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8 21:16:43瀏覽5807|回應6|推薦11 | |
在古代醫藥不發達,因此有很多疾病無法治療,現代已經是醫學發達的時代,大部分的疾病都有醫治的方法,卻仍有疾病不一定有醫治的方法,例如:癌症、罕見疾病、重大疾病……等因此,生病時除了就醫之外,若有無法醫治、小病變大病或一直無法痊癒的狀況……等種種醫學無法解釋的情形,這時可以一併思考是否有無形的因素(業力現前或怨親)在影響,因為業力和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鬼魂可能影響健康。如果確定有無形因素影響健康、造成疾病,此時必須用第1階段法門1渡盡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鬼魂,以及用第2階段法門1除罪垢,兩者依序完成,前述無形的影響力才會減輕。 一、減輕病苦: 不論是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請務必先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例如:有毒癮的狀況,必須勒戒;有不正常癖好,已經不是戒律能約束,必須強制治療。如果因為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和業力的影響而生病,患者或眷屬按部就班修持第1~第2階段,能逐漸減輕患者的病苦。因為我們的肉身是會老化的,保持健康絕對是家庭美滿的重要條件之一。請務必養成健康飲食、運動、作息正常、多行善、定期健康檢查的好習慣,也可以從國家網路藥典查詢就醫時的處方用藥的藥性。像是大腦出現病理問題(例如過度分泌、放電、活躍),不是心理問題引起的病症,目前最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法都是藥物治療,人際溝通和處理壓力的技巧也有一定的幫助。 有患者的家屬在陪伴病患之餘,依照第1階段法門1持咒渡盡自己及患者的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鬼魂。當他們渡完這群鬼魂脫離餓鬼道之後,持續修持第1階段法門1步驟2、步驟4~9、醫病陀羅尼迴向給患者,盡力減輕其病苦,並念第2階段法門1幫患者除罪垢,盡速消除患者的累世十惡業業力的牽引。如果生病的家人願意學習的話,可以教他們唸“八字最勝大威德心真言”、“觀自在菩薩根本真言”或“阿彌陀佛”佛號,不用勉強學習長咒。 在父母健在時盡孝道是最好的,子女平常多關心父母,勸請父母要有正信的宗教信仰,不要等到雙親往生之後才後悔,那就輕重顛倒了。有的長輩因為年邁、身體老化,加上病苦的折磨,體力衰弱,精神痛苦,第1階段法門1可以幫助他/她減輕病苦。或許最終不能延長該長輩或眷屬的壽命,卻能使他/她在最輕的病痛中離開人世。在患者斷氣之後,請立刻唸第一章法門2幫助他/她靈魂脫體;在守喪期間,請唸第一章法門1盡可能幫助祂(此亡魂已經是祖先)往生善道。 二、代渡親人的餓鬼道怨親,代為除罪垢: 若亡魂受十惡業業力牽引墮入地獄道,則必須等罪魂轉生餓鬼道才渡得了,因為各人造業、各人擔,因果報應得自己負責,在不干涉因果的原則之下,大德若想代渡父母、子女、配偶的餓鬼道「累世怨親」鬼魂,大德[必須]優先渡自己的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鬼魂,再經過 諸大菩薩摩訶薩或 玉皇上帝……等諸天天主調解成功,才能代渡眷屬家人的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鬼魂,否則,這群非理性鬼魂會干擾您至全身肌肉猶如剛剛登山般異常疲勞和痠痛。 渡地獄道「祖先和累世怨親」罪魂比渡餓鬼道「祖先和累世怨親」鬼魂要多費數十倍的時間(單獨唸“寶篋印陀羅尼”10萬遍只能渡1位罪魂),因為罪魂必須刑滿誠心懺悔,才能離開刑罰的場所,所以請等該罪魂從地獄道出獄至餓鬼道成為鬼魂之後,再唸第1階段法門1渡祂。 切記,不能代已經往生者(祖先)渡冤欠、除罪垢,以免靈擾加重。每日持咒都必須先渡冤欠,再代除罪垢(消除罪垢的迴向文必須包含自己)。除罪垢一樣必須從自己的罪垢消除起,如果「代親人渡怨親、除罪垢」時,大德渾身莫名痠痛,表示親人的怨親不滿,請暫停「代親人渡怨親、除罪垢」。 三、深信因果,堅定信仰,明白因緣: 1.「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是不分男女老幼和貧富貴賤,人人都會經歷,是無法避免的。但是, 諸佛菩薩與凡夫不同,他們發大願、不昧因果(勇於承擔因果業力、人生八苦)、倒駕慈航來人間。樂於助人救人的人間菩薩,在現代隨處可見,是我們的榜樣。《增壹阿含經》卷26記載: 毘琉璃王因為少年時被釋迦族人嘲笑是婢女之子,成年後起兵政變將釋迦族滅族,流放自己的父親波斯匿王;毘琉璃王往生後,因此墮入無間地獄。 釋迦牟尼佛在釋迦族被滅族的時候,頭痛三天。 世尊解釋:因為過去久遠劫時,有一群村人因為氣候乾旱而捕食池塘中的魚群,村中一位小男孩(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拿木棒玩耍,敲了一條大魚的頭三下;那時被補的魚群(殺害釋迦族的毘琉璃王一族的前身)此世對那時捕殺魚群的村人(被滅族屠殺的釋迦族500人的前身)復仇。 佛陀三次阻止毘琉璃王的軍隊入侵均失敗,又因為前世時敲大魚的頭三下,此世遭逢釋迦族被滅族時頭痛三天。 因此, 佛陀在成佛時的最後一生,依然必須勇於面對困境、承擔果報。《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亦提到天人五衰,表示天道眾生也有壽終和果報……等因果循環。要終止業力現前,勤行十善業和六度萬行是關鍵;無疾而終,與生前救生護生、遠離殺生有關。 2.《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描述平常勤念 聖觀世音菩薩的佛號,緊急的時候, 聖觀世音菩薩會救援。六道眾生都是 諸佛和 諸大菩薩摩訶薩救拔的對象,雖然 諸佛菩薩強調慈悲,卻不會坐視被害冤魂(怨親)的痛苦不管;雖然祂們不干涉因果定業,卻依然實踐渡盡眾生的大願。《金剛經》描述發菩薩心行善布施,福德最大。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