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奈何共軍有高達--從國家治理分析解放軍的政治特性
2017/06/01 15:21:52瀏覽1020|回應0|推薦3
中國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存在,目前來看,是獨一無二的。有美國的朋友問我關於中國和中共成功的原因,我大概的說了一說自己的理解,事後覺得可以寫下來,也算我這些年在外對祖國的觀察與思考的一個總結。


從傳統西方政治學角度來講,多黨執政,因為競爭的緣故,理論上應該好於一黨執政,而一黨執政,因為沒有競爭壓力,則容易滋生腐敗與獨裁。而理論僅僅是理論,現實中我們註意到的是,許多多黨制國家,尤其是經濟與法制並不健全的國家與地區,存在大量的腐敗與獨裁,如印度,臺灣,經濟發展滯後,國家管理效率低下。而中國作為一黨制的國家,不但沒有走向獨裁和絕對的專制,反而變得相對的開明,實際,富有效率。中國共產黨則一再展現出良好的自我糾正與突破的能力。這一點在西方看來是匪夷所思的:在沒有外來壓力下,一個單一執政黨為何能夠一再進化,並保持對國家的良好治理,提高國家整體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這樣的動能,是從何而來的呢?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理解多黨執政是一個假命題。


一,多黨執政是一個假命題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無論什麽樣的決策,都要有信息來做支持。我們以公司治理來做比方,當一個公司需要進行發展而做出決策時,這樣的決策必定是全局的,所以,決策本身需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利益訴求,更取決於市場的走勢和公司整體的發展需要。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員工的利益雖然很重要,但公司發展的決策絕不會因為某一單一員工的利益訴求而改變。原因有二, 其一,不同員工有不同的訴求,不可能同時滿足;其二,公司決策者本身也不可能因為不同員工的訴求而進行無休止的討論,甚至拉幫結派。你很難想象一個公司內部,由於不同部門,不同員工的需要,而存在不同意見的CEO來進行投票式的決策過程,這樣的公司,一定會是一個災難。組織決策的根本,不應該來自於根據不同需要進行的則“優”選擇,因為這個“優”永遠是相對的,組織決策的根本是以組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信息和資源整體考量的結果。如果能夠理解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國家,作為一個組織,如果真實的履行以投票制度為基礎的所謂多黨執政的民主制度,其結果一定是災難性的。每一個單一個人,群體,組織,基於自己片面的信息,都有自己獨立的利益訴求。那麽,當多個黨派存在時,不同黨派為了維持自身在社會利益分配中的主導地位,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以犧牲國家整體發展機遇的代價,去某種程度的滿足自身選民的片面利益。多黨派之間的競爭,由此可見,本質上是一種爭奪特定選民團體的一種競爭,由於這種競爭是為了滿足信息不對稱下的片面或短期的利益訴求,這種競爭的直接結果,不但是選舉中大量耗費的人力財力和一些天方夜譚似的美好承諾,更是選舉之後政策的不連貫性和不確定性。這種不連貫性和不確定性是對國家,這個龐大的組織,在長遠發展上的一種傷害。美國,作為一個成熟的國家,深知選舉和多黨制所帶來的此類弊端,所以他們的多黨選舉往往更像是為人民心裏的那個所謂權利的夢想安排的一種作秀,而選舉後無論那一個黨,對於國家發展的基本方針戰略,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比如中國政策,中東政策,這些政策,不以民眾的喜好而改變,只遵循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準則。所以,在我看來,很多時候,多黨制往往成為各黨利益集團爭權奪利的最佳方式,從而把國家治理的方向從人民利益轉至黨派利益,程度不同而已。德國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為了爭取選票而采取的難民政策正在將這個國家,甚至歐洲拖入深淵。


另一方面,多黨制是不是遏制腐敗的良藥或者是唯一途徑?如果我們觀察印度和新加坡正反兩個例子,這個答案就比較明顯。 政府的清廉程度,實際上與政治制度沒有特別大的關系。真正起作用的,是底層制度的設計和法制建設。 舉一個例子,去考駕照,考官和最後授權給予駕照的行政人員是兩組人,這種簡單的權力分割可以有效的制止考官濫用權利給予考生便利的情況。同樣的道理,學校也常常雇傭外校的老師進行監考。這些底層設計,無論是在一黨制國家,還是在多黨制國家,都可以存在,在法制嚴明有效的情況下,都可以起到作用。所以說,“民主”或 “多黨制”並不是政府清廉有效率的必要條件,法制才是。今天中共和中國在內部面對的許多問題,如腐敗,透明度不夠,都是可以通過合理的底層制度設計和法制建設來彌補和改進,並非需要變換政治體制,如蘇聯那樣,進行國家自殺。 


