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的大江大海 ● 《見證中國》
2011/05/25 01:16:42瀏覽4119|回應22|推薦79

之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於澳洲國家廣播電臺聽到專訪一中國記者,後來還特別到書店去讀了這位記者寫的書,並且在本格子寫了一篇讀書、聽演講的心得未曾謀面的中國母親捎來的訊息(書名:Message from an Unknown Chinese Mother)。作者是中國知名資深的電臺主持人薛欣然(筆名:Xinran欣然),她後來於1997年,年近40歲時移民英國;在英國她根據她在中國以記者的身份在鄉村的訪問紀錄先後寫了五本英文書,在英文出版界非常暢銷。第一本書≪中國好女人≫於2002年以英文在英國出版,兩週內就登上排行榜首。中文簡體字版曾經在中國出版,但是同年的中全會前夕,在政黨當局的『河蟹』下,又被列為禁書,不准出版。倒是臺灣的出版社大塊文化,至今仍有傳統字體版銷售。臺灣媒體及出版品言論自由,由此可見一般,這是臺灣民主化多年累積的資產,令人引以為傲,也值得大家珍惜、維護!。

≪未曾謀面的中國母親捎來的訊息≫是欣然最新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於2008年出版了≪見證中國 ~ 沉默一代的聲音≫,我覺得她這本書就像是大陸版的≪大江大海≫。她起身旅行訪問當事人、寫書的出發點,竟然也與≪大江大海 1949≫的作者龍應臺類似,都是從小人物的家庭故事去看中國近代歷史的洪流,都是想在老一輩逐漸凋零之前,記錄他們的人生故事;不同的是欣然寫≪見證中國 ~ 沉默一代的聲音≫沒有引用任何文獻註釋,但是她說她在『見證歷史』;而龍應臺寫≪大江大海 1949≫,全書末附了五、六頁的文獻註釋,她卻說她在做『文學上香』。很顯然的,這兩位人生閱歷豐富的作者,對於歷史的詮釋是謙遜的,對於所謂的『歷史真相』的界定是有保留的,不是黑白、是非二分法的。兩人的書都在2009年的德國法藍克福書展中展出,一為英文版、一為中文版,一為大陸作者、一為臺灣作者;兩者寫的都是1949中國內戰後的父、祖輩的經歷;兩者的書都在海外華人讀者引起非常大的迴響;兩者的書在中國都被列為禁書,不准出版;兩者的書在中國都被盜版,下載;兩者的書都在臺灣出版(龍應臺的早在2009年在臺灣發行,薛欣然的也由臺灣大塊文化取得正體字版權)。我覺得這兩位內戰後出生的女性(臺灣俗稱的四年級),又同是擁有母親身份的作者,有中國男性作家筆下所看不到的對人性的敏感度與觀察歷史不同的角度。

老實說,中國作者寫文化大革命的題材,在英文書籍裡不勝枚舉、多如過江之鯽;我也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閱讀這類儈炙人口的書籍,例如Wild Swans(後來發行中文版:≪鴻≫,在中國仍是禁書)之類。可是我發現後來的作者能將文化大革命這段私人經歷寫得不流於陳腔濫調或者不寫得只剩下一連串的鬥爭事件與人名的越來越少,讀這類題材就覺得缺乏血與肉。但是,欣然的≪見證中國 ~ 沉默一代的聲音≫卻讓我感受到中國人,更明確的說應該是中國女人,的堅忍不拔,非常的傳統與宿命,但是又充滿了生命力、包容力與愛。正如欣然所說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經濟成就,實在是靠中國文革那代沈默的女性奠定的基礎。

曾經聽一位澳洲智庫學者分析中東情勢的演講,講到中東的歷史,他引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說法『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並且打趣的說:十四世紀英法百年戰爭初期,英國征服法國,法國曾經輝煌的歷史就只剩下空白的一頁!『勝利者書寫歷史』不僅發生在敵對的國家之間,更常見於同一國家之內的改朝換代、政權轉移。≪見證中國 ~ 沉默一代的聲音≫所描述的一段歷史是當代政權極力企圖抹去的時代記憶,許多當事人在今日的時空顛倒的環境下,不僅羞於將年輕時的自己公諸於世,甚至懷疑起自己存在的價值。這點≪李慎之:風雨倉皇五十年≫讀來尤其令人動容。

