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母的故事
2009/08/16 18:54:37瀏覽650|回應0|推薦8
當美軍顧問團進駐台灣時,要安排這些美軍及其眷屬的居住問題,當時就撥了一塊地給顧問團用。顧問團當時除了房子是由台灣的工匠建造外,所有的裝修設備都是由美國本土運來。因此什麼叫「洋房」?台灣這時老百姓才知道,原來洋房是這樣子的。

這塊地當時還是延用早年平埔族的譯名,就是現在叫蘭雅里的地方,當時此地還很偏僻只有一些農戶與農民。美軍眷屬進住後,一直不知道當地的地名,也給他(她)們帶來困擾。有天一位美軍長官看到一位農民在路邊休息,就想問問看當地的地名,他就用美語問:「此地叫什麼地名?」農夫回答:「聽沒(閩南語)」。這位美軍軍官又用美語問了一遍,農夫還是回答:「聽沒啦!」。這位軍官就很高興的用羅馬拼音記下來,原來這兒叫「tyea moh」於是「天母」這個地名就此被命名下來了。

以上所言純屬笑談,當不得真的。不過我第一次看過真正的洋房,確是在當年讓我開了一次眼界。我那時剛上高中,與班上有個同學極為要好,他當時就住蘭雅。某日他跟我說:「他母親在打掃清潔的那戶美軍全家回美國渡假去了,他可以在某星期天帶我一起去看看」。害我欣喜若狂,到了星期天一大早由新店輾轉換車到了蘭雅,一起去朝聖了。

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開洋葷,知道原來家裡可以有游泳池,知道什麼叫冷氣,什麼是地毯,席夢絲躺在上面是何滋味,......原來洋人的住家是如此享受。在那清貧的年代,第一次到洋人家的造訪,令我至今難忘,後來讀到黃春明「蘋果的滋味」時,會心且不自覺就哈哈大笑出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882715&aid=3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