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仰屬於原始宗教民間信仰體系,而佛教信仰則屬於傳統外來宗教體系,並且佛教信仰早於媽祖信仰紮根中土大地,早已有之的群眾基礎和完備的信仰內容使得佛教在中國大地上的傳播越來越廣,而媽祖作為民間信仰後起之秀能夠在莆田地區與佛教信仰的地位相抗衡,並且能夠代表莆田文化信仰,這其中必然有向佛教借鑑的地方。二者既然能夠在八閩大地上共存共榮,其中自有些許淵源,謹從以下幾個方面探尋二者關係。
一、媽祖造像和佛教中神明造像手法相同
佛教在佛的造型上必須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合稱「相好」,如雙肩圓滿,皮膚細膩,牙齒齊而白,睫毛美而長,嘴唇紅潤等,這些造像特徵反映出信眾們對佛陀寄予美好的願望。就觀音菩薩而言,在印度,觀音為「猛男子」的形象,當佛教傳入中土時觀音便逐漸變成女性:容貌姣好,儀態優雅端莊,充分漢化。佛教神明們目光微閉,表示自己慈悲之心不忍目睹世間的痛苦輪迴,但自己又承擔起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職責。這一造像的宗旨為後來媽祖改採納,媽祖在身前為一善良的女巫形象,為百姓效勞,在百姓心中自然把她喻為「活菩薩」,這種潛移默化的認知漸漸地就讓百姓把媽祖的形象與觀世音菩薩相聯繫,在造像時也或多或少地借鑑了菩薩造像的特點和方式,不論在任何地方的媽祖廟,其中的媽祖神像有著共同的特點:面部圓潤,皮膚白皙(黑面媽祖除外),佩戴瓔珞霞帔,面部雕像更是有著驚人的相似,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人們對於媽祖、觀音等一切可以幫助他們擺脫苦難的神靈所設想的美好面龐。
二、媽祖信仰在發展過程中神格的增加與觀音菩薩由男性變為女性同是宗教信仰漢化過程的產物
佛教信仰自漢朝由印度傳入中國,關於觀音由男變女就目前的資料所看大體可看出觀音女性化由南北朝開始,到隋唐時基本定型,宋代則完全女性化。這三種說法各言之有據,並非矛盾對立,而是準確地劃分出觀音菩薩女性化、中國化的三個階段,其間滲透著世人對於神明的審美情趣和社會心理,折射出佛教信仰中國化的漫漫足跡。
對於媽祖信仰而言,最初的湄洲神女只是具有保航護駕的功能,隨著人們不斷寄予的美好願望,以及歷代皇帝對湄洲神女的封賜,湄洲神女的神格逐漸擴大上升,由最初的保護出航者到護嬰愛婦、可求子嗣、去病消災等各種好運之神,甚至結合當地風俗,在天津天后宮中有「拴娃娃」的習俗風尚。可以說觀音女性化,以及媽祖神格的多樣化都反映了中國本土華夏文明的一個包容吸收過程,所有的信仰體系,不論是本土出身,抑或外來宗教,最終都會融合於華夏文明,,再深入一點,為什麼媽祖信仰與佛教體系中神明的造像、神格、以及神話來源等方面有這麼多相似之處?因為中國群眾對於宗教信仰由始至終的一種功利性的態度使然!信眾功利性的態度,從不排斥多元宗教同時信仰,所以不論媽祖信仰或佛教信仰,要想紮根中國本土,就必須迎合民眾需求,這一點也是促成二者信仰之間相互吸收包容的根本動力。觀音與媽祖兩位女神可以算是中國民眾中最有影響力的女神,在封建男權時代,女神地位的提高則可反映女性地位在當時的低下,這可看出是一種對於性別歧視,反抗男權的掙扎,與當時社會男性風向標格格不入,雖然在佛教中,最後的佛是沒有性別差異的,但是在成佛的過程中,人們已經將即將要成佛的菩薩不自覺女性化了。觀世音菩薩,媽祖為了救苦救難都具有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格,這種品格在人類歷史當中只有母愛才能體現,只有母親才能對自己的孩子不惜一切的保護,可以看出人類在沒有宗教意識的時候對於母親的依賴,到有宗教信仰時對於母性神明的依賴,總是希望能夠無償獲得索取。人類這種依賴母性的本質,也是促成兩種信仰相互吸收的原因。
三、媽祖信仰文化與佛教密宗的關聯
