Suso Cecchi D'Amico用義大利文合寫有關普氏的劇本,惜未成拍 ) ,而把重要人物斯萬及阿爾貝蒂娜簡化壓縮。這其中的困難處,在於觀眾對最後一冊的內容的了解,理論上需建立在對前六冊內容的熟悉之上,我相信導演一定早就明白,若把這鉅作巨細靡遺從頭至尾演出,不僅劇情瑣碎冗長,也無法表達作者文字之美以及小說真正的精粹所在。其實許多關鍵處,前六冊的內容還是選擇性的出現,在"有所捨"之後,本片留下的是經由電影映像重新詮釋後呈現的精華極致,更是導演詳讀全書後,為觀眾所作的眉批、註腳、與心得報告。
 
此片可說是普氏鉅作之意識流電影版之極致,也涵蓋了普氏於"駁聖伯夫"書中最原始的意識流理念。影片一開始,敏感的普魯斯特臥病昏暗臥房,與女佣塞列絲特的典型普氏囉唆瑣碎卻又細膩的對白,揭示了其後魔幻般的流光之旅,直到片尾, 垂死的作者僅餘的一點魂魄,早已遠遠丟開命運的臥榻,選擇留戀在巴爾貝克的陽光、海風、與潮汐之間,而我們的目光,也同他的目光一樣,隨著海灘上飛舞的小彩旗,輕輕地飛向永恆的國度 -- 所有幸與不幸的瞬間,都可以經由自我的反芻,成為一尊永遠的美與藝術的女神雕像,對著過往,舉起她優雅的手臂,緩緩揮別致意.....。 
 
片中,馬賽爾步行中忽然停下腳步,於靜止中凝神感受,而週遭世界自身旁滑行而過,這樣的行徑,活脫脫是普氏在"駁聖伯夫"前言裡所說的話 「突然在發亮而不平的方石地面上站住 .... 朋友們怕我滑倒,但我示意他們繼續往前走...,一件更重要的客體拴住了我,某件我未認出的往事躍躍欲現.. 。」對於嗜好較慢的行板與慢板路線的觀眾而言,委委道來的意識與時光之流,似乎正以令人目眩的顏彩,以離人魂魄的鈴聲,以層層交織的樂句,川流不息的人像與手勢,遊走於今昔時空。「 湯匙落到盤子上發出的聲音,  與那天板道工敲打停在小站上,火車輪子的錘聲完全相同,  就在那短暫的一瞬, 金光耀眼的時辰,  伴著叮噹錘響在我眼前復活了...。.」。 而這鈴聲更呼應了"重現的時光"最後,作者懷念著宣示母親晚安之吻即將到來的送客(斯萬)鈴聲,縈繞耳盼,「當那只鈴兒發出叮咚聲響的時候,我已經存在,而自那時以來,為了永遠聽到不再中斷的鈴聲,我沒有一刻停止過生存、思維、和自我意識。」-- 這應是對於本片最好的註腳之一吧 !  

在第一冊”斯萬之戀”中,普氏使用瑰麗細致的文句描繪一首凡德伊小提琴奏鳴曲的樂段 “The Little Phrase”,音樂特質、感受,初次接觸時,在尚未形成前就已然消逝。「而這些美的東西寓於我們身心時,卻是模糊不清的,有如回憶一個樂曲,它使我們陶醉,我們卻描繪不出樂曲的輪廓.....,依稀似曾相識,始終縈繞心頭.......最後誰都無法知道,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樂曲以難以把握卻美妙動聽的節奏,曾經追隨過他。」但在斯萬的記憶裡,這瞬間一瞥再次出現時,熟悉的愉悅與當下的情境,形成超然的經驗。At First he had appreciated only the material quality of the sounds which those instruments secreted. And it had been a source of keen pleasure when below the delicate line of the violin-part, slender but robust, compact and commanding, he had suddenly become aware of the mass of the piano-part beginning to emerge in a sort of liquid rippling of sound, multiform but indivisible, smooth yet restless, like the deep blue tumult of the sea, silvered and charmed into a minor key by the moonlight. But then at a certain moment, without being able to distinguish any clear outline, or to give a name to what was pleasing him, suddenly enraptured, he had tried to grasp the phrase or harmony-he did not know which-that had just been played and that had opened and expanded his soul, as the fragrance of certain roses, wafted upon the moist air of evening, has the power of dilating one's nostrils.' ... 。