欣然做田野深度訪問,著手寫書時,驚訝於八〇後出生的年輕一代、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根本不清楚六〇、七〇年代發生過整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因為學校的歷史課教科書只以小篇幅輕輕帶過;而從文革走過來的一輩,在今日的政治正確下,許多人是不願意提起自己終生奉獻黨國,卻被子孫認為是『愚蠢』的行為,更不用說文革時拋棄子女的愧疚。這樣的心歷路程,其實在海峽的此岸也比比皆是,雖然時空背景不盡相同。中國歷史的銜接出現斷層是欣然於2007年再度回到中國鄉村做研究專訪、寫書的動機。

中國仍然有78%的人口,也就是超過10億的人口是居住在鄉村﹝註﹞,教育程度不高的農民,海歸、臺商或中國沿海城市居民們以自己居住的華洋外派(expatriates)中國的社區生活方式,來代言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自然無可厚非;但是要說城市生活是廣大的中國的全貌,那恐怕就是以偏概全了。作者欣然在加州柏克來大學演講時便說:中國幅員廣大及人口複雜,是在她走出她所居住的城市、深入鄉間訪問時才真正感受到她在中國生活了近四十年,卻並不真正認識中國;她說她不是中國通,她看到的中國只是部份的中國,即使她曾經走訪大江南北,訪問許多中國女性,包括新疆與西藏。這點我一點都不懷疑,想想看臺北市與以外的其他臺灣縣市、城鄉的差異,再放大百倍、千倍,大概就能理解了,更何況我也曾經在北方沿海省份的山溝裡住過幾個星期。正在讀欣然的另外一本書≪天葬≫ Sky Burial,寫的就是一名漢人女子與一名西藏女子在『世紀屋脊』西藏找尋失蹤的愛人的命運交織的故事,非常感人;同時也在令人驚訝的漢、藏文化與宗教的衝突之中,清楚的勾勒出人性善良的共同情操。

欣然筆下的中國,讓人看到城鄉差距幾乎是一個世紀,這也是中國認為『不方便』出版的原因;諷刺的是,這也正是此書在西方國家暢銷的原因。因為西方讀者想了解的中國是全面的、是有歷史深度的、是哲學層面的、是思維邏輯層面的、是現實的、是具象的,而中國官方過濾出來的有關13億人口的資訊太簡化、太商業化、太單一、太整齊劃一,就越讓人想探索更深的層面。中國宣導的富裕先進,是復製西方的城市,這些西方讀者都看得到、也不乏親身經驗(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但是欣然筆下的中國是外界看不到的,甚至是中國人自己都沒看到的。如果中國不刻意過濾隱藏,除去了神秘的面紗,欣然的書也許就不會如此在西方國家暢銷了。

在網路搜尋欣然的資料時,非常訝異有許多有關中國的好文章,居然都是中國作家在西方媒體發表的;這倒不是說中國內地缺乏好作者、好文章,而是這個現象背後的涵義是西方國家及讀者想了解的中國並不是只局限於經濟、工商業議題,也不是只關心中國政治的『改朝換代』或只會搖旗抗議中國的人權狀況;而是想從中國的近代歷史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瑣事中了解中國的一般人,特別是比例佔多數、又相對沈默的中下層老百姓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及其對未來的展望。這個層面的了解,除了深入當地生活慢慢了解之外,學術交流、交換留學生、文學藝術的交流、、、等等,所謂的『軟實力』的溝通就很重要。但是,現實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上週五月16~22日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雪梨作家節(Sydney Writers' Festival)邀請的中國作家廖亦武被當局拒絕核准出國演講的許可,無法前來雪梨演講與介紹其作品,澳洲的藝文界與讀者失去了透過中國的當代詩人作家了解中國的機會,真是大失所望!因為這是中國在澳洲及其他西方國家砸重金廣為設立的『孔子學院』,所無法提供的『軟實力』 Soft power。


