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念住
2007/10/18 12:49:56瀏覽2090|回應4|推薦52

四念住又可稱為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的前四品,它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基石。不了解四念住或偏離四念住而修法,便是偏離佛陀所說的八正道。佛陀在最後臨涅槃時回答大眾須依四念處安住,由此可知四念住的重要性。而佛陀之所以如此強調此四念住;主要是對治眾生的根性,如對色身的我愛不捨,於色身對外境的染愛貪執,執著心識為恆常不變異的,以及對於事物現象認為有獨立自性的存在。

因此強調對身念處了知身根不淨的正念,對受念處了知諸根所受是苦的正念;對心念處則了知念念無常的正念,對法念處則了知諸法因緣生,還從因緣滅的諸法無自性的正念。於修行之初,首要破除對自身的貪愛我執;對於這個身體,我們珍愛而染著。讓它吃好、穿好、住好,時時刻意打扮。頂上的三千煩惱絲時常出入美容院護理做造型,眉毛也需要整理甚至有畫眉之樂。不愛單眼皮還要想方設法弄成雙眼皮,鼻子墊高、嘴唇打針弄厚,面部保養更是不可少。對於這個色身從頭到腳,所費心的工夫真可謂不少,稍有些許的不如意便煩惱重重。

然而仔細觀照思維;便可知這個身體充滿不淨,膿、痰、涕、唾、大小便溺,一天不洗澡就有汗臭味。各種清潔保養品琳瑯滿目,化妝品香水百家爭鳴,其目的都是為了消除身根不淨。在禪修的入門中有所謂的「五停心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這五種都離不開此四念住。

而其中的不淨觀與數息觀就是與身念住有關,這在《念處經》裡有詳細的說明:「...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寐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覺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麤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麤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在身念住的觀行法中,我們時時刻刻觀照身體的動靜與變化。雖說觀身不淨,但是這個色身也是我們賴以修行的法器。只是如何以智慧作正智觀(正知)與遍一切智觀(正遍知)所謂正智觀就是以觀身不淨,來破除對自身的貪愛妄執,從而出離種種「身見」的煩惱痛苦。為什麼許多大修行者都會待在亂葬崗附近,就是為了方便修不淨觀。當面對病痛與死亡時,我們這才比較容易覺知色身的無常,也由「觀內身如身」中了知自身諸根不淨與他人如我身一般。由此進一步再作「觀外身如身」,如以他人的色身觀察九種敗壞之相;

一、膨脹想;觀察或觀想已死之色身猶如皮囊一般,敗壞之氣在五臟六腑生起,身體逐漸鼓脹變大。不論老少、美醜、胖瘦,終將不復往日形態。如此觀想便可逐漸出離,對於自身或他身的我愛貪執。

二、青瘀想;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屍斑,除此之外,在死亡一段時間後,身體也會因為腐敗而產生臭味。有時我們的身體因為碰撞或疾病,也會有青瘀產生。由此觀照色身無常不淨臭穢,也可逐漸出離自身及他身的染愛欲執。

三、壞想;也就是觀想屍體腐爛敗壞,惡臭穢水流出。對照我們所愛的色身觀想,其實不過就是個臭皮囊。雖然我們身體現在是年輕健壯,可是無常來時也將如此一般,何可樂著,逐漸出離貪染愛著的心。

四、血塗漫想;有看過好萊塢(Hollywood)拍的恐怖片的人,對那些噁心鏡頭應該都不陌生。以那些模樣來觀想倒是不錯的選擇,血流滿面,噁心的膿液從身體流出。相信不論是健美的帥哥,還是火辣的美女。如果都變成這副模樣,應該不會有人還能產生興趣才是。

五、膿爛想;有時想想好萊塢的恐怖片,在這個部份確實有相當大的貢獻。畢竟現代人要跑到墳墓邊去生活已經不容易,還要能夠看到這些畫面,並做這些觀想更是難可遭遇。因此拜化妝特效之賜,從這些精心製作的畫面來做觀想,其實也可達到不少功效。

六、蟲噉想;有看過動物星球頻道(ANIMAL PLANET)的人應該都有看過,不論是透過獵殺,還是已經死亡的動物。許多鳥獸或昆蟲爭相噉食的畫面,有點慘忍,卻是最真實的畫面。人死後不論是暴屍荒野還是土葬,也是逃不過這個命運。

七、散想;有看過考古學家挖掘古墓的人,就會比較清楚骨骸四散的情境。不論生前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當無常來到時,終將四大(地、水、火、風)離散,沒有一樣可以留存。

八、骨想;也就是觀想化為一堆白骨,這部份個人認為效果不大。因為跟其它對照起來,白骨還算乾淨可愛。有些動畫還把白骨畫得生動有趣,不過如果都沒有看過以上畫面的人,以白骨觀入門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九、燒想;這可說是不靜觀的最終空觀,以現在普遍的火葬來看,不論我們多麼貪愛自己或他人的色身,這個身體最終將是塵歸塵、土歸土,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將不復存在。如果還不能捨離放下,那痛苦的還是自己。

