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19 09:35:22瀏覽4932|回應8|推薦17 | |
我不是個追星族,也沒有特別的偶像崇拜經驗。許多明星不認識就算了,連蔡依林的「依林」兩字,都是在剛剛邊看演唱會簡介、邊打標題時才注意到:原來那個「ㄌㄧㄣˊ」是「林」不是「琳」。看到這裡,相信有許多Jolin的粉絲已經摩拳擦掌想扁人,還會想問:「那你憑什麼評論她的演唱會?」 的確,從來沒有去過過任何演唱會的我,或許沒啥資格「評論」昨晚(11月18日)蔡依林在台北小巨蛋的表演,畢竟我沒有比較的參考基準,因為不曉得其他歌手在演唱會的表現,甚至對Jolin平時唱歌的技巧與舞蹈能力也不太熟悉。不過,我仍相信自己能用「作家之眼」來談一談這件事,畢竟,這就是當初會答應朋友參與這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初衷──開拓視野、見識流行在瘋些什麼、嘗試看看所謂的歌迷究竟是怎麼當的。 所以,相較於其他人的熱情,我幾乎算是冷著心欣賞這場演唱會,然而,即使是冷眼旁觀,我還是感受到這是一個用心設計的盛宴,表演者、樂團、舞台設計、現場攝影等,雖然充滿濃厚的商業氣息,卻同時也蘊含著精心設計與努力,我必須說,自己有點被感動到了。 感動的第一個理由是表演者的用心。蔡依林這次的進場秀約末十分鐘,在整個演唱會的流程來講,僅僅是一小部分,但她卻華麗地從空中而降,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後又賣力地做體操的鞍馬動作,我不敢說這些動作好看,但卻清楚這些肢體動作背後的代價,一定是辛苦努力、流血流汗堆砌的成果。這些成果也在演唱中間不斷地展現,一個我以為是偶像的女孩,舞弄著全身的肌肉,踏著俐落的節奏,穿著高跟鞋,卻偶而玩起體操球、拋甩彩帶,豐富著觀眾的視覺,這比她不斷地換裝、與男dancer跳貼肉舞賣弄性感,還讓我欣賞。 舞群用心配合也是相當值得注目的。舞台上,聚光焦點當然是主角Jolin,其他舞者就像是影子一樣,只有在特別的時候才能變得明顯,例如讓主角更衣時的串場秀,例如她唱「馬德里不思議」時,幾個舞者當玩踢躂舞、耍扯鈴、裝默劇演員等當「流動配角」。但更多的時候,光線並不打在這些舞者身上,他們是配合歌曲、劇情穿衣舞動的邊緣人,是讓舞台保持熱絡的活動布景,然而,卻依舊賣力。即使跳「許願池的希臘少女」時,白色的美麗傘花壞了,他們仍是硬撐著場面,在尷尬中,努力讓表演順利結束,這是十分令人欽佩的! 震耳欲聾的樂音、充滿設計感的現場MTV與舞台特效也相當出色,幾乎每一首曲子,都經過特殊的安排,試圖在有限的空間內轉換出不同的效果。像是開場將燈光全熄,配合著強烈的鼓聲,讓粉絲一邊喊著「喔」,一邊將焦點集中在唯一動態的MTV畫面,當接下來投射燈主打出現時,Jolin已經坐在半空中,使歌迷瞬間high起來!雖然我搞不懂那頻頻閃示的標誌是啥(贊助廠商的符號?)但依舊被這樣的設計所吸引,視覺流動完全跟著設計者的方向走,這就是規劃者高明之處。 在唱「許願池的希臘少女」時旁邊流動出小小的噴泉,有些歌曲則散出乾冰的夢幻、雷射投影的直線閃示效果、還有勁爆的火花。印象最深的是唱麥當勞的歌(原諒我實在記不住那首叫啥)時,空中灑下代表紅心熱情的氣球,一顆顆落在觀眾席上,讓舞台下方的觀眾興奮地拍打,製造了極為有趣的動態畫面,讓原本可能是枯燥無味的麥當勞叔叔演講,因為台下歌迷拍氣球,使好多紅色的圓球不住地跳動,反像是在鼓舞台上的慈善活動似地,雖然我不清楚「慈善效應」有多大,依舊覺得這設計相當有趣! 轉換歌曲時的舞台特效也不馬虎。常常是以舞者或是MTV的特效引開觀眾視線,然後,等一回神,蔡依林已經突然出現在舞台中央,可能坐在「月亮船」上、可能站在突然現影的鐵橋上,乘著藍色星光踏夢。