八方論談專訪欣然 一之二


八方論談專訪欣然 二之二


欣然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演講﹝英文﹞

老實說,我覺得欣然寫的當代中國小老百姓的故事,正在幫中國的外交部對外國做一個很好的溝通;她使得許多外國讀者看到中國百姓的韌性與堅毅,從人性的基層牽動讀者的同理心 Empathy,而不是只看到中國的城鄉差距或是文化大革命的瘋狂,更不是只看到所謂的『和平崛起』這樣華麗而空洞的官方說法。每個國家都有其曾經難以面對、啟齒的黑暗歷史,包括澳洲、英國、德國、美國、日本、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然而,能夠誠實、公平的面對黑暗歷史、把歷史還給人民的國家,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不是嗎?

○○○●●●○○○

國際媒體專訪薛欣然 / Xinran

影片連結:

本文引用連結:

﹝註﹞引用欣然演講資料,經格友左岸之指正,有關中國城鄉比例是一直隨經濟發展在變動的數字,相關資料網路可查詢。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hou&aid=5240711
 引用者清單(1)  
2011/05/25 03:24 【Jacaranda 雜記】 《大江大海 1949》● 戰爭歷史的文學創作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左岸之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回应
2011/05/27 15:13

回 JKTsai

您知道,我能上UND托某组织的技术,可笑的是我对目组织并不怀好感!看他们的主页犹如考验智商!!

事实上我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解墙外事情,所以才能和您对话。假如您的朋友和我一样,有这个兴致并做了努力,当然可以在这里留言。也许他们没这个兴趣。

我是住在中国国内,仅仅是个小小商人。我这样的人并非异数,假如你上新浪微薄你就会发现很多很多有良知的人。

台湾二二八白色恐怖已经成为过去时,反思是对逝者的尊重,而中国大陆依然大陆坎坷,生者尚须挣扎,反思成了我们普通人的专利,执政者总是言之凿凿,我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有何错?天佑我中华吧!!


战争风云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1
2011/05/27 11:51

当美国解散,归还家园给印第安人。当现在的民主国家英法德日为自己过去掠夺、侵略、屠杀、殖民罪行想广大亚非拉人民赎罪并赔偿的时候,共产党还有理由不正视自己的过去吗。

西方裹挟这五百年来罪恶积累的财富所建立的“文明”来指责共产党在他们欺凌中所犯的错误,西方这不是不要脸是什么呢。

西方要是真的关心人权,把他们掠夺的财富吐出来就是人权的最大体现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7 13:20 回覆:

翻牆出來用筆名發表意見,這是言論自由的普世人權,我們了解這在中國是不被允許的,希望你暢所欲言,玩得愉快。

你的言論大家都看到了,讀者也會自行判斷。

你下標題『1』,想必還會有 2 和 3、、、,如果不就本文讀書內容及所附資料討論,將不再回應。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9 15:48 回覆:
別的國家對於歷史上曾犯的錯誤,有反省、有改正、有道歉,請問你的國家為你做了什麼,可以讓你如此護衛?

見:美國國會向130年的排華政策道歉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想問樓下的「左問之」
2011/05/27 00:50
為什麼您能在中國境內上UDN部落網?我的朋友在中國都不能「自由」access外面一些禁止的網頁,您現在是住在國外嗎?

若您知道bypass中國網頁控制或住國外,其實您是異數「特別」的「族群」。

台灣受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慘害迫害的人,也是一小撮,依台灣人口數,小數點都可忽略,所以談文革、民運的傷痕,趴數的差距,不影響此文所探討的意義吧?

歹勢!

左岸之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回应 SIR NORTON
2011/05/26 23:53

 TO  SIR NORTON

这位朋友你所言内地读书人,十有九十不肯反省,正视?

对历史不是不肯,不愿,不屑反省。社会问题也不是不肯,不愿,不屑正视。而是你对大陆了解太浅浮。

中国外强不敢说,内忧犹如架在火柴上一般,真正原因是政治体制有问题。

别把转嫁焦点,中国的读书人何等无辜,当权者手到处都是,谁人不战战兢兢!!