不論是依照這九種不靜觀想的那一門或多門進入,其目的都是為了破除對於色身的我愛貪執。經由觀看他人的色身敗壞,再對照自己最後也會有如是結果的時刻,這就是「觀外身如身」。但是要記住;藥是應病施予的,過份執著在藥效上,小心適得其反,反倒中了毒,讓自己的慧命一命嗚呼。

所以具備了正智觀後,就需再生起遍一切智觀。為什麼這麼說?試想;如果我們用不淨觀來作為身念處的唯一法門,那佛陀成佛的三十二相,與菩薩的纓絡莊嚴,豈不成了多此一舉。一位正信如法的修行者,如果不修邊幅,蓬頭垢面。表現的異於常人,反倒讓人輕生毀謗,這不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會做的事。諸佛菩薩離一切相,不著一切相,卻又莊嚴一切相。這才是真實了知身念處的實相般若,也才如實得遍一切智之妙慧。

如禮行儀,莊嚴自身道場。以此示現如法的生活態度,讓他人生起恭敬心,這也是法佈施的最高境界。行如實知行、住如實知住、坐如實知坐、臥如實知臥,出入息如實知出入息,於身行處,當下念念如實知。何為如實知?就是不起別念,不起雜念。吃飯就好好吃飯,如果還在想股票漲或跌,還在想工作進度,還在想待會兒要做什麼?這就不是如實知身行處,心念沒有安住在身,便遠離八正道之正念。離此修法,則不名為正修觀行。

於身念處如實知後,再延伸出於此色身之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覺受之外境。這些觸受之外境雖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但是只要仔細觀照思惟,其實最後總是帶來煩惱痛苦。比喻來說;在炎熱的夏天能夠有冷氣吹,這應該是無比快樂的感受了。從燥熱的氣溫進入涼爽舒適的環境,這容易讓人貪愛享受。每到夏天或天氣炎熱的時刻,就會想要享受吹冷氣的舒適快感。這種期盼就是一種煩惱,萬一因為經濟狀況或其他原因而吹不到冷氣,那這所謂的樂受將成為煩惱痛苦的根源。以此類推,舉凡種種令人愛意樂著的人、事、物都是相同的道理。貪愛的越深,所要承受的痛苦就越大。

尤其以男女之間的感情為最;「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與愛人的生離死別,大概會讓人生不如死。如果連活著都沒有樂趣,想想這會是多大的痛苦。許多痛苦的源頭,推想起來竟是來自我們所認為快樂的事,這想來令人不可思議。探討它的本質其實就能明暸;所有快樂最後會帶來痛苦,就是因為無常!沒有的時候想要擁有,擁有的時候卻又害怕失去,那擁有本身並沒有什麼好高興的。

《念處經》裡便說道「...云何觀覺如覺念處。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觀苦受與樂受皆是苦種,那不苦不樂受又是什麼狀況呢?這需要從兩個層次來說;一種單就六根覺受外境之時,沒有能引起苦樂感受的狀況。如男眾經過女性服飾店時,看到當季流行服飾並不會有喜樂與煩惱產生,除非女朋友或老婆在身邊並想進去逛逛。又如女眾經過電腦週邊產品區時,並不會產生太多想法與感覺,除非男朋友或老公在身邊並想進去逛逛。以相同的原理來理解另一個層次,如果我們能對引起我們注意的人、事、物,都能不起貪愛或厭惡。那我們自然能夠在六根覺受外境時,處於不苦不樂的觸受之中。這樣我們的心自然能夠生起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喜樂之境,這樣在行住坐臥中,都能獲得接近初禪的離生喜樂境地。

接下來由此色身及藉由色身去覺觸感受的心念,其實是變化無常的。由於我們俱生我執的念頭強烈,以為這心心念念都是我;我所、我想、我愛、我恨,無一不是從「我」出發。但是剖析我們的心念,它其實是由無數的相續意念所組成。前一個念頭剛滅,下一個念頭即生。如果嘗試去控制這些念頭,我們會發現根本無法控制。仔細觀察後反而會發現,其實我們是隨著念頭起舞。不是我們在控制這些心念,而是這些心念在控制我們,這樣想來,那一個才是我呢?

《念處經》裡也說道「...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有如實修行的人都會歷經克制自己貪、瞋、癡的體驗,沒有的人其實就知道自己還沒有真正在修行。當一念瞋心起的時候,我們因為觀照而察覺它的出現。這時我們生起慈悲觀、智慧觀,破除降伏這一念無明。這時我們不禁要問;是這一念瞋心是我?還是這覺照的心是我?如果是一念瞋心是我,那這覺照的心是誰?又如果是覺照的心是我,那這一念瞋心又是誰?如果這一念瞋心與覺照的心都是我,那我怎會有兩種極端的心念呢?如果不是我能掌控的,又怎能稱之為我呢?那如果兩者都不是我,我又是什麼?