綜上所述,多黨制對於有效的國家治理和政府效率來說,是一個假命題。人民,由於本身的局限性,是無法真正在國家治理中成為有效且有益的決策者,這一點本身就決定了以選票為基礎的多黨制對於精英治國沒有特別大的意義,反而徒增了許多不必要的內耗,黨爭與風險。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不過是揭開這窗紙,直接了當,坦誠說明國家治理需要精英決策和全盤操控,節省了大量耗費在選舉和黨派之間協調的中產生的大量社會成本和潛在威脅。這個制度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黨派鬥爭所帶來的決策分化,產生了社會服務的效率。 


二,一黨執政中的國家利益最大化


正如前一段所指出的,人民作為單一個體,有太多不同的需要。以人民本身的信息局限,不適合也無法真正作為有效有益的決策者。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作為國家的領導者,就需要展現領導力。領導力的內涵,在於領導人民作出長遠的,全盤的選擇,而非被民粹牽著鼻子走。這是沒有多黨執政壓力下,共產黨最大的優勢。 由於沒有換屆和選舉的壓力,一黨專政的政府,往往可以進行全盤和長遠的規劃,擁有強大而有效的執行力。這些以中國共產黨今天的成績來看,已經不用過多累述。 然而,即使多黨制對於國家治理來講,沒有實際的意義,一黨制政府以及其治下的人民, 仍然面對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能保證這麽一個黨,他們不會將自身黨的利益,至於人民利益之上從而走向無止境的深淵?畢竟,國民黨在這方面樹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例子。但我們今天觀察到的是,中共並沒有走向獨裁,恰恰走向了黨內民主,以精英議事的形式,作為決策方式。這種決策方式,不但不會導致獨裁,反而最大量限制了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於黨內,減少了意見分歧導致的社會成本,並保證了每一個決策都是通過不同博弈後產生的最優選擇。


為何同樣是一黨專政,國民黨與共產黨會有非常大的區別?今天的共產黨,在面對各種市場經濟下的浪潮的沖擊下,是否會走國民黨的老路,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絕對不會。 得出這個結論,有歷史上的原因,也有兩黨之間性質不同的原因。 從歷史上來看,國民黨所處的時期是各路軍閥混戰,內憂外患皆有的時期,在那樣的一個時期,整個國家各路人馬,包括國民黨內,都有無數的利益趨向,沒有統一的奮鬥目標。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得國民黨將黨派利益放得比國家和民族利益更重,中華民國的覆滅,恰恰在於此。今天中國國民黨在臺灣蛻變成臺灣國民黨,亦是如此。 試想政府都沒有把百姓放在心上,全民的腐敗無能,人心散亂便可想而知了。

 

中國共產黨和世界上其他任何政黨不同的是,這是一只真正來自於人民,也紮根於人民的政黨。她的執政基礎便在於此。市場經濟之後,我們固然能看到商業活動對於這個政黨和政府的巨大的,包括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但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制度設計,中國雖然在向美國學習市場經濟,但很難出現如美國那樣“商控制政”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商人對國家利益進行控制的風險,在中國,是比較小的。那麽,政府本身會不會因為商業利益驅使,走向萬劫不復的無限制的獨裁或腐敗?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情況並沒有發生。雖然有著各式各樣的官員腐敗,但相比起中國內部經濟發展的紅利來講,這些負面效應在人民內部顯得相對渺小的多。更重要的是,在關鍵的國家治理決策上,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始終是惠及全體中國公民而非某個特定利益集團,比如說基礎建設,比如針對廣大農民的醫保和減稅,比如說加強國防建設和積極促進國家統一。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這樣的動能去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去符合時代發展和國家進步的需要,本質的問題在於,這個黨和政權,真正的做到了與人民與國家的利益進行的融合。換句話說,這個黨真正成為了持股的CEO,在這種情況下,對人民利益的損害,或者是國家的退步,都會直接導致這個黨的財政收入和生存幾率。於西方的體制來講,如果一個黨玩砸了,還可以過幾年再來輪換的騙,在中國,如果共產黨玩砸了,只有死路一條。那麽,中國共產黨得以生存和發展的要素就是兩點: 1,全力建造國家和為人民服務;2,讓人民認可她的理念和付出。


為什麽會這樣?我們可以說因為中國共產黨有更接近群眾的基層黨組織,但今天,我們觀察到的是很多負面的問題恰恰出在基層,而國家治理的紅利多數是來自中央的正確和全局的決策。中央為何要將自己緊緊的與人民利益捆綁在一起?為什麽在中國,單一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有別於過去的國民黨,成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共同體?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