如果你说北大之精神灭了,那你错了,没灭!

一切皆源于你们不愿,不肯读懂中国!


左岸之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继续
2011/05/26 23:19
呵呵谢谢您回复。
您说87%数据是欣然演讲提及的,那么很遗憾,我不愿猜测欣然用着一个过时的数据去写书是何种意图!!假如是我写本书,起码要不会去引用一个在放在在5-6年前显得过时的数据,去描写当前的现状!!我查阅了资料欣然的书是2008年出版的。2005年时候,中国农村人口为7.45亿,大约为57%。而我实际体会是2001年时候农村人口就逐渐在减少,到现在农村现状是空心化,只剩下老年人和妇女,年轻人在外面城市安家置业了!!返回农村务农很少!
我这里和您有讨论,并非去否定欣然写的书,而是觉的欣然写的书,只能真实反映她亲自经过的那个年代,而不能反映真实她移民国外后的真实中国。
我注意到她说:“她惊讶的是中国80后一代、受过高等教育一代不清楚60-70年的文化大革命。”说句实话,作为80后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我,这样结论我并不能接受,显然我被代表了!假如说我这样的历史热爱者熟悉文革是一种意外的话,同样被他访谈的人是个历史盲也是个例外。中国大学里混日子的人不少,勤恳学习的人也不少!!
要写深度的中国,不是靠欣然几个简单访问就可以下结论。我向来不喜欢人已移民海外却喜欢去深度解析中国的作家。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作家在中国,而不能在中国大陆出版最后到香港台湾出版是另外一回事情。
说到这里,我觉值得一提的是刘晓波,真正有信仰的人,没有出走。愿意把牢底坐穿,和清末的谭嗣同齐名。
一个真正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从来真正的想离开中国!!
所以您看到的书并不是全部!!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7 07:47 回覆:

左岸之格友,就稱你『小左』好了。

有關中國的城市化比例,也許欣然引用的數字與你的認知有出入,不過你的回復倒是引發我的一個疑問:以你查到的官方資料2005年時,農村人口57%,這是把到城市打工,但是卻不算在城市戶籍的農民工除外?還是算在內?這些農民工在城市打工卻沒有城市居民應有、同等的權利,他們算是城市人口嗎?我想你如果要深入討論這個議題,『城市化比例』需要界定清楚,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

我想說的是:中國發佈的經濟數字,大家都看得到,也不會掉以輕心;西方讀者能取得資訊非常容易與廣泛,不會拿欣然演講所用的數字當作唯一代表中國城市化的資訊。同樣的,讀者對於中國官方資訊,也一樣會採取多方驗證的態度。

不過,欣然的書及本文的重點是在傾聽弱勢沈默的聲音。就算中國已經100%城市化,但是只要有一個公民的聲音被官方消音,這個聲音就會引起西方讀者的興趣!也許這是你無法了解的;這在臺灣有句話形容:『反骨』,在西方國家也盛行。講普世人權、言論自由的社會,國家沒有理由用公權力要小老百姓閉嘴。

文中也說到,中國如果不禁止欣然的書,西方讀者的興趣也許不會這麼高。想看看中國政府為何如此害怕他自己的小老百姓,又是西方讀者『反骨』的例子。更不要說這些許多在中國被禁止出版書的華裔作者,都還有不錯的文筆,而且觀點也言之有物,也就難怪成為暢銷書了。

你說:真正關心中國的人不會移民。如果你在我居住的澳洲雪梨和我一樣住個20幾年,看到中國移民數字攀升比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大好幾倍,你可能要痛哭流涕了!然而,他們是否就不關心或者不應關心中國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恐怕也不是居住在中國的人能夠主導的。


你不喜歡移民國外的華裔作家在國外出書談論中國,我想說的是他們也很想在中國出版書籍,在中國討論他們的觀點啊?可是,是誰把他們的書列為『禁書』的?