媽祖身前擅長用巫術咒語治病救人,而佛教中的不少派別如密宗、淨土宗,也把咒語、靈符作為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方便法門,從這點看,兩種信仰在手段上有相似之處。在媽祖廟中贈與香客的護身符同佛寺中的開光靈符等物品有異曲同工之效。其實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是想通過修行讓靈魂不再墮落於輪迴的痛苦中,佛教思維是出世的,但任何宗教都離不了對現實中的人們的關懷,要好好度過現世生活,而媽祖信仰亦是對現世生活的種種因緣進行調和修正,通過巫咒的力量逢凶化吉,目的和佛教一樣,都是為了能夠讓信眾在現世能夠過上稱心如意的生活。對於現世生活的關懷,從「信寂滅」——這一佛教的宗旨而言,媽祖信仰中對於現世的關懷與其緊密吻合。
當然,不論佛教或是媽祖信仰在發展自身的過程中也有吸收儒家的思想精髓,如佛教體現的救苦救難的品行,與湄洲神女的孝順善良無私奉獻的美好品格與儒家宣揚的教條十分吻合,畢竟中國的傳統社會下,儒家教育一直作為民眾的思想教材,宗教必然夾雜著儒教的因素。但兩種信仰畢竟屬於不同體系,因此有一些區別:
1.佛教信仰和媽祖信仰的最終目的有所不同。儒教、道教在某些層面上過於束縛人的需求,缺乏最終的人文關懷,自古中國百姓就在封建皇權的統治之下生活,忍受貧窮,賦稅,疾病,徭役,這就容易讓他們產生對於神明的期許。雖然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本意是使得信徒通過修行擺脫輪迴的折磨,最終肉體和精神達到完全的寂滅,但後世信眾卻把這種教義理解為通過修行,在死後能夠登上西方極樂世界,享受現世享受不到的快樂,這也是對現實生活逃避厭惡所造成的,而佛教給他們提供了最終的人文關懷,在這一點上,媽祖信仰恰恰沒有做到,媽祖信仰所能提供的是對於現世生活的保障,民眾有何需要祈禱告之,但對於死後魂歸何處,來世又將如何,整個媽祖信仰體系中並未給出明確的答覆,這點,媽祖信仰顯得比佛教信仰更具有功利性和現世性,只承諾現在,不保證將來,也許也正是中國信眾對宗教功利性的要求所致。
2.佛教信仰和媽祖信仰在傳播途徑上有所不同。媽祖信仰是在佛教信仰已經普遍流行的基礎上才產生的,二者雖然同樣有著神明的莊嚴性和悲天憫人的思維,但媽祖信眾基礎有其自己的獨特性,先是由水手和海邊的居民興起,繼而海商發展,最後成為水師的保護神,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朝廷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多次的冊封,使得始終相信「天子」的民眾更加認為媽祖是一位了不起的神明;相比之下,佛教信仰在傳播上則顯得略有低調,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曾經遭到過滅佛,佛教一切顯得超凡脫俗,與現實民眾生活格格不入,但正是佛教給予了民眾來生轉世的期許,而對這種願望渴求的,又恰恰是生活在底層的普通百姓,所以一直以來,佛教的傳播以寺院僧人和普通布衣為主。其實佛教信仰和媽祖信仰同為宗教,必然有時也會為統治集團服務,但佛教有個對封建統治者來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佛教中的佛,有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之分,而佛又是由普通人修煉而成,此中暗含了無論哪個居心叵測的謀篡者,只要說他自己是未來佛的化身,就可以利用佛教來推翻現世的統治,因此,歷朝統治者對此均有顧忌,對佛教一直以來也都是雖有支持,但卻壓抑的態度。而反觀媽祖信仰,是由一個女巫幻化而來,獨一無二,後世不可能會有第二個媽祖誕生,統治者可免除顧慮,大力弘揚,還可獲得民心,收到一舉多得的功效。
