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08 12:38:17瀏覽1560|回應11|推薦59 | |
有為是縣裡的秀才,參加了幾次科舉都無法高中進士,因此就在家鄉當個私塾老師。當鄉鎮的長老們集會議事時,都會請他來發表意見。剛開始也頗能切中時弊,解決一些鄉里的問題,因此長老們也逐漸器重他。因為這樣,有為也就越發的暢所欲言,慢慢發號起司令來。如果能夠將事情處裡好,長老們也睜隻眼閉隻眼。 然而事情的處理總是有好有壞,在年少得志下,有為無法面對自己的錯誤,因此將過錯推諉給其他人。也因為這樣,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長老們只好請有為暫時不要插手鄉里的事。雖然對這樣的結果不滿,但礙於長老們的堅持,有為也只能接受。在課授之餘,有為也就時常去遊山玩水。也因此接觸了山裡的寺院,開始接觸佛法。慢慢對佛菩薩有信心後,有為也就時常向菩薩禱告,希望自己能成為被鄉里敬重的人。 就這樣祈禱了一年有餘,一日夜裡,有為夢到菩薩來問他,是否真心想成為讓人敬重的人。有為肯定的點頭,菩薩這時告訴他,如果想成為讓人敬重的人,必須用聲音來交換。他會有三年的時間無法說話,如果他願意,菩薩答應讓他成為一個讓人敬重的人。有為考慮了一下,咬著牙點頭答應。隔天醒來,有為發現自己果然無法開口說話。心想昨晚不是作夢,菩薩果然聽到他的祈禱,顯靈來幫他了。 然而鄉里的人並沒有開始敬重他,反倒因為他無法說話,被迫辭去了私塾的工作。這時有為覺得菩薩欺騙了他,只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默默接受。所幸他還有一些積蓄,生活暫時不成問題,就等三年期限過了再說。一日長老們又召開集會,講到近日大雨不斷,怕河水氾濫,要想個辦法加強堤防。有為覺得無所事事便也去參加集會,當大家把眼光投向他的時候,他雖然想表達意見,卻因為無法開口說話,只能沉默以對。眾人想到他已無法發表意見之後,便徹底的忘了他的存在。 由於無法發表意見,有為為了排遣無聊,慢慢加入勞動之中,與其他鄉人一起搬砂石,挖渠道。對於原本自認為是讀書人的他,也慢慢樂於曾經不屑一顧的勞動工作。而對於無法說話的他,也從聽到「活該」「報應」的閒言閒語中,諷刺聲音慢慢銷聲匿跡。由於在許多場合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鄉人對他的觀感也慢慢改變。雖然還無法開口說話,但在「嗯~啊~」聲中,也逐漸指揮著他人一起合作完成工作。三年的期限還沒到,有為卻已經是個受鄉人敬重的人了。 一日有為又夢到菩薩來對他說:「三年的期限已到,你已經是個受人敬重的人,明天就可以再開口說話了。」 有為趕緊跪地一拜後說道:「感謝菩薩的加持護佑,讓弟子能夠如願以償!」 菩薩微笑慈和的說道:「我沒有幫你什麼,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 有為聽後疑惑的說道:「弟子原本被鄉人厭惡排擠,若不是菩薩的加持,弟子又怎能受到鄉人的愛戴敬重呢?」 菩薩又說道:「你會受到鄉人的討厭與排斥,那是因為你好高談闊論,只知高高在上的東指西揮,不知底下人的辛勞。」 「事情成了就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不成就認為是他人的過錯。自視甚高,自然惹人厭惡。」 「我只是拿走你一樣能力,讓你自己慢慢去體悟罷了。」 菩薩接著說道:「讓你無法說話,你自然無法開口抱怨,對於他人的指責你也只能默默承受。」 「時日久了,你能夠依然堅守崗位,別人自然對你刮目相看,慢慢的就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了。」 有為聽後依舊感激的說道:「若不是菩薩讓弟子無法開口說話,弟子又如何能有這樣的自覺呢?」 菩薩慈和的笑著說道:「那也是你的心性純直,樂於助人。不然有些人如果糟遇如此情境,也只會自怨自哀,荒廢度日。」 「對於這樣的人,就不適合給予幫助,反倒適得其反。