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4 11:48:21瀏覽1683|回應3|推薦4 | |
兩週前,因為工作需要由曼谷驅車前往泰北,再由泰國極北的MAESAI縣進入緬甸,通過兩國移民局官員的檢查哨後,進入與MAESAI相鄰的TACHILET。 站在TACHILET街頭,距離國境僅僅50米的街頭商家前,放眼望去,心頭感慨萬千。這個人口不足五萬的邊境小鎮,在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45年前,這個小鎮即是泰緬兩國間的一個重要通商口岸。緬甸北方半壁江山的食鹽與味素等等民生物資,都是通過兩國間不足20米寬的MAE NAAM SAI(MAE NAAM是泰語河流的意思,SAI是清澈的意思),每天有數百腳夫踩着黑漆漆的腳踏車,把架在身後上百公斤的食鹽、味素、醬油、魚露、布料、成衣、夾腳拖等等民生必需品,以最簡單的方式運到河對岸。 上圖這段街道,在30多年前就已形成。歷經了這麼多年,它似乎沒有太多的變化。假日時分依然人潮洶湧,人馬雜沓。只是三四十年前,一隊隊來自中緬邊境地區,那些濃厚嗓音的雲南馬幫漢子們,以及他們所珍愛的騾子,在百年後換成了一部部二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德製吉普車。馬幫漢子們換成了邊境地區的果敢(源自雲南鎮康、耿馬等地)人、騰衝人、龍陵、雙江、緬寧等地區來的泰緬華人。 他們沿襲着古老祖先的商務模式,把緬北地區的玉礦、酸木瓜、大蒜、辣椒等等土產,以及來自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其他土產,花了月餘,甚至在雨季要耗上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這邊境小鎮。 馬幫從北方帶來了泰國需要的玉礦以及其他農業產品,馬幫也把泰國生產的布料、鞋類、加工食品以及不可或缺的食鹽,帶回北方匱乏之地。 這小鎮不僅在中國近代史上站有一席之地,更在泰緬兩國間扮演着極為關鍵的腳色;當兩國間出現各種磨擦或小型衝突時,這個小鎮立即被政客或軍人裹脅為籌碼。兩國間的那道友誼大橋,兩端的鐵門或許會在民眾一覺醒來時,發現已被砰然關上。居民與商家們會開始出現恐慌,鹽糖味素等日常用品價格,立即可以在三兩小時內呈倍數彈升!孩童們卻興高彩烈的往橋上方兩百多米的河道裡,快樂的浸在清涼河水中嘻遊一日,因為,他們因為橋上的門關了,不必一早過橋到泰境內上泰文學校。 這一幅一幅的遮陽帆布,三四十年來以不同的顏色與質地在此上場。帆布下方的商販店家,在這昏暗簡陋的路邊攤位上,不僅養家活口,甚至孕育營造了許多名聲嚇嚇的商業聞人。有人從這一小片帆布,慢慢的擴張到周邊數十棟水泥建築的商店。有人靠着這一片帆布,數年裡搖身成為數十部重型運輸車隊的老板。有人從這片帆布開始,終於擠身仰光權貴間。有人從帆布下走出來,過了河到泰國,再遠走到台灣成為今日顯赫有名的電子產品教父。有人從這裡跨出,最終落腳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法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 這數十年來,唯一不曾改變過的事,就是它的興衰一直都在華人的手中。不論是緬甸中央掌控的時期,或是由滇省鎮康、耿馬等地人組成的瓦邦政團手中,它都與泰緬華人,甚至港台華人都有着一種穩固的臍帶關係。 然而,從1979-2009這三十年的歲月浸洗下,它在我眼中卻仍然是那樣的熟悉,但熟悉中卻帶着一種傷感!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