本文作者因對莆田地區媽祖文化感興趣而前去做田野調查,莆田地區佛教信仰也很盛行,以此產生聯想,這二者之間有何種關係,因此做了上述拙劣的分析。宗教一直伴隨人類社會發展,所以存在,必然有價值,如果說宗教的各種形式是偶然出現的,那麼宗教的誕生就是必然的,宗教作為一種客體,承載著人類對它的期許,縱使高高在上的神明,也會隨著信仰時間的推移,逐漸帶有人的色彩,這點不論在佛教、道教抑或媽祖信仰上都有體現,比如造像、教義的人性化等。宗教的傳播方式因其歷史機緣和其自身教義有所不同,有些宗教在某個歷史時期也許很沉默,但在下一個歷史時期就很興盛,其實,這也與統治者視宗教的態度而定,宗教的地位有時也會隨統治者口味而改變,雖然改造過的宗教具有欺騙性,但對於信眾來說卻也獲得心理安慰,不論欺騙還是虔誠,宗教仍然體現著為人類精神服務的職能,這是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無法忽視的規律。信眾既然作為客體,也並非對宗教傳播起到相同的作用,廣大信眾各自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一,對宗教產生的影響自然不同,普通百姓是宗教信仰最堅實的基礎,中國文化中的功利性在他們身上也得到最淋漓盡致的體現,所以各種宗教,只要對他們有用,他們必然虔誠信奉,沒有帶任何立場色彩,再如儒士,可以見得他們在媽祖信仰的傳播上是有功勞的,或者是為了傳播本土文化,或者是毫無立場色彩的信徒,總之,他們的地位要比普通百姓高,對上層意願走向有影響作用,再如海商、水手等等形形色色身份的信徒,對宗教傳播和興盛所起作用都不盡然也,佛教也是如此,不過佛教的傳播中有個特點,它的創立者是位王子,屬於社會的上流階層,傳播中釋迦牟尼放棄了作為高高在上的王子的地位,和普通群眾一樣,感受人世間平凡的痛苦,最初的信徒也許被這樣的行為感動,對佛教產生親切感,更願意接受並傳播;媽祖信仰的傳播則有所不同,媽祖其實是底層勞苦大眾自己創造出來的神祇,她的神通,其實代表了被壓迫階級擺脫束縛的渴望。媽祖信仰的傳播,其實是勞苦大眾對人生生命的希望的傳播,媽祖在,社會底層受著不公正待遇的民眾們,那些飄落在驚濤駭浪中的水手,那些遠涉重洋開闢新的生活的下洋客們,就有了戰勝自然界的風暴和人類社會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勇氣。
這兩種信仰本出生在不同的搖籃中,當然能夠日後的傳播途徑便很迥異。但是有一點必須認識到,由民眾產生的宗教更能為統治者所篡改和利用,而諸如佛教這樣既是外來又非民眾誕生的宗教便不迎合當時統治者的口味,自然有時受到排斥,這一點也是佛教為什麼始終沒有極度輝煌的原因,但它產生的對往生之後的世界的許諾卻深深吸引著中國信眾。
此外,縱觀各種宗教雖然體系獨立,但都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彼此之間必然發生關係,只是深淺之分。媽祖信仰是莆田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代表,也是中國宗教史上著名的信仰之一,佛教作為外來宗教,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不可言喻,因此探尋二者之間的關聯,有助於我們認識宗教之間的社會性,人性化,因為畢竟各種宗教總是以信眾為紐帶,這是它們共通的媒介,反之,通過對各種宗教之間關係的探尋,也可以從精神層面加深對人類的認識。精神比無助更難於認識和辨別,對人性本質的探尋或許有時會進入迷途,從側面看,宗教就是人類靈魂的一面鏡子,各種宗教相互推進磨合實際上反映出人類意識的成長史,因此研究宗教相互深淺關聯,是十分必要的。宗教反映人類意識,宗教更是人類感情的交流媒介,正如媽祖信仰,不僅連結了世界華人,更是兩岸同胞精神樞紐,媽祖信仰見證著兩岸同胞同根同源,這一點任由事局變幻,也不可改變。本文僅僅是從一個方面展示了媽祖文化和莆田廣化寺的原始資料,希望通過田野調查能給同仁們帶來些許資料和靈感。華夏文明的包容性早就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無論媽祖或佛教,都能將全世界各地的華人緊緊聯繫在一起,因為共同的意識是任何藩籬都隔絕不了的,只能更加緊密地聯繫彼此,並推動共同的宗教信仰源源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