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7/11 09:43:58瀏覽7567|回應20|推薦108 | |
從遊覽車居高臨下俯瞰窗外的蘭陽平原,夕陽忽隱忽現,終究漸漸隱沒於沉鬱的灰白雲隙裡。遠方出現一座外貌形似烏龜的小島,島上浮著一朵白雲,實在太可愛了,孤陋寡聞的我以為看到奇景,趕緊舉起相機,鏡頭拉近放遠一陣狂拍,有人說「那是龜山島」,有位第一次參與活動的夥伴接著說:「我小時候就住在龜山島......」初次見到龜山島的柔怡無知極了,癡迷地看著距離越來越遠的小島,好奇寶寶上身似的向這位陌生朋友連聲發問。那是六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龜山島的情景。 去年在草嶺古道一文提及「不知為何多年來看到的龜山島,龜殼上總是恰好飄著一片浮雲。」幸得梅琪仁格友告知,才知道「龜山戴帽」,表示宜蘭快下雨了(「龜山若戴帽(烏雲),大雨就來到」)。難怪每次遠望龜山島,龜背上總是揹著一朵雲,想來與多雨的宜蘭關聯甚深啊! 過去曾經是軍事重地,因此有「全台走透透,龜山島走不到」的說法。2000年開放觀光後,因其特殊、豐富且原始的生態資源,將其定位為海上生態公園,不但為東北角海岸增添全新的遊憩景點,也帶動海上觀光產業的發展。神祕面紗揭開後,搭配賞鯨豚、登島、繞島、登401高地等多種玩法,每年吸引13萬人登島一探究竟。 今夏異常高溫悶熱,去龜山島前正好有一則新聞讓我們略感緊張,互開玩笑說怕昏倒沒人救,要預約這位身強體健的退役蛙人揹下山。可是看行程才知此行只有登島和繞島,並沒要走1706個階梯上401高地。雖然有人為此大感慶幸,但我則相當失望,好不容易順利登上龜山島,竟然沒挑戰島上最高點,實在讓人徒呼無奈。 行前擔心的因素有三:1.海象不佳,船隻停駛。2.風浪過大,有人暈船。3.天氣太熱,有人暈倒。 龜山島因有人數限制,必須事先申請,登島的唯一交通工具是船,從烏石港至龜山島,船程約莫40分鐘,若遇有大風浪,為安全起見就會停駛,所以遊客即使抵達港口,卻只能望船興嘆。群組裡有人提醒自備暈船藥,平日不暈車的柔怡有鑑於當年颱風過後搭船去綠島的可怕經驗,與藥師商談後,花二十元買一顆長效型的暈船藥,臨睡前卻翻遍包包,上窮碧落下黃泉,找不到那顆白色小藥丸。 連續幾週都有相當好的旅遊運,此次是事先申請登島的旅程,暗自祈禱老天能許我們一個風平浪靜的舒適天氣,就算下雨,不要影響開船程度的驚滔駭浪,即使艷陽高照,也不要熱到讓我們中暑被揹著走的命運。說來,老天要應允每個人的不同願望,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吧! 一大早即艷陽高照,步下遊覽車看到碧海藍天,飛揚的心猶如天邊柔白的棉花糖雲,輕飄飄地踏著腳步,笑呵呵地難掩興奮之情。 上午8:30在頭城漁會集合如期登船,穿上救生衣後,遊艇慢慢駛離港口,隨著不斷加快離開陸地的速度,我們的眼睛忙著欣賞海景,手指忙著拍照,嘴巴忙著讚嘆,更在船上穿梭走動,大合照、小合照、獨照、自拍、偷拍,忙得不可開交,身心處於高度亢奮狀態,無一刻歇息。或許海面平靜少了衝浪的刺激,又或許大夥兒初次結伴搭船至離島,將近四十分鐘的船程,既新奇又歡樂,完全忘記暈船這回事。 蘭陽博物館的單面山形體以及優雅的藍灰色調很吸睛,乃十分引人注目的著名建築。 海上行舟讓人產生遠離塵囂之感,一陣忙亂後,終於恢復平靜,跪在船尾的木條長椅遠眺海景,環顧四周,慵懶地坐在椅子上吹海風,身心特別怡然舒暢。 青翠黛綠的山丘迤邐於海面上,視覺得以無限延伸。輕輕飄浮的潔白柔雲與連綿青山相依偎,真是一幅最符合情境的「雲山水」圖畫。 十分鐘後,前方海平面浮現一顆小小的島嶼,彷彿觸手可及。又過了十分鐘,島嶼越來越近,連忙衝到船頭迎著我們的目的地—龜山島。 寬闊的大海不由我們獨享,右側也來了兩艘船隻,龜山島已近在眼前。 船隻停泊在簡易碼頭後,有四五位工作人員接應,保護乘客下船並清點人數。經過鐵橋時,海巡署人員職業病發作似的催促前方友伴:「趕快往前走,不要拍照」。