書中的作曲家凡德伊是虛構的,但後世普迷根據描述的文字特徵,卻推演出可能的真正曲目,法朗克(Cesar Franck, 1822-1890)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是最被認同的答案。法朗克的悠長樂意,旋律線長而綿密,與普魯斯特的長句不謀而合,而那種壓制背面的浪漫,更有如普魯斯特欲言又止的同性戀性向、笑談中批判的庸碌貴族,有著令人想一探究竟的神秘特質。  
若對電影語言不夠熟悉,或未曾深入了解普氏與原著,可能無法體驗導演與編劇( 請參考他們爆笑的八卦)隨處俯拾可見的隱喻,及忠於普氏精神的程度。當天我會於此先行解說,也請想「一次看懂」的朋友萬勿遲到,資料介紹會以能迅速掌握接下來的影片為主,普氏小說的精神亦會簡介。

當年此片播映時,一大半的影評人咒罵離去,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那麼多的角色 (別怕,我會一一預習)、故事時間順序的倒置( 所以到時會先說故事),加上導演自創的前奏與尾曲 ( 經敝人解釋後必覺拍案) …. 
 
所以,看完後諸位絕對比那些半調子( 只會幫電影公司騙財)影評人收穫更多。芝加哥太陽報名影評人Roger Ebert 看完後寫下一篇一半內容與影評無關的感動,文筆雖不如何,卻( 照Marcel 的說法)正是故意寫給「同道中人」看的,表示他不僅看懂此片,也讀通了原書。  

其實,要做到Roger Ebert的程度,並不是太難ㄛ……


「追憶似水年華」電影後記    

往昔重新成形,化為現實,並且給予( 可惜是短暫的 )我,一個永恆的價值。
 
感謝上週六陪Albertine看 ”Time Regained” 堅持到底的「壯士」們,由於你們的激勵,我對這部傳世之作又想通或更清楚些。前陣子出國,回來為整理書面資料,我其實只有時間迅速Fast forward 壹次。由於時間太晚,不好讓大家留下討論,容我於此將一些觀影重點整理一下。 

眾多的角色只是我們用以品味電影的食材,雖然懂得愈多,舌尖就會愈靈敏,感覺到的滋味便更豐盛,然而我更希望,略過那些繁複的劇情,你會和我一樣,每次看到小Marcel 展翅的幸福手勢延續在大Marcel 照相時,配著優美的Tansonvilli之歌,有著滿盈的悲傷與感動。

Ruiz 更不是一個喜愛複雜人物的導演:今年金馬獎觀摩曾播映他2000 的作品純真曲 Comedy of Innocence ( 詳見 “夏呂斯影棧”之”夏呂斯先生的電影院” -- 節慶與懷舊 /(2002) 金馬觀摩影展 ) ,裡面只有簡單幾個主角,就營造出壓縮而緊崩的現代況味、以及多層次的意趣)。因此,他強調的是角色意識面與劇情剪接上的「基本豐富」,也就是說,他希望觀眾動動腦筋,找出背後要說的那些東西(內心書本上那些不認識的符號— 重現的時光p.205 ),這彷彿是一場智力遊戲,然而他從未吝惜提供線索。 ( 電影的視界離我們「感知的現實」最遠 -- 重現的時光p.209 ) 這樣的導演其實相當適合拍普氏的書,因為他靈活運用現代電影科技的長處,把普氏反思時的內容由其他途徑給予觀眾。「迸出式回憶」可藉電影技術來表現,鏡頭具有「光像無意識」(optical unconscious),慢動作、特寫、蒙太奇等都能表達特殊的感官經驗,使觀眾產生震撼(shock),攝影鏡頭可以看到極細微、人眼所看不到的東西,因此攝影鏡頭和人眼所看到的,有不能忽略的一種距離感,正是這距離和震撼,讓我們感到悸動,激發出我們的潛意識。  

予(Ruiz)豈好賣弄哉…。基於上述理由,Ruiz 讓物體(傢俱、貢布雷風景…)的移動、變焦代表記憶的不可信、多樣性;而在最後一場親王府宴聽凡德伊Sonata 時,賓客椅子在第三樂章開始滑動,Morel點頭讚賞,而Marcel 卻在涕淚中因第二樂章「小樂段」帶來的回憶與領悟又哭又笑,每個生命在相同的樂曲裡得到的大異其趣,自然聆聽時的「角度」也就變化多端。