三,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不對稱下的信念治理


中國,相對於西方,是文明古國。這種悠久歷史帶來的區別,給了中國與西方兩種治國的理念:在西方,多黨執政下的政治制度很明顯的將人民作為獲取選票和黨派利益的工具,是遊戲裏的很重要的棋子。但下棋者的利益無法真正和人民的利益直接掛鉤。而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傳遞了一個很重要的古訓: 水以載舟,亦能覆舟。這種信念和文化將人民的位置至於了任何可能的政黨之上,因為人民是水,政黨是舟。 很不幸的是,這個偉大的哲學思想,在很長一段歷史長河裏,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實踐。人民只能以各自不對稱的信息,各自從自己的局部利益出發來做出行為。所以,直到二戰結束之前,廣大中國百姓沒有真正的信念和國家認同,直接導致了各種對外戰爭的無力與失敗。


要對中國這樣的國家進行治理和發展,第一要務便是提高人民的自我認知和國家認同,使得他們相信自己所有的利益的來源,是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利益。更重要的是,使得他們認識到自己能夠對國家和政府的發展,產生影響。共產黨的成功之處,在於賦予了人民這樣的信念,並使得人民相信和認同這個黨,作為其利益的代表者和執行者,更相信自己對其有絕對的約束力。人民對政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最直接的來源,恰恰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說過“槍桿子裏出政權”,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停留在中共武裝在大革命時期和內戰時間奪取全國政權的作用。 但我們忽略的是,這只部隊和其他軍隊的一個區別,這個區別,從解放上海時,全體解放軍戰士整齊劃一的在街頭露宿而不打擾民居的細節中可以看出,這個區別就是,這只部隊,的的確確是人民的軍隊。這只軍隊,從抗美援朝,到抗洪救災,完完全全的傳達著一個信息:你們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我們是利益共同體。 中國人民或許有不少會對共產黨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意見,但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卻鮮有指責或埋怨。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傳遞和執行共產黨國家意誌的最強大的媒介,是共產黨的金子招牌。只要中國人民解放軍不變質,中國共產黨就沒有被顛覆的機會。 


那麽,中國人民解放軍會變質嗎?這是我們要討論的核心問題,也是解釋為何中共可以作為單一政黨不斷改進的重要答案。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會變質,始終與人民保持一致,那麽她本身就是執政黨頭上的一把利劍。這是我對中國政治和軍隊文化解讀的一個最大膽的推測:如果有一天,中國共產黨在市場經濟下進行了如國民黨一樣的蛻變,使得國家人民達到民不聊生的地步,那麽,第一個調轉槍口的一定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為什麽這樣說?人民軍隊的組成,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基層的農民與工人,中國今天雖然是重商主義,但其經濟行為的主要受體,依然是農民。毛澤東在文革中,客觀意義上已經教育了人民打到官本位和特權思想的意願和方式(武鬥),如果中國的市場經濟超越了政府控制或政府與商人同流合汙,導致農民大面積的利益損失。中國共產黨很明白自己將面臨許多年前國民黨類似的下場。中國老百姓是很好說話但也很實在的,如果日子過得太差,革命的星火是很容易燎原的。在此等情況下,以農民子弟和鄉鎮人口為主組成的人民軍隊,她的價值取向,應該是比较明顯的。 更重要的是,為人民服務這個信念,從建軍伊始,就已經深深的烙在解放軍的基因裏,軍隊和企業事業單位都不同,軍隊是一只嚴格的紀律性組織,在這樣的組織裏,其文化和教育的傳承是一致和連貫的。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可以觀察到,即使在今天這個由於重商主義而道德後退的社會裏,一部分人民或許變得極端自私自利,而部隊出來的人卻往往充滿了社會責任感和公德心。那些感人的,具有奉獻精神的犧牲,往往發生在軍人身上。這就是國家教育的意義所在。 最後一點,也是因為軍隊本身的職能與市場經濟有一定的距離和隔絕,來自市場經濟大面積的基層腐蝕的幾率和傷害,都相對於社會來講,會一定程度上小的多。 這一點,也要感謝江澤民主席對於軍隊現代化和去商化做出的絕對正確的決策和執行。 


回到本文的主題,怎麽理解中國共產黨目前的成功,如何預測其未來的走向,我們都不應該單純用西方的政治思維,哲學思想來審視。中國共產黨的高效和執行力,與其自身的歷史和秉承的信念有很大關系。這種信念紮根於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故西方人未必可以真正理解或認同。中國人民解放軍,表面姓黨,其實恰恰是中國共產黨頭上的那個緊箍咒。中國以人民為信念的實際而高效的國家治理,恰恰建立在這只特別的武裝力量對於其信念的忠誠守護之上。從這個角度來講,共軍或許真有高達,也是可以理解的。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erodog121&aid=10366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