以為此處是軍事基地不能亂拍照,遂乖乖聽話快步登島,不敢稍作停留。前方友伴眼力好,看到海裡有水母,我在後方只看到水質清澈而已。 來到龜山島,都是團進團出的跟著哪艘船來,就跟著一起回去,千萬不要隨意脫隊。回程等船就算在堤防上閒晃也不敢亂拍碼頭,但越想越怪,既然來程不讓遊客拍港口,那回程怎沒人制止?此疑問在腦中盤旋一分鐘,看到海面上陸續靠近的遊艇後隨即恍然大悟。 簡易碼頭一次只能停一艘船,催促遊客不要拍照趕快離開,是為了後續一艘艘的遊艇靠岸,以利一批批的遊客排序登島,一來方便海巡署作業,二來也讓遊艇的旅遊業者做導覽時較井然有序(以上是柔怡不負責任的猜測)。 登陸後,首先走過一段"感覺很像軍營"的堤防。 個人覺得這個堤防非常美! 走過堤防來到島上的遊客中心,旁邊是登島查核管制站,大家在此集合後,由船公司分配的導覽解說島上歷史。 龜山島,又稱龜山嶼,距離烏石港約10公里,是孤懸於太平洋中的一座火山島,因其形似浮龜而得名。全島東西長3.3公里,南北長1.7公里,面積只有2.8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0公里。行政區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龜山里,頭城人常稱為龜島或龜嶼。 據文獻記載,龜山島上始有居民永久定居為1853年。當年為福建林家所有,1876年時轉讓給壯圍陳家。龜山島雖是私人產業,卻是個無人島,漁民常到島上休息,逐漸留居,發展成為村落,以捕魚為主業,也種植花生,土地都是向陳家承租的。1977年,國民政府將龜山島劃入火砲射擊試驗場的射擊區域,因為軍事需要而強制遷村,至今只剩海巡署官兵駐守。 普陀巖原名拱蘭宮,是島上唯一的信仰中心,據傳興建立於光緒十七年(民國二十一年),居民原先敬拜對象只是一個香火袋,之後居民才從唐山請來一尊太子爺哪吒為主神。後來因島民多以捕魚為業,為保護漁民在海上的安全,改奉媽祖,並在1952年改建完成。 1977年,龜山島居民全部搬遷,也將「拱蘭宮」徙回大溪。廟在,而媽祖神像已去,民間傳說當廟宇內的神祀移駕荒廢時,需將廟宇屋頂兩邊的鳳尾裝飾敲毀。由於島上駐軍四年內發生六起事故,於是奉祀南海普陀山觀音菩薩,以作為精神寄託,改稱「龜山島普陀巖」。 民間傳說廟頂燕尾敲毀的廟宇,已無神明進駐,普陀巖維持原貌改奉觀世音菩薩,據說當時佛光山兩位法師有擲筊,觀世音表示不用回復鳳尾,於是保留現狀,成為台灣難得一見之特殊廟宇。 由於遷村至大溪的島民懷念家鄉的媽祖廟,於是在編門牌碼時,將拱蘭宮編入282號,是目前龜山島上唯一有門牌號碼的建築。在台灣本島有頭城鎮龜山里281、283,但282號在龜山島喔! 關山島的尾部有一個湖,叫做「龜尾湖」。龜尾湖上的山丘形狀令人嘖嘖稱奇,就像一隻乖乖趴著的狗狗,山丘下有一座白色觀音像。 雷達後方的堤防不高,據說強颱浪大時,海浪會翻打進來。 民國四十年代,龜山島上建築物幾乎都是利用當地卵石做為牆體,以茅草或瓦作為屋頂,居民大舉遷村不久,屋頂幾乎已損壞殆盡,遺留一些聚落遺跡,如今只能想像當時的生活,憑弔往事。 卵石鋪設的環湖步道平坦好走,左邊是龜尾湖,右邊是懸掛著國旗的駐軍營區。 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迎風飄揚,在蔚藍晴空下格外美麗。此處為龜山國小舊址,於民國38年創立,原名頭城國民學校龜山分校,隔年改隸大溪國民小學,至民國43年獨立成為龜山國民小學,為島上最高學府。居民遷村後,島上唯一的學校改建為駐軍營區。 本以為龜山島是軍事用地,應該處處是"軍營"的樣子(話說,我也不清楚軍營該長什麼樣子?) 一潭盈盈碧湖裡,山水互映,彷若中國庭園造景的小亭樸實地佇立於天光雲影中,才知是為紀念營長曾酩嘉為颱風救災殉職而建,此處是重建後的「酩嘉亭」。 龜尾湖為鹹淡水各半,東西長約400公尺,寬約200公尺。此處看來更像一隻懶洋洋趴睡的狗兒。 龜山島上幾乎沒有遮蔽處,建議做好防曬,多補充水分。優點是沒有城市裡醜怪的建築物和天羅地網的電線,環顧四方,視野遼闊,縱使高溫炎熱,暗自在內心默默催眠自己~「欣賞風景,風景好,心情好,什麼都好」。