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城天主堂(新城)
2015/08/09 21:27:59瀏覽532|回應0|推薦23

日本佔領台灣後,由於駐守新城的日軍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太魯閣社憤慨而殺了13名日軍,史稱「新城事件」,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因而在事件發生的地點建造紀念碑,藉以悼念死去的官兵,1937年再於原地以水泥材質重新建造神社。台灣光復之後,神社遭到破壞而荒蕪,1962年由天主教會購得該地,改建為天主堂,天主堂經過幾度增建,但日治時期神社的地基、石燈、鳥居等建築遺蹟保存完好,而成為一座帶有日本風味的特色天主堂……
 
新城天主堂位在新城鄉博愛路62號,來到天主堂前就看到路旁一座巨型鳥居,但鳥居上卻寫著天主教會四個大字,這種組合不禁令人覺得很新奇。

鳥居旁有一座解說牌,內容說明當年日本人建造神社的來龍去脈,以及鳥居被列為縣定古蹟緣由。

鳥居對面道路的另一側,一棵大樹長得高大,不知道它和神社有沒有連帶關係。

轉身一看,鳥居旁也有大樹,也長得高大又健康。

樹旁一座解說牌,內容說這是新城鄉的珍貴老樹,但並沒有說是否被列為受保護。解說牌上說明它是瓊崖海棠,也介紹它的特徵,但並沒有對它的身世多加說明。

通過鳥居往裡走,道路兩側都有建築物,就像是走進一條寬敞的大巷子。

道路兩側各有一排石燈籠,鳥居加上石燈籠,日本神社味道十足。

路旁空心磚砌成圍牆的中間處一道鐵門,由鐵門處往裡望,右手邊一幢房子,左手邊一幢高高的四方形柱狀體。

正在納悶那幢高高柱狀體是不是教堂時,看到大門的門柱上貼著一張告示,內容說進入新城天主堂要隨手關門、保持安靜、不得從事商業行為等。那麼換句話說,新城天主堂就是由此大門進入。

走入大門後,才看到柱狀體的建築物旁還有其他建築物相連接,只是在大門外時這些建築物被樹遮擋住而看不到。

建築物牆上的上下各有一排窗子,窗子上彩繪玻璃透露出教堂的身份。

教堂的大門外花園邊立著一座石燈籠,東洋的石燈籠和西洋的教堂並列在一起,不禁令人覺得這教堂真有心,不僅不排斥其他宗教,甚至還能包容別的宗教,心胸可佩。

至於在牆邊的應該不是石獅子,而是狛犬。狛犬身上長了許多青苔,而且有些風化的痕跡。

教會的門虛掩著沒有關,走進教會裡參觀。在外面看教會建築並不覺得大,但一進入教會裡,裡面的空間真是又高又寬敞。

教會裡的布置,一排排的座椅整齊排列,寬敞的空間加上溫馨的色調,令人覺得親切又舒適。

進門的地方有一座聖洗池,這大概和一般宗教一樣,做禮拜前先洗手以示尊敬的用途吧。

牆上貼著二幅畫,畫的內容應是和天主教有關的故事。

兩側牆上玻璃窗上的玻璃都有彩繪,有簡單的色彩,也有圖畫的內容。

上層的玻璃彩繪圖畫,不知道是不是和天主教有關,不論色彩或畫都令人覺得很精彩。

沿著兩排座椅中間的走道往前走,到教堂的前端去看看。

最前方的右手邊是一座大型的雕塑,樹枝下一群人,人群旁邊有一群羊。

人群圍成了一個小圈圈,中間的草堆上一位小娃娃,旁邊圍繞著幾隻羊,大概是在說著耶蘇誕生的故事。

左手邊是祭台,顯得十分的莊嚴。但許多小小燈點的裝飾,卻又有點熱鬧的親切感。

在教堂裡走一趟,再往後門走,走出教堂。

到門口處看到一顆大石頭,石頭上鑿了一個圓槽,這顆石頭大概就是神社的手洗石。

教堂的外牆,窗子以外的地方都爬滿了爬藤,堪稱得上名符其實的綠建築。

在教堂對面的房子一樓,貼著一張「在新城神社之地,百週年的平安祈禱」,上面除了註明舉行彌撒時間之外,也有神社老照片以及文字敘述神社轉變為教堂的時間點,前神社後教堂感覺好像無縫接軌般。

走出教堂大門外,再沿著道路(應該說是參拜道)往裡走。

來到教堂的正前方,教堂的外觀有如一艘巨大的船,牆上爬滿了爬藤。

往後退幾步,再加上斜一點角度,小斜側面看教堂,這艘船更顯英姿奐發。

再沿參拜道往前幾步,又有一座鳥居,但是鳥居和一般看到的鳥居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太一樣,鳥居的兩側各多了一根柱子,據說當年日本撤退後神社的各項設施屢遭破壞,神父為了保留鳥居,刻意在鳥居兩側加上柱子,使它看起來不太像鳥居,因而得以保留下來。

鳥居前兩側各有一隻狛犬,這兩隻狛犬比起教堂牆邊的,身上青苔長得更多,風化的程度更嚴重些。

再換個角度看看教堂本體建築,四周綠樹環繞,有如一艘巨大的輪船在綠色波浪中乘風破浪前進。

通過鳥居後右手邊一幢房子,外觀帶著簡單的古樸美,門上掛的扁額寫著「天主堂」,會是這幢房子曾經作為教堂用嗎?還是天主堂工作人員的宿舍?

房子前方一塊半圓形小空地,空地上三株松樹,一株青翠鬱鬱,一株枝葉枯黃,另一株香消玉殞,不知何時被鋸斷,只留了半截樹幹在地面上。

再往前走,前方一處平台,平台周圍老松圍繞。

平台前參拜道兩側有二隻狛犬,二隻狛犬下的座台分別寫著「萬福源」和「聖母園」三個大字。

寫著天主堂的房子外圍牆邊有一幅彩色圖,圖的左右側代表著前方平台在不同年代時的不同景象,右手邊是1937年代,平台上有一座涼亭,而平台前狛犬座台寫的字是奉納,所以是神社時代的景象。左手邊是2007年代,狛犬下座台的字已經改為聖母園。

平台的最裡側還有一座較高的小平台,平台四周都是鬱鬱蒼蒼的老松樹。

一般而言松樹長得慢,長到這麼高大的松樹,都是經過了相當的歲月粹鍊。

小平台上的小涼亭裡立著一尊聖母像,依之前那幅圖上可知這座小平台以前是神社,現在則是聖母園。小平台邊的鐵柵門關著,不能上去小平台上。

就此離開天主堂而往外走。

天主堂外的道路邊,幾株櫻花嫣紅的開在綠樹間,為春天增添幾筆色彩。接著往博愛路去,去逛逛新城老街。

這趟花東花海七日遊的行程和其他造訪景點,請看:

 花東花海七日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