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溫馨南寧情
2011/11/28 22:04:15瀏覽3170|回應31|推薦459

  

    温馨南寧情

在人生旅程上,有幸和南寧結緣,我永遠心存感恩與祝福。

南寧創校五十週年了,真是可喜可賀的事。

今年(201181,在新卸任校長交接餐會上,主持人要我講幾句話,我說南寧有美麗的校園、優良的校風、教學認真的教師同仁和勤奮向學的同學們,深獲家長和各界人士的肯定與支持,尤其歷任校長皆強棒,這是南寧之福。首任校長李祥生先生已九二高齡,雖旅居美國仍心繫南寧發展。十月中旬前家長會杜豐榮會長和杜招利主任來找我敘舊,大家談及過去校園二三事,不禁讓人興奮不已。十月底「寧社」聚會,新任李俊賢校長談及他的辦學方向擲地有聲,並要我寫篇文章在校慶特刋上發表,我欣然答應下來。

200181,我初到南寧報到,也正逢四十週年校慶擴大舉行,一本「南寧小故事」的特刋正積極編輯中,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忙完了校慶活動,緊接著接獲市府指令,要我兼任改制完全中學的籌備主任,從2002827籌備處揭牌到200381改制以及陸續的招收高中生等工作,都是嚴苛的挑戰。外縣市成立完全中學動輒數億元經費的投入,相較之下,我們是省錢大作戰。首屆高中新生入學獎助學金近三百萬元是萬年殿、萬皇宮等地方廟宇和社區仕紳的捐献,一舉將高中生素質擠進前三志願,也因而帶動國中生的回流,從此脫胎換骨,讓大家刮目相看。

一位國中畢業成績優異的蔡同學,考上某明星高中,唸了一年後轉回南寧高中部,如魚得水,他公開表示,南寧的師生互動和學習氣氛優於某明星高中,兩年後他也如願的考上理想大學,這對南寧師生是一大鼓舞。

然而並非諸事順遂,常常好事多磨。規劃改制第二年就要興建的高中部教學大樓在2004111下午第三次興建說明會中,地方鄉親特別關心,對興建地點無法取得共識,陷入兩難困境中。幸賴家長會杜豐榮會長居中協調,共同向市府爭取徵收學校用地獲准,從兩難變成三贏局面。其間過程曲曲折折,徵收校地歷時一年餘,又遇物價波動,大樓的興建一延再延,之後在萬年殿的大筆捐助和地方仕紳的全力支持下,始於我卸任後的2006921動土,直至200711月才落成。

說一則感人的故事吧。200429上午,在市府由許添財市長公開表揚台南市南區省躬里居民葉仁和先生,他把小愛化為大愛,在母親葉劉阿金女士八十歲生日祝壽會上捐贈百萬元給南寧成立「葉劉阿金女士獎學金」,每年獎勵考上公立大學的高中生。僅初中畢業的先生是一位殷實的漢吉紙器公司負責人,他的公司由虧轉盈也經歷過一段辛酸,他說有能力捐款百萬的不乏其人,條件比他好的成百上千,關鍵只在「捨得」與「捨不得」,希能拋磚引玉留住更多好學生就讀南寧,以提昇地方的教育水準。

當然,在199554成立的「南寧文教基金會」亦功不可沒,根據文獻記載,成立緣起乃因南寧位居南市南隅,有都市之名却是農漁鄉村之實,文化剌激不如市區,乃由23位捐款人熱心贊助、共募得近六百萬元而成立,基金會有董事13人,由杜明輝先生擔任董事長,以其利息資助學校擧辦各項活動。另外,馬榮欽先生亦於2006年起每年捐助30萬元獎助學金給國中部家境困難的學生,授權各班導師即時發現即時幫助。很多慈善團體和善心人士也常向學校捐款,這真是一個有情世界啊。

看到2011819台灣中華日報刊載的一則南寧消息,實在令人高興,標題是「升學傳捷報‧南寧高掛紅燈籠」,內容是南寧升大學成績今年再創新高,有八成以上的學生達到國立大學錄取標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學生三年前並非以頂尖基測成績入學,但在師長的諄諄教誨下,升學表現不輸第一志願學生。除在學校高掛紅燈籠慶祝外,還由校長帶領同學們至萬年殿、萬皇宮致敬。誠然,傲人的升學成績的確是吸引學生就學的良方,其實南寧很重視五育均衡發展,尤其生活教育更是可圈可點,這都是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努力的結果。

 

歲月流逝,南寧情懷數不盡,衷誠的祝福南寧:

日日壯大,南寧更強!