這幾年在幾位大姊姊夥伴默默的身教影響下,柔怡充分具備有教化之可能,訓練出吃苦當吃補的刻苦旅人特質了! 因為只顧著拍照,完全跟不上導覽員匆忙的腳步,看似荒蕪的郊野,遠處卻矗立一座燈塔,不知是什麼燈塔。 順著環湖步道慢慢走,前方山頭真像一隻可愛的狗狗。右邊大量的卵石整齊堆疊,預做工事之用。 離島常見標語,何況是軍事用地,精神標語更是少不了。 俯瞰環湖步道與周邊環境。 「島孤人不孤」,看到這五個字真讓人想哭,離島官兵的生活既危險又寂寞。 全長800公尺坑道雖僅開放200公尺,但靠近坑道即感受到陣陣沁涼,一走進隧道彷彿置身於冷氣房,讓人暑氣全消。 軍事坑道,主坑道高3.5公尺,寬3公尺。我是第一次走進軍事坑道,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好奇,別人一路直直走,我則是到處探看。 上方的消音椎,用來分散發射砲後的音波震動,避免屋頂塌陷。其他圖解,柔怡一律不解。 AM10:20 船隻一班一班地來,遊客一批一批湧入,每團停留兩三分鐘後就被導覽帶離。登島後的行程,沒有想像中悠閒,反而是匆匆到此一遊之憾。好不容易等人群稍散,趕緊拍一張照片。 龜山島的每座炮台都是瞄準台灣本島,那耶安捏?導覽員說,當年這些瞄準台灣的炮台,是為了攻打登入宜蘭頭城的敵軍啦! 走出涼爽到讓人想賴著不走的坑道後,繼續繞龜尾湖後半段,對面即是來時經過的龜山國小舊址。 此處綠樹蔽天,涼風徐徐吹拂下,湖面泛起波波水紋甚為柔美。 這片雲景好像一隻背對著我的小獅子,豎起小耳朵,慵懶地斜倚在山丘上。 步道四周植物生態豐富,日據時代,島上設有毒蛇研究中心,日軍撤掉之後,"蛇們"繼續在這邊生活,難怪導覽員一開始就要我們小心注意,但又附註應該不會碰到。 原來的觀音神像,屹立在島上10多年,但因颱風攔腰折斷,觀光局考量觀光與信仰因素,又在當地重建乘龍觀音,守護島上永遠平安。 在拱蘭宮的附近旁有一座冷泉,是當年島上賴以維生的泉水,故名「生命之泉」。 走上堤防遠眺海灣美景,此處因冬、夏季風向和河流產生的潮流夾帶流石,形成龜尾南北移動的變化,俗稱「靈龜擺尾」。但此刻的我不想思考這些所謂名景。 縱使烈日當空,在舒爽的海風吹拂下,絲毫不覺炎熱,就算回程時聚集很多遊客,但周遭鼎沸的雜聲逐漸飄忽,直至被我自動消音,半天下來,難得處於無人聲亂耳的環境,那是至今回想都不禁會嘴角上揚的寧靜啊! 龜山島迷人的魅力在於不同的位置、氣候、潮汐下觀賞,都有不同的景觀變化,小小的島嶼上巉崖峭壁,有翠綠山巒、冷泉湧現、碧湖如鏡、充滿歲月痕跡的海蝕洞、特殊崖生植物及豐富的海洋生態,坐在堤防上眺望遼闊平靜的海景,在等船的時刻,彷彿與世隔離,身體放鬆,腦袋放空。 待在島上的時間大約只有一小時15分鐘,實在很趕,在這麼倉促的行程中,我們因為太愛拍照而延遲行程,禮讓別團先登船,變成最早登陸卻最晚離開的團。 船公司的導覽人員偷偷告訴我們,這位只穿短褲的先生就是那位退役蛙人。排隊登船時微笑問他「您是不是報上那位...」他攙扶我上船時,笑著連連否認。 AM11:26 離開龜山島,開始繞島行程。 在峭壁與海面交接處,因受海水的侵蝕而形成半圓形的山洞為海蝕洞,從海上眺望形似「眼鏡洞」聞名。 在龜山島東部海域,可見到白色氣泡從海裡湧出,是一種後火山噴氣作用,龜山頭部臨岸的海面有強烈的地泉湧出海面,此現象又稱之為「出磺」。海水顏色不一樣,您看出來了嗎? 規劃離島旅遊的不確定性,在於遇到不可抗力的天候而必須取消,例如受強颱瑪莉亞影響,龜山島附近海域現場碼頭區有湧潮和長浪,並視颱風影響與海象狀況而封島三天。我們這群旅遊運奇佳的幸運兒,十分慶幸初次申請即順利登上龜山島。 這次沒登401高地,留著一份懸念,期待再相會! 龜山島開放時間:一般民眾登島開放時間為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但每年6至9月調整為上午8點30分至下午5點30分。 龜山島登島系統網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