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事實和理性—文革一二事和談讀史的態度
2015/06/29 21:53:44瀏覽989|回應0|推薦5

文革對於我和我們這一代人來講,是比較陌生和遙遠的事情了,所得到的信息,既不全面,也不見得真實。所以作為後來人來討論文革,不是說不該討論,而是說容易跌入歷史虛無主義的陷阱裏去,更容易夾雜著個人的喜惡和偏見,使得討論本身變成毫無意義的口水戰。比如說看到網上又有一篇“究竟有多少人應文革而死”的帖子,忍不住也想就事論事,說兩句。

文革本身,無論就官方而言,還是在百姓心中,基本已經有了一個實際的定論:一場浩劫。“浩劫”這個詞用的很準確。無論某些人如何強調發動文革的合理性也罷,當時工業化進程客觀上的進步也罷,所有人都無法否認文革使得國家,人民遭受了無可估量的損失。這場浩劫,即使在客觀上對共和國之後的很多發展,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蕭冬連,“改革初期的鄧小平和陳雲”),對於同時代的人民生命和生活,後期的文化教育,都產生了極大的負面作用。所以,我個人認為文革的屬性已經很明確,不存在是否應該為文革翻案的問題。既然事情本身已經定性,順理成章的,如今對文革的研究和討論,都主要是集中在對文革中間具體事件的發掘,探尋和記錄。

既然要討論歷史的細節,那麽這種討論的價值所在,就是在於事實的清楚與否。比如那篇“究竟有多少人應文革而死”,在我看來,便沒有把事實講清楚,從而使文章本身的價值和可信度大大降低。首先,引用的鄧小平所謂對意大利記者的談話我便沒有找到任何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去佐證,鄧的確接受過那次采訪,但即使在BBC的官網上的一篇報道,也沒有提及鄧關於“死人很多,無法統計”的評價。唯一的幾處網站,都是臺灣一些論壇上類似帖子登出這樣的發言,而且每次引用都不是同一個句子,那麽,這樣的引用,是否真實客觀,還是網友因為自己的政治傾向而杜撰,就不得而知了。再往下讀,通篇文章充滿了對各種事件籠統的標題性的概括,然後就是看似細節化但充滿想象的描寫,這裏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說到文革初期自殺人數達20余萬人的那段時,沒有任何靠譜的文獻去佐證這個數字,全段只是很情感化的說到人們有自殺現象,提到一些人的言語,當然也是沒有引用出處的,最後來一句,“據文革學者統計,自殺者約20萬人”,恕我直言,這樣的言語和描寫很難讓我信服,也無法歸結到嚴肅討論的範疇中去,因為完全讓讀者無法知道這20萬人是怎麽統計出來的,何況之前還引用過“文革死人無法統計”這種模棱兩可的話。既然“無法統計”,那麽這約20萬是怎麽來的呢?之後很多事件又能把死亡人數具體到個位,又是怎麽來的呢?既然寫史,就要有事實依據,而不應該是這種邏輯上就自相矛盾的語言遊戲。

文中另外一個例子就更明顯一些,我隨便找了一個事件查了一下,文章提到"雲南軍隊圍剿名為滇西挺進隊的群眾組織,用機槍掃射,二十分鐘後將該組織數千人屠殺殆盡。" 我很是詫異,因為家父過去就是軍隊的,所以我也稍微了解過一些情況,至少在家父所在的部隊,雖然在文革中參加過讀語錄,搞文革小組這樣的活動,但沒有直接參加過群眾武鬥,而且雖然部隊訓練已經跟不上,但對武器彈藥還是管的比較嚴的。都梁在小說[亮劍]中也提過在文革期間,部隊會受到武鬥群眾對武器庫的沖擊和搶掠,但未曾聽說直接卷入武鬥的。因此,我專門查了一下這個滇西挺進隊的事情,才發現實際情況是一支工兵團無意間卷入了地方武鬥中,被當地政府用武力圍剿了。滇西挺進隊不是什麽群眾組織,是另外一支部隊,而且圍剿當時的死亡人數是工兵團成員成員184人,家屬59人,不知道“用機槍掃射,二十分鐘後。。。數千人屠殺。。。”之言從何而來?我這裏有一個鏈接,想了解具體情況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當然也是網上信息,但貌似比這裏這篇文章的毫不負責任的描寫還是顯的靠譜些。(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548621.html)