                                              2011/11/27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c1288&aid=5880997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陳庭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好久不見
2011/12/08 15:17
我親愛的朋友 一畝桑田
好久不見,久違了, 近來可好?
保持聯繫喔。

陳庭 祝福您
永誠 永誠心理進修網 心理諮詢師 心理師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12 21:45 回覆:

謝謝來訪,

也祝福您。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是大家的責任
2011/12/08 08:22
地方父老共同出錢出力
難怪學校辦得好
恭賀南寧中學金禧大慶~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12 21:39 回覆:

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是校方的責任,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感謝所有支持幫助學校的朋友。


gladys9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
2011/12/06 13:53

教育是百年大計

您所做的是神聖工作

值得大眾讚揚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6 20:59 回覆:

教育的意涵太廣,

個人僅盡棉薄之力而已,

但願大家都來重視教育,

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德智體群美五育各方面,

這才是台灣之福。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好
2011/12/06 00:22
桑田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值得我們學習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6 20:26 回覆:

桑田一介庶民而已,

過去在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也是應該的,談不上付出。

倒是共事的伙伴及熱心人士,

讓我學習更多。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見聞一二
2011/12/03 23:22

讀罷  感覺台南的校風與學生的學習情形  似乎更值得北部一些學校借鑑  北部的中學校 似跟著政治中樞的沉淪與丕變  而有了極大的差異 也因此常上新聞版面  所謂官箴影響國民基礎教育  我內人與諸多在教育圈的親族時生感慨  尤其校長的遴選方面  

這是我這圈外人的見聞一二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6 20:05 回覆:

其實各校校風不一,

南北自然有別,

教育問題不少,

學者專家多紙上談兵,

多變的政策或教改常令人無所適從,

一切制度化是必要的。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溫馨南寧
2011/12/02 22:03
是呀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看到您為教育下一代的付出
及善心人士捐款獎助學子向學
著實令人佩服

俗客祝福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6 19:33 回覆:

能參與教育工作一直心懷感恩,

佛教徒更當以行菩薩道自許,

雖已卸下担子,

從事公益仍不會或忘,

俗客宣揚佛法亦功德無量也。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佩服,佩服
2011/12/01 11:11

讀了你的這篇格文可以感悟你努力付出,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精神,更可以領閱你的精彩人生!佩服,佩服。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2 19:49 回覆:

您過獎了,

只是剛好有機會盡一己之力,

而且眾志成城,

絕非個人之功。

您行萬里路閱歷更精彩,

祝福您!


Jenn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恩
2011/11/30 15:01

感恩這麼多人伸手來成就.

看見孩子個個成器.師長們當是欣喜祝福.

報紙我看到了.確實南寧非名校.表現卻很優.師長們付出多啊!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2 19:34 回覆:

孩子和師長們都須要掌聲,

謝謝您的祝福,

也祝福您。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畝桑田
2011/11/30 05:01

原來您就是那

彎腰植栽

取水灌溉

的農夫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2 19:19 回覆:

我本是農家子弟,

確實當過農夫,

很感恩有這樣的機會,

和伙伴們共同耕耘。

也祝福您在僑居地平安健康快樂!


石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來令人感動.
2011/11/29 20:58

就社會發展來看,每個國家或地域總有因地利人和所致的集多種資源於一處的所謂的首善之都,好比台灣的台北.可是,又不是每一個人都住在最大的,最方便的,最富裕的城市;不住在那兒的人難道就無法同樣享受高品質的文化生活,娛樂生活,物質生活等等了嗎?(何況所謂的最大城的高物價與高房價反而造成生活品質的低落.)

除卻公平與否這麼大的議題,純粹是想-人,應該有能力為自我創造最美好的生活吧,不論外在條件如何.幹嘛都擠在台北.

您這篇所描述"一個學校社會同心協力耕耘並珍惜自己的家鄉子弟",為我略掃疑團.其實,只要在地人安於這塊土地,哪裡都是桃花源.

生於台中,長於台北,南台灣從未去過,府城的古老文化與美食越來越吸引著我,希望將來有幸前往一遊.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12-02 19:02 回覆:

謝謝您詳細閱讀拙文並指出拙文的深意,

南寧地處南市南隅,

一直為嚴重學生外流所苦,

改制完全中學是一契機,

却要冒很大風險,

沒身歷其境是很難體會的。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