最精彩的是一段Jolin拿槍耍帥的MTV,完了之後,就是真人出場,一樣表演耍槍,像是樂儀隊似的轉槍、甩弄,動作精彩,只是主角蔡依林與旁邊的舞群衣服太相似,所以,我一直沒有看出來哪個是她,還以為只有舞群出來跳,為的是讓Jolin有更多的時間換裝什麼的,直到後來,才注意到她原來也在其中,故意改成短髮(和舞群的長髮有所區別),但這差異太小,就「遙遠」的我而言,並不容易發現。 當然,只要是人的演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況是現場表演?Jolin剛出場時,神色緊繃到不行,聲音也非常硬,最初只有中高音能聽,低音的共鳴跑掉了,根本聽不清楚,直到一、二首歌暖了,或許是歌迷的鼓勵,讓她神色慢慢開朗起來,笑容也比較真了,但聲音仍舊不挺好,甚至哈林一出現,那飽滿的嗓音差點將她比下去。幸好哈林是很有經驗的演藝人員,讓兩人合唱的曲子多一些給蔡依林發揮,使「熱情的沙漠」變得比較像蔡依林主唱,他伴唱,即使如此,哈林後來的獨唱與導引觀眾的舞台魅力,在我眼中,還是比前面Jolin的表現佳。 直到四、五首熱歌唱、跳完又恢復唱慢歌時,蔡依林才真正開嗓,音色變漂亮了,與黃立行的對舞相當熱烈精彩,在衛斯理幫忙合音時,完全沒被比下去,徹底地發揮了主角的戰力,令人激賞!不過,她帶動現場氣氛的能力雖逐漸展現,仍不夠成熟,所以要觀眾「搖擺螢光棒」時,第一次轉身忘了換方向(左邊舞台的人如果是左右,右邊舞台的就必須是右左,否則會「打架」),還有一點小瑕疵如對嘴、忘詞、踢躂舞的踩踏效果是鼓聲或配音(因為動作與節奏不合)、還有某首快歌舞台閃爆的效果一直跟不上節奏等等,但基本上瑕不掩瑜,一個藝人要又跳又唱地三個小時,做到像她這樣已經算很好了! 最值得讚許的是她的結尾「演說」。Jolin一再地謝謝觀眾,也感激了同台表演的所有人、贊助商,這些感激顯出她的虛心,卻不是讓我最欣賞的地方,我最欣賞的是她自承會被「放大鏡檢視」,知道這是正常的,但明白地說出她雖然避免不了這樣的窘境,卻希望自己的努力有被看到。這樣的話讓我感動,也讓我醒悟,別因為自己不是人家的迷,就愛在雞蛋裡挑骨頭,重要的是,要看她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想,換成是自己根本不可能像Jolin這樣,又唱又跳地成為舞台明星,但或許,可以將這些啟發用在小說上?開場要引人,讓主角突出,每個橋段的銜接要順暢而且沒有斷層,最好不要有類似的串場,不斷地變化才不容易讓讀者膩,主副角的彰顯要分明(這點好像是我做得最差的^^”),要努力地讓整個動線順暢,再怎麼小的配角也要讓他適才適所地發揮,最後還要有個powerful而且適當的ending,讓觀眾有餘韻。因為蔡依林倒數第二條選「舞孃」很棒,但最後一首選「倒帶」我有點意見,雖然這首歌曲調很有味道,但歌詞實在不適合,沒有「甜蜜迴盪」的感覺,尤其當我跟著哼「過去甜蜜在倒帶,只是感覺已經不在」時,突然覺得不倫不類,因為用首描寫悲劇的歌曲放在應該是餘韻裊裊的散場,實在是唐突到將整個演唱會的味道打散啊! 看了這場演唱會,再想想作家這回事,相較之下就可憐許多。我們沒有華麗的包裝,也沒有強而有力的贊助商支援,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多數作家幾乎一輩子都是居於幕後,沒有有效的推銷與經營,作品甚至不可能出頭,即使網路資訊發達的今日,依舊會被氾濫的資訊淹沒,想成為像「紅樓夢」那樣的經典,恐怕是越來越難了。 但,正是因為他有難處,才更需要努力挑戰不是嗎?我相信蔡依林也不是一開始就走紅的,九把刀也說他紅之前寫了五年的書,人生有幾個五年呢?但我相信寫作是值得這樣投資的,即使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沒有努力,一定沒有收穫!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