對歷史和政治的討論,由此可見,至少在今天,在網上,充滿了太多不真實和不嚴謹的聲音。你或許會說,既然文革已經定性,那麽何必對於那麽多細節過於苛刻的研究和探尋?是的,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不是搞歷史研究的人,但是一個人的史觀和對歷史的態度,和這整個社會對歷史的態度,決定了這個社會的質量和前景。將對歷史的討論,對文革的討論,流連忘返於情緒的宣泄,對罵的快感,從小來講是浪費時間,從大來講,就是用情緒代替理性,這恰恰正是文革的真正原因,也是今天這個社會的最大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家談文革,罵文革,有多少中國人自己真正走出過文革思維?真正意識到自己恰恰是文革最根本的締造者?

所以說,讀史,應該使人明智,而非仿徨。如今的中國人,越讀史,越仿徨。這是有問題的。

最後再回到文革,我始終認為無論任何歷史事件,好與壞,都不是某個人或某一些人能夠獨立造就的,歷史的進程是每一個人的參與和責任。單單把文革推到毛澤東或共產黨身上,在我看來,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逃避態度,或是一種政治上的投機考量。談論歷史應該講事實,最好最清晰的事實,莫過於自己身邊,家庭的歷史。外婆曾經說過,在老家那邊的墳曾經被人挖過,為什麽呢?說是鎮上有人傳,因為外婆過去是國民黨,家裏原來也是賣藥材的,所以墳裏必定埋著黃金,於是村支書打喊著各種革命口號,就去挖墳,結果什麽也沒找到。這個事情在我看來說明什麽呢?文革或許是自上而下的運動,但運動的本質到最後其實和政治,毛澤東,共產黨都沒有什麽直接聯系了,整個運動成了公報私仇的最大舞臺,無論是批鬥也好,武鬥也罷,學生打老師,群眾打幹部,很多時候已經不是真正的革命原因,而是利用革命的借口,將自我的私怨,利益來做了斷。文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披著革命政治外衣的民粹主義,極端自私的人性的大爆發。很可惜的是,今天,所有人談文革,都聚焦在毛澤東,共產黨,好像和人民沒有什麽關系似的,人民只是一個單純的受害者,但真是這樣嗎?

所以我說,對歷史討論的情緒化和符合化,是一種毫不負責的歷史態度,對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都去討論毛澤東,共產黨,就沒有人去思考人民出了什麽問題,去反思中國人性格中的自私和暴戾,這種自私和暴戾,沒有公德,只看私怨,難道不是文革中暴露出的最大問題嗎?這種問題,難道在當今社會沒有反映嗎?從各種醫鬧,公共交通上的糾紛,社會上的暴力事件,甚至中國遊客在外邊的一些作為,我都能看到文革的影子,可惜的是,沒有人認為這是文革的問題。文革似乎成了毛澤東個人的問題,然而,他為我們所有人頂了罪。

談歷史要談事實,談歷史要對今天的進步有幫助才對。對文革乃至整個共和國現代史的討論和思考應該回歸理性,更應該反思中國社會缺乏的這種理性科學的態度。新文化運動就提出過“德先生”和“賽先生”,記得歷史課本一直將“德先生”放在前面。今天的中國亦是不斷的叫喊要“德先生”,以為跟了美國,有了投票,便是有了“德先生”,然而,民主的基礎恰恰應該是科學,理性,法制的文化,須知“賽先生”一定是先於“德先生”之前到來的。而賽先生的到來,需要每一個公民的一齊努力,一齊理性,特別是識字的,喜歡讀史的朋友們。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erodog121&aid=2514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