所以你能夠如此,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只是給你個機會而已。」 有為聽後若有所悟,這時才深刻的理解到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感化,並再三的禮拜菩薩。雖然已經能夠開口說話,有為依舊奉行多做少說。過了幾年,有為再度進京趕考,這次如願的高中進士。仕途一帆風順,一直做到內閣學士才退休返鄉。 古人說:「人微言輕!」是指身分不夠,說的話份量就不夠,影響力自然薄弱。但是身分夠,說的話份量就一定夠重,影響力就一定會大嗎?那可不一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架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你獲得了信任,你也就獲得了力量。只是信任的建立需要曠日費時,而破壞卻只要剎那即可。 我們很容易透過語言而產生信任,這在網路時代更加明顯。冠冕堂皇的話人人愛說,自吹自擂更是家常便飯,只要口才好,似乎就等同於能力好。只是往往禁不起時間的考驗,當光環退盡,原形自然畢露。人格的可貴在於言行一致,但人往往為了立即得到他人的信任,或為了達到目的,輕言寡信而誇大不實。短時間或許可以矇蔽別人的眼睛,但是最後當人格掃地的時候,其代價是難以承受的。 現代人逐漸喜愛包裝,物品要包裝,人也要包裝,站在行銷的角度更要包裝。為什麼要包裝,因為形象很重要。企業講究形象,商品講究形象,連人也要講究形象。只是我們往往容易被外在華麗的形象所矇蔽,而詐騙便依附其中大行其道。現代人不把欺騙當作一回事,因為許多人都需要靠它包裝自己。因此對於說謊的人,言行不一致的人,我們習以為常。寬恕、容忍也就不足為奇,因為我們也期待別人如此待己。只是對於認錯的寬恕與不認錯的容忍,卻是天壤之別。 希望獲取信任的形象,卻又不願如實的去付出,這也就是包裝獲得青睞的原因。當蒙上一層層的神秘面紗後,真相就不會那麼容易顯現。因此不實的廣告、不實的報導;空殼公司、黑心商品、空心大佬官,到處可見這譁眾取寵的現象。這怪不了別人如此作為,因為我們都愛這包裝後的模樣。彷彿包裝的越好,越容易取得大眾的信任。反正隨便說說都有人信,自然無須認真看待,反倒越是言行一致越容易被當成傻瓜。越是表現真實的一面,越容易讓人討厭。無怪乎虛偽欺瞞充斥在我們的社會之中,而我們也逐漸認同這所謂的生存之道。 《論語-為政》裡說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車轅前端和車衡相連接的插銷,大車的是輗,小車的是軏)這是古人的標準,以現代人來說,就像老子《道德經》裡說道:「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一樣。有了一點學識一點小聰明,便賣弄語言文字的遊戲。虛偽狡詐,耍的別人團團轉。講誠信;反倒「不知其可也」! 車無軌、馬無韁,混亂中眾人學會了見縫插針的本事。「君子」已是遠古名詞,現代人個個「商賈」本色。做任何事都是將本求利,無利則不往;沒有好處誰會拿香去廟裡拜拜,沒有好處誰會去幫人服務。循規蹈矩反而無立足之地,坑矇拐騙反倒是遍地黃金。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增長,亂世不遠矣!看看歷史上機巧權謀最興盛的年代,不也就是最混亂的年代;戰國時期、三國時期。這樣的人才輩出,不見得是國家之福、社會之福。在欣賞景仰其權謀才智之餘,想想背後民不聊生之處。 信任是普世價值最後的基石,如果這最後的堡壘我們都無法守護,長夜不安將會是我們生活的寫照。有人可以信任,社會尚存一股暖流。希望有人可以溫暖我們的心,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他人信賴的人。如果沒有人可以信賴,那將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與地獄又有何異。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