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0 10:00:48瀏覽349|回應0|推薦1 | |
母親的盼望 花草公園故事的展開來自於一個母親的盼望,美玲告訴我們,當她婚後抱著小孩站在這個人口外移又大片田園休耕的馬路邊時,她想到了她和未來小孩的命運,也許就如這裏大部分人那樣,把小孩栽培長大,然後送到大都市或是出國,離鄉愈來愈遠,甚至不再回來,留下老年人在這個荒涼頹圮的鄉下村落。她決定展開一個二十年的計劃,這個計劃是要讓孩子能留下來,至少,不是被迫離開,是有選擇的。美玲除了是東華大學的博士生,也是當地小學的代課老師,第二天的工作,除了動員幾個村子中的高中生來幫忙鏟土,還帶來了一大群小孩,在我們忙著做手工塌塌米時,他們已經把整地多出的石頭圍出花圃的邊緣。美玲說,這些在家鄉土地上工作過的孩子,她有把握,在他們到外地工作幾年後,就會有人想要回到家鄉。 要回到家鄉,就要有他們容身的地方,這四年來美玲積極的推展生質能源,以一村之力發展生質柴油,她向村中的老人家借休耕的土地種大豆,第一年以慘敗收場,接著轉種向日葵到今年的篦麻。晚餐後天色已經很暗了,十多人的腳踏車隊滑過無聲的田野邊緣,美玲帶我們去看今年所種植的篦麻,在手電桶的照射下,碩大的葉片下篦麻果已經結實累累,篦麻不需要用農藥就可以長得很好,相當環保,而每一顆果子中都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含油量。今年三分地是要做為育種,明年就可以提供一百甲的土地栽種,後續的產品已經有財團預約收購了。 美玲提醒他們的社區,不要只讓財團賺錢,整個社區都要跟得上,以生質能源做為賣點,她計畫吸引花蓮的國小到這裏校外教學,帶動觀光以及飲食,而我們這個打工假期也是其中的一環,相對於一般休閒的軟性觀光,這是一種以知識為主體的硬性觀光。我想,如果和當下的學校教育相比,那麼這裏所發展的教育可能反而要稱做軟性教育了,不只有知識的吸收,更多的是對土地的實踐和鄉土情感的觸動。 這個社區的故事也解開我一個長久的困惑,面對一個產業發展走下坡的鄉村,要如何兼顧生計和環境呢?環保概念在當代社會有很重的中產階級色彩,這些在都市中工作或白領的環保人士關心的是環境不被破壞,保持其原有生態,於是在促進當地人的生計及活化社區上的做為是消極而荒涼的。然而這個社區不論是篦麻或是無毒農業,都是走向以發展對環境友善的產業為主軸,並以此為特色和賣點,帶動社區整體發展。這些做為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對鄉土的關愛,他們以愛惜自己的土地和愛惜其中的人們做為養份,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社區生命,我在這裏看到了札根於土地的環境保育,而非一般環保人士後花園式的分裂,在其中環境、產業及人們愛鄉愛土的動能,相生相成。美玲說她是以生質能源做為行銷看板,我卻忍不住想對她說,生質能源畢竟只是一種產業的選項,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以及為社區經營努力的人們,這些人的故事和智慧更加的觸動我。 離去時,我們相約,一定要再回來看看公園完成時的樣子。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