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孔子人生故事及論語相關常用語
2008/10/10 10:39:02瀏覽13277|回應2|推薦2

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人生故事及論語相關常用語  97.10.10 by Uncle Fat

孔子的時代距今約已有2500年之久(551B.C.-479B.C.),真是「好久好久好久以前」啊!

孔子的原生家庭不算完整,三歲時老父病逝,母親是三娘(第三房)才廿歲,不過孔子的母親雖年輕但吃苦耐勞、堅毅持家,並用心安排孔子受教育(孔子的外公是他很好的啟蒙老師),孔子廿三歲時母親病逝,雖然從此雙親都不在身邊,但孔子因為謙遜重禮、深究細問、發憤好學(如師襄學琴、老子問禮、萇弘問樂)而學養和聲望廣為人知。

孔子長的很高,外表不怎麼俊俏,一生沒有大富大貴,命運多舛,常受奸人所忌及讒言所害。

他開班收徒,將學識教授平民,在當時是重大創舉,成為破除貴族就學特權的「先師」。

孔子在魯國當官時,從小官的委吏(管糧倉租稅)、乘田吏(管牲畜)到邑宰(相當於市長)、大司空(相當於營建署長)及大司寇(相當於法務部長),都有優異突出的政績表現,甚而曾因聲望卓著,破例代替相國(相當於行政院長)陪同魯國國君出使魯齊會盟的外交任務-夾谷會盟,憑著學養、膽識和機智打贏一場面子和裡子都有的外交勝仗!證明孔子絕不是死讀書,而是「學而優則仕」。

其後因為魯國國君不敵齊國美人計而不理國事,孔子失望受辱,決定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之間,致力宣揚仁義禮治,但始終懷才不遇而顛沛流離;孔子六十六歲時妻子病危,但因孔子堅持除非魯國依禮相迎才返鄉,所以未能見妻子最後一面。

孔子六十七歲在禮遇下返回魯國,開始撰述「春秋」及刪訂整理「詩」、「書」、「禮」、「樂」、「易」等經書(孟子讚美孔子集其「大成」),晚年傷心事不斷,先是獨子孔鯉過逝,接著是冉耕染麻瘋病過逝,再來最疼愛的弟子-顏回(孔子評為仁者)才廿九歲也病逝,最後的打擊是亦師亦友、最敢和孔子理論的子路(孔子評為勇者)竟被政變時亂軍刴成肉醬!

子路慘死的隔年,孔子在子貢(孔子評為智者)等弟子的陪侍下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的一生成功了嗎?依世俗標準,他沒錢沒勢,實在很失敗;但遠在2500年前的人,卻能影響卻深入我們的意識底層,那實在是太成功了!(皇帝宋真宗尊稱孔子為「至聖」)

在我為來賓導覽高雄孔子廟,特別是面對年輕學子的時候,很喜歡玩「論語常用語接龍」的遊戲 (我說某一句的前面,請接後面),透過大家的朗朗上口,證明原來出自論語的話是如此深刻地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政治人物也愛用),事實上也幫助了我們面對人生起伏和塑造了我們文化民族性的特色。

百姓人心和眼光選擇是雪亮的,能保存接受是自然而然,絕無法被強勢逼迫的,我們會習慣於說論語中的常用語,那是因為我們認同,因為我們接受孔子,請您欣賞以下的「論語相關常用語」: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巧言令色」「行有餘力」「慎終追遠」「富而好禮」「溫故而知新」「三十而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是可忍,孰不可忍」「既往不究」「見賢思齊」「德不孤,必有鄰」「朽木不可雕也」「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文質斌斌」「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舉一反三」「樂在其中」「發憤忘食」「怪力亂神」「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馬英九引用),原句出自詩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任重道遠」「死而後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循循善誘」「欲罷不能」「後生可畏」「不忮不求(李登輝引用)」「勇者不懼」「過猶不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君子有成人之美」「察言觀色」「以文會友」「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近悅遠來」「欲速則不達」「剛毅木訥」「臨危授命」「以德報怨」「不怨天,不尤人」「殺生以成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言不及義」「小不忍則亂大謀」「當仁不讓」「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患寡而患不均」「既來之,則安之」「血氣方剛」「時不我與」「性相近,習相遠」「殺雞焉用牛刀」「色厲內荏」「鄉原(原意為:外貌忠實而內心巧詐,現用為:濫好人、和稀泥)」「道聽途說」「患得患失」「飽食終日」「學而優則仕」「哀矜勿喜」「不得其門而入」「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教而殺謂之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禮運大同 ( 338 )

 

前奏:飛機, 鳥飛/間奏:捶鼓, 機器人/結束:夏威夷舞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振臂闊步(合手成家(左右比好(拱手行禮) 

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右揮,左右合掌(雙手搖抱  (左右摸鬍(左右拳抬) 

 幼有所長 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左摸,右升  (左點,右點,雙展手) 

男有分 女有歸 貨惡其棄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左晃姆(右晃小  (雙左右甩(雙揮,雙拍袋)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為己

 (雙合胸,雙付出  (雙揮,雙點胸) 

是故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

  (左右食推揮   (左偷右搶,雙揮) 

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雙推門後開  (雙大圈,)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i803&aid=2286556

 回應文章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腹 有 詩 書 胖 叔叔
2008/10/10 13:14

爸媽 怕我忘了中文

除了 blog 寫日記

每天 背兩段 "四書"

慢慢 發現其中的趣味

Uncle Fat(abi803) 於 2008-10-10 13:39 回覆:

太棒了, 難怪文筆不錯哦!


放眼天下 縱橫寰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出自詩經
2008/10/10 10:48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乃出自詩經.
放眼天下 縱橫寰宇
Uncle Fat(abi803) 於 2008-10-10 10:59 回覆:

感謝您的指教,非常正確。加入此句係因:論語泰伯篇記述曾子曾引用詩經此詩句,故亦將之列為論語相關語(因為讀論語即可讀到此句),特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