我想說的是:年輕人,這個年代已經不是清朝那個年代了。況且,中國改革開放在經濟上有成,超越日本,並被封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G2,所要面對的不是只有中國異議份子的批判,而是世界其他各國的監督與批判;正如美國所受的批判一樣。這點,不論你接不接受,都已經是大勢所趨。

最後,你可能沒有讀清楚本文,本文及欣然的書都沒有宣稱文中所言是代表全部的中國喔!而且也說得很清楚是父、祖輩,上兩代人的故事喔!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杯水車薪, 但為所當為
2011/05/26 22:16
從傷痕文學之后, 走出了余秋雨, 緊隣的是緩慢的還原和還省。
我許多內地朋友, 都是讀書人, 而十有九十, 不肯、不願、不屑回首正視。
不肯反省, 是中國外強中乾的真正原因, 是這民族的惡咒。。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7 05:17 回覆:
我覺得,至少在臺灣,我們也經歷過當權者不敢誠實面對歷史,隱藏史實的作為,像是二二八及白色恐怖,這對整體社會的影響及後來的發展是巨大的。

我讀欣然的書是很認同她的觀點:歷史需要誠實與公平的面對。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筆千斤重!
2011/05/26 14:01
心情因故事重?時代遙遠重?嚴肅主題重?

下不了筆!Let Me Take A Rain Check!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6 14:39 回覆:
重?還好啦!讀書心得分享罷了!
澳洲人有同情『落水狗』under dog的基因,不論如何,弱勢沈默者的聲音,應該被傾聽。
期待蔡先生的大作!

史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兩天
2011/05/26 12:39
才在網上回顧劉少奇,彭德懷等中共開國元勛在文革時期被整死的慘狀。大人物尚且如此,更何況平民百姓。中共何時才能坦然面對毛主席的錯,何時才能真正正視抗戰史實,何時才能面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事實,這才是真正的崛起。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6 14:25 回覆:
欣然在以上連結的媒體訪談中也提到八〇後的大學生不知道劉少奇是何許人;她很驚訝,就像問美國公民不知道歐巴馬總統是誰一樣。

非常同意史爹的觀點。

左岸之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Apple
2011/05/26 10:56

您说的是对的,也是说中国大陆1980前的人们要说教育,在毛时代阶级斗争为纲前提下,什么都被排除了,剩下就是看谁会背毛主席语录以及和党有关的东西。这个时代是中国思想史最黑暗的时代!!幸好那个时代结束了!邓小平时代已然再继续。。也许会用另外一个时代出现!!

不过博主下面的回复有点偏颇,高级知识分子后代一点都不是文盲诗人艾青后代,艾末末可不是文盲!!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6 11:19 回覆:
我回的是『許多』高級知識份子,不是說『全部』。
並且所謂的高級知識份子,也不是全部都有如艾未未的父親艾青之輩的政治及特別關係;有許多只是平常百姓。如果要用特例,那數不清啊!

左岸之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纠正错误
2011/05/26 10:31

您指出的这两本书显然是好书.非常感谢~

但是我要纠正下您的资料,对于中国大陆描述我向来认为台湾人是向来乐意引述一些过时资料而且不愿意去求证!!

您文中提到“中国仍然有78%的的人口,也就是10亿人口居住在乡村,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显然是个错误的说法,有悖于我个人以及身边人的亲身体会感受。

您这个78%的比例在当下中国大陆是不成立。假如您是个严谨或者仔细的人,写博文时候愿意使用google或者百度那么您就不会去使用这么一个过时的数据!!

另外您所提到的我能理解,中国的政治环境确实如此糟糕。不过也许您缺乏对中国大陆新生代的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生于80后,相对也老辈人,我们是在相对优越的物质环境下长大,对于文革前的事情并非不了,事实上每个人对于这段往事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历史书能一笔带过的,毕竟父辈经历过的怎么可能到儿女时代就淡忘掉呢!

Jacaranda(achou) 於 2011-05-26 12:26 回覆:
謝謝糾正。

有關中國城鄉比例是一直隨經濟發展在變動的數字,相關資料網路可查詢:Urban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文中引用的是欣然的演講。

不論你認不認同欣然的書,重點是她及她所研訪的中國老百姓,還有被拒絕出國演講的作家廖亦武的聲音和你的觀點,都是來自中國不同世代、不同生活環境的經驗,都應該被外界聽到。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