其實,書中Marcel 聽的Sonata 在另壹場戰前維爾迪蘭夫人之宴會,而最後一場親王府宴是聽凡德伊Septate,不過為了帶出重要的「小樂段」,作此更動。
 
為何以照片進場?照片是一種儲存過去的重要方式,有時甚至可以發現,普氏將某個影像描繪得巨細靡遺,彷如將那個時刻攝入心中,爾後卻在另一冊中才拿出來反芻,如他在重遊巴爾貝克時,想起當第一次來時,聖盧替大家照相,當時他嫌外祖母的模樣古怪紊亂,還說了她幾句,此次才聽女佣說出,當時外祖母極力想掩飾心臟病剛發作的狼狽,想在照相時留下最後的美好形象,又不願別人擔心。此時馬賽爾心中的外祖母那日的形,和真正的照,由於線索的一一出現,有了截然不同的意義。 ( "凝視照片, 就如同凝視一個我從沒有機會看見她(  指蓋爾芒特公爵夫人 )穿袒胸露肩連衫裙的女人的胸脯和胳臂, 對我來說, 無疑是發現一種銷魂的快感 , 這些線條對我似乎是禁區, 現在我可以在照片上對它們進行研究..."(III) )( 一個活人想進入我們的心靈必須有形, 必須受時間框架的制約, 由於他只是一分鐘一分鐘地在我們面前接連出現, 他永遠只能給我們提供他本人的一個方面, 提供一張單一的相片;  一個人只是簡單的時間累積, 這無疑是很大的弱點, 但也是強大力量的體現;  他屬於記憶,  一小會兒的記憶並無法了解其後發生的事, 但記憶紀錄下來的那一小會兒, 卻會持續下去, 它會長存著,  在這一小會兒出現的那個人的輪廓, 也會和這一小會兒, 共同長存" (VI)) 而班雅民在論普魯斯特的講詞中指出:「在迸出式記憶的圖像中——如同某些夢境中出現的一般——我們清楚地看見了自己。…這些隱藏在過去的暗房裡逐漸顯影的圖像將是我們能看到的圖像中最為重要的;換句話說,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都可顯現在一個個的圖像中,如同一張張生命相片——就像香煙盒上的圖案一樣!」。 

在最後Marcel 產生第三段involuntary memory不自主( 迸出式 )記憶時,毛巾誘出Balbec 的海風、揚光,原本我不解『永恆的記憶女神』雕像為何要搬走?今天忽然領悟,應該說,我以前怎麼瞎了眼?正因為記憶是不可靠的,普氏於「重現的時光」就是說道這些「印象」如何「撩撥他的思維」,他在Balbec 時身在樂中而不知樂( 愛情亦然),而在努力釐清的過程中,他已發現帶來快樂的記憶其實已與當時的真正事實迥異,當時對旅行或愛情的失望(物質享受和實際行動無法實現自我的無能 -- 重現的時光p.204),形成新的真理。

『藝術作品』是找出「印象」背後的思想、法則的唯一方法(重現的時光p.205 ),這正是為什麼,最後站在Balbec海灘上的,不是『永恆的記憶女神』雕像,而是『作家及其作品』了。

 ( 註 ) 電影公司之資料內容有點謬誤, 請見以下校正 

1. 今年坎城最受矚目的作品《追憶似水年華》改編自這套耗時十五年寫成的同名小說中最後一部。時間是1992年,....
--> 錯 ! 是1922 年

2. 在宛如重新經歷了一次生命的潮起潮落後,他才驚覺已逝歲月裡的點點滴滴未曾消散失色,一切美好的事物仍鮮活地存在,往日重現,行至人生旅途終點的普魯斯特不覺提起筆來,將生活溶進不朽的文學創作中。

--> 錯 ! 片中瀕死的那人是作家Proust , 當時已執筆近15年, 書中主角沒有Last name, 我們只知他叫馬賽爾,他才是結尾時"準備"提筆寫書的人, 此段將兩個角色混為一談

3. 導演勞爾魯斯從六○年代後即被視為智利電影大師,《追憶似水年華》更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偉大成就,因為,這部充滿愛情與耽溺的作品吸引許多巨星參與演出,包括艾曼紐琵雅演出普魯斯特( 曾經)深愛的女孩菊貝,凱薩琳丹妮芙演出菊貝出身柳巷的母親歐蒂,帶領著普魯斯特走進藝文名流界( 非也, 是劇中其他角色, 包括蓋爾芒特公爵夫人, 夏呂斯男爵)。丹妮芙之女夏拉馬斯楚安尼演出他心靈上依戀的女性形象( 非僅是形象也,是"女囚"及女逃亡者"兩冊中與馬賽爾有過一段的女子, 剛分手就墜馬而死) ,而約翰馬可維奇貝飾演一個貴族世家中頹敗( 如果同性戀就是頹敗的話)的浪蕩子(這倒是, 他有被虐待狂,惜此段在法文版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4proust&aid=553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