觀心無常;是因為心性無時無刻不是在浮動著。眼見色相,我們的心念即刻生起愛樂或厭惡。如果當下染著,那相續的念頭會不斷延伸。耳聞聲也是一樣,是悅耳雅音,還是尖銳雜聲。我們的意識無不跟隨著眼、耳、鼻、舌、身的造作,而起心動念,而這些心念中還不時夾雜著過去體驗的觀感浮動。比如我們吃了一口冰淇淋,當下我們搜尋著過去吃過的經驗,從而判斷它的等級。比那一個品牌的好吃,比哪一種口味的好吃。其中好惡都放進自己意識的資料庫中,貪愛染著於焉產生。

本來念頭過了就此消滅,但是我們卻將這些念頭執著為我,好惡變得強烈。結果煩惱叢生;害怕「痛苦的念頭」,貪染「愛樂的念頭」。從此心念之間開始追逐戰,此生彼滅,無有暫歇。腦神經衰弱就是其中之一,既然知道我們的意識是念念相續,隨著六根逐境無有定性。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放下;一個念頭生起,管它喜樂厭惡,管它貪、瞋、癡、慢、疑。這些都不是我,如果妄執為我,那便煩惱叢生,永遠處於痛苦之中。當然!有人會驚懼的說;那什麼是我?其實只要不要隨著念頭起舞,如實放下那些念頭,自然就會找到答案!

最後對於心念透過六根攀緣外境與內境,執著一切是真實而取著,佛陀以智慧教導我們觀法無我。「因緣所生法,佛說既是空!」這是從本質上著手。心念意識所攀緣的外境並非獨立存在;就像一台車子,它是透過設計、造模、生產、組裝與測試後,才會到消費者手中。而其中的零件可能達到上萬,且引擎、傳動軸、排檔系統、煞車系統、輪胎以及內裝,可能都來自不同工廠。結合了許多的原物料與人力,這才有所謂的車子出現。它的問世,也是許多因緣聚合而成,從無到有。而當這台車子換過幾個主人,歷經十幾二十年的歲月,載過無數的人,去過無數個地方。當沒有人願意再維修保養它的時候,報廢、銷毀或重鑄。它也就隨著因緣而消散,車子不再是車子。

當我們觀照任何一樣事物,它都可以分析到極細微。如果成分改變,它將不再是這個,而是那個,但是它實際上誰也不是。以化學來說,這樣的變化就極其明顯。就算是單一元素,也還是由不同物質組成。經由這樣的觀照思惟,我們清楚明白萬事萬物都不是獨立存在,也就無從設說誰是誰。只是為了方便認知與解說,這才巧立假名罷了。不然你說黑馬我說白馬,沒有定論豈非造成爭執不休。但是如果反而執著在這假象之中,對其貪愛不捨,那就是愚昧無知了。

《念處經》中佛陀又說道「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

「眼緣色生內結」就是眼根攀緣外境而生煩惱。貪愛染著而使我們流轉生死苦海,這就是困住們的心結。能通達諸法實相,便能擺脫外境的糾纏。這些煩惱痛苦,絕大部分其實都是我們自找的。佛陀在「四聖諦」中提到的苦;也就是我們經由六根觸受所聚集的染愛貪執,分別好惡的種子累積而來。而佛陀說四念住,就是為了讓我們如實知實相,進而心生出離,這才能伏滅斷除煩惱痛苦的業因。

如果因此而藉以檢視他人,從而批判。或是過份要求自己與他人過著清貧的生活。那也是未解佛所說義,本末而倒置。又如果抓著「菩薩雖受五欲之樂,而心不染著!」這個名目縱情欲樂,那就更加自欺欺人了。

起正智觀,如實知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於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中,念念出離貪愛染著。在不離正智觀的正念下,發起廣大慈無量心觀行、悲無量心觀行、喜無量心觀行、捨無量心觀行。能出離一切所觀行,不染著一切所觀行,最後莊嚴一切所觀行,這才是如實知四念住所觀行。於菩提道上正知、正念、正行、正定,效法佛菩薩的廣大無量慈悲願行,成就菩提道果。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四念住是佛法修行的基石了。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loatwood&aid=1308008

 回應文章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link to page for details
2007/10/22 16:33

My earlier post is very brief, so I add link to this page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ame subject.

Hope more readers can be benefit from you.

Deep bow.

初八(afloatwood) 於 2007-10-23 15:57 回覆:
不敢當!只希望沒有誤導之虞~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reat post to practitioners
2007/10/22 16:25

I benefit from this detailed post on 4-mindfulness.

Thank you for sharing.

Deep bo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受教
2007/10/21 22:51

善。

初八(afloatwood) 於 2007-10-22 15:43 回覆:
諸佛之教,小弟與兄皆善護念之!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琉璃
2007/10/19 19:37

此藥師琉璃光如來

的本願---清淨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初八(afloatwood) 於 2007-10-22 15:41 回覆:
如四寶兄清淨知見~如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