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光復淨土宗的釋印光
2017/08/24 09:51:21瀏覽426|回應0|推薦0

民國四大高僧系列篇——光復淨土宗的釋印光

傳奇說 2017-08-19 15:15

印光大師(1861-1940),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人物之一。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一、初涉佛學因病患

印光大師,法名聖量,別號常慚愧僧。幼年隨兄讀儒書,穎悟非常。因讀程朱、韓、歐之書,受其影響而闢佛。15歲後,病困數載,得讀佛經書,始悟前非,乃回心向佛。

1881年大師21歲,禮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道純和尚出家。次年,到陝西興安縣(今安康市漢濱區)雙溪寺印海律師座下受具足戒。此前,曾在湖北省竹溪縣蓮化寺曬經時,得讀殘本《龍舒淨土文》,得知唸佛法門之妙。自幼病目,幾乎失明,至是一心唸佛,目疾乃愈。

二、各寺輾轉苦修行

1890年大師轉居北京龍泉寺、第二年住於國廣寺。1893年時,應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之請。護送藏經南下,後便常住法雨寺。師於寺中精勤修持,唸佛不懈,深受大眾敬重。

眾等便誠請大師講法以利群機,大師推辭不過,開講《阿彌陀佛經要解便蒙鈔》一座。過後,便謝絕眾緣,於珠寶殿側掩關修行,連閉兩期,為時六年。於關房中自書"唸佛待死"以自策勵。

1904年大師四十歲時,因諦閒法師為浙江溫州頭陀寺迎請藏經,又為之助理一切,事畢師仍回法雨寺。師在此出家二十幾年的光景裡,始終韜晦,不喜結交,不好名聞利養,惟有用功不止,精進唸佛,以期克果。其後近十年間亦復如是。全身心地唸佛修行,終得唸佛三昧。

三、傳經布道著文章

民國二年(1912)五十二歲,高鶴年居士取大師文章數篇,次年刊載上海《佛學叢報》,署名常慚,讀者歎服。民國六年五十七歲,徐蔚如居士得大師與其友三書,以《印光法師信稿》為題印行。次歲,又得大師文稿二十餘篇,印於北京,題回:《印光法師文鈔》。

六十歲時,再集大師文稿數十篇合訂二冊,出版於商務印書館,木刻於揚州藏經院。後又迭次增廣,排印於中華書局,題曰:《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其文言言見諦,字字歸宗,上符佛旨,下契群機,發揮禪淨奧義,抉擇法門難易,發前人所未發。

民國十一年,師62歲,江蘇義務教育會成立請省下令用寺廟作校舍,大師為此奔走,護教護寺不遺餘力。同年,應定海知事陶在東請,推薦智德法師去監獄講《安士全書》,宣揚因果報應和淨土教義,自己應聘為「江蘇監獄感化院」名譽院長。

四、飛花滿庭若浮空

後來,陶在東又與會稽道尹黃涵之匯大師道行事跡呈報政府,請予題賜「悟徹圓明」匾額。贈送普陀,香花供養,盛極一時,官民讚嘆,喜悅異常,然而大師對此則置若罔聞。有問之者,答曰:「虛空樓閣,自無盛德,慚愧不已,榮從何來?」

師早就擬欲歸隱,於民國十九年二月住蘇州,掩關於報國寺,課餘則修訂四大名山山志,民國二十六年77歲冬,由於抗戰,應妙真和尚請,移靈岩山寺掩關安居。中外信徒來寺叩關請益,大師對來者慈悲開導,使聞者心悅誠服。

五、德行高潔寬待人

印老自奉極薄,食則唯求充飢,不求適口;衣則唯求禦寒,厭棄華麗。如果有人供養他珍美的衣食,他卻而不受。不得已受下,就拿來轉贈別人。如果是普通物品,就交到庫房,由大眾共享。有一次,關絅之居士請他到家應供,他聲明只需高裝饅頭、炒豆腐渣兩樣即可。關居士無奈,只得在素齋席上另備了這兩樣東西。他駐錫太平寺時,關居士去拜訪,樓上樓下找不到他,最後在天井中找到了,原來他蹲在地上洗衣服。

他雖薄以待己,卻厚以待人,凡善男信女供養的香敬,他都拿來印佛書流通,為人種福田。他對於賑災濟貧的事,權衡輕重,先其所急。如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劉鎮華兵圍西安,餓死數萬人。解圍之後,印老立即以印書之款,匯去三千圓辦賑濟。二十四年陝西大旱,得到王幼農居士的函告,立刻拿出存摺,令人提款一千圓匯去,而提匯之後,存摺餘額剩下了百元,而報國寺的一切費用全賴存摺款維持,他認為賑災事急,餘事均可從緩。

六、功成圓寂化舍利

民國二十九年大師80歲的年紀。農曆十一月初四夜晚,大師預知時至,端坐唸佛,安祥生西,僧臘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茶毗,得五色舍利無數。僧俗弟子建塔靈岩山巔,並於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將師舍利奉安入塔。

大師一生嚴持毗尼,一絲不苟,六時唸佛,三業清淨,護教重道,勤奮修學,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弘揚淨土,不遺餘力,皈依弟子,眾星拱辰。後人尊大師為淨土宗第十三祖。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0842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