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殖民餘絮--從香港50年不變談起
2009/07/23 00:08:16瀏覽4578|回應19|推薦29

網友「校長」發表有關「NHK殖民史節目」的文章,讓我也想起了一些雜感。

由上頭這張照片說起,請網友先仔細端詳一下照片的內容。

這張照片是1941年一對美國夫婦帶著三個兒女上街的鏡頭,身邊跟著兩位傭人,前面走的是一位不相干的華人兒童;當年底,香港淪陷,經歷三年的日本殖民統治(用現代的話來說,叫做「殖民輪替」。)

背景中間的建築物是當時香港的經濟操盤龍頭「英商怡和洋行」總部大樓,如今,怡和洋行總部落在那座有名的、滿是圓形窗戶的怡和大廈(起初叫做康樂大廈)。這座大廈1973年落成,成為香港的地標,直到1989年貝律銘設計的中國銀行大廈落成,香港的新地標才「換人做」。

香港地標的轉換,其實象徵著改朝換代的里程碑--從此,香港要回歸、進行ㄧ個「五十年不變」的歷史轉換工程。

既然「不變」,何以又說「轉換」?其實,哪有不變的道理?鄧小平真知卓覺,拿「五十年不變」來唬弄一下,求得天下太平,也不為過。殊不知,變得可厲害呢!如今,十年過後,百年來從來不肯說普通話的香港人,不是大半都會說普通話了嗎?

依我的觀察,「殖民後」的轉變,大概要25年才能成型,鄧小平給了一倍時間讓你自己轉變,已經綽綽有餘。更何況,「馬照跑、舞照跳」,乃是我上海要「後來趕上」的玩意,哪裡需要你來改變?

話說所謂殖民後25年的轉變成形,是我根據「台灣經驗」而來的看法。

我生在「光復後」,但是對於殖民餘絮的感受很深。在台灣,直到光復後25年,日本殖民餘絮才終於漸漸消散。

其中,除了建築物之外,語言是最主要的殖民痕跡之一,有些,幾乎是去不了的,永遠根植。例如,台灣閩南話還是普遍說「便所」,這是日本語言的「廁所」。說起來,「便所」還是「改良版」呢!因為,更早之前閩南話的廁所是「屎坑」啊!

說到語言,足足見證殖民時代的日本人是完全瞧不起台灣人的。(這應該算是理所當然、並不奇怪才對。)

到現在,有些本地人還是喜歡說一些生活上的日語單字,我總找機會解說,最好不要說這些日語。因為,日本人在台灣社會留下來的日語是「下等的日語」,就如同美軍在台灣酒吧留下來的美語是「下等美語」一樣,那些吧女的美語,能聽嗎?能學嗎?

日語,有一個特性,就是「分等級」。日語文法,有上對下、下對上、平行,共三種「語態」,因對象而異;日本人對長者與對下人講的話,絕對不同。有一次,我對一位日本長者說:「Wa-ka-da」(知道了),旁邊的同事立刻糾正我:「要說 Wa-ka-li-ma-si-da。」

日本的田中首相,號稱 WAKADA 桑,就是因為他總是很粗魯地把 Wakada 掛在嘴上。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社會對台灣人講的日語,正就是一些粗魯的「下等日語」,台灣人迷迷糊糊,不但跟著說,還留著當寶貝一直掛在嘴上,光復後遲遲不能改變。

這,才是台灣人最大的污辱。

總而言之,倘若說被殖民的感受,「被瞧不起」乃是舉世一致的殖民規則;無論肚子如何飽足、生活如何無慮,被瞧不起就是被瞧不起。這是整天高喊「人權、自由、尊嚴」的新台灣人所有意、無意忽略的一段歷史。

更糟的是,光復後的台灣人反過來「瞧不起」那些「外省老兵」,直到今天,部分台灣人又稱大陸人「阿六仔」、稱人民幣「草紙」。這種「瞧不起」的歷史輪迴,其實是台灣無法走出光明路程的一大障礙;可惜,政客不僅不知輕重,甚至還要刻意操弄。這,不僅悲哀,實是可惡。台灣人倘若甘于如此,也算宿命,也是活該!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user&aid=3158384
 引用者清單(1)  
2009/07/23 11:26 【田園火雞的網誌】 連台灣人說的日語都拿來揶揄?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NetSpid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無事不要生非
2009/07/23 22:42
這種「瞧不起」不是歷史的輪迴,似乎是中日共同的「文化」。
日語以「東京音」為「正音」,連「關西(大阪)發音」都會被唸。
在大陸抗日戰爭時,四川人叫外來的人叫「下江人」、「腳底下人」,
光雲南省的「雲南」、「外省」之爭,和「江南」、「江北」間就講不完。

日語是很「龜毛」,同一個字因為對象是「上、平、下輩」尾巴就要變,
(是很麻煩)。你被糾正很正常,日本人自己就是這樣。
這些並非「下等日語」。請舉出明確實例。

日本人在台灣統治50年,一定留下一些影響,不需要老扯到歧視。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不是北京人, 也不住在北京, 幹嘛要說北京話?
2009/07/23 17:52
阿flaps仔, 你知道英文flaps是什麼意思嗎? 是屁話也!
你別前一句北京話, 後一句北京話的, 屁話不停, 小心爛嘴吧!
這裡是台灣, 我也不是北京人, 幹嘛要說北京話, 你不是在污辱人嗎?
告訴你, 我們說的是國語, 或叫普通話, 儘管你說的可能是台灣國語, 我說的是台北國語, 他說的是東北或上海普通話, 但他還是國語或普通話, 絶對不是你臭嘴裡說的北京話. 北京話是方言, 不是全國的共通語言, 北京人把老鼠叫作耗子, 我們全世界的華人用中文都把老鼠還是叫作老鼠, 同時老師教我們說國語(普通話)時也不會要求我們像北京人一樣先把舌頭打個結, 也不會要求我們說十個字要加5個"兒"字. 再不相信, 請看看中國大陸的電視台, 看看他們的新聞播報員說的話, 跟我們的國語像還是跟北京城裡老百姓說的話比較像? 至於語音嘛, 北京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的標準, 這又不是現在崩出來的東西, 中國本來就有一套官話系統. 我說啊, flaps這類人是無能加自卑, 我本身是老廣, 說的廣東國語絶對比你的台灣國語差, 這又怎樣? 溝通工具嘛, 共通語言嘛, 幹嘛要自卑.

rt88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比香港人幸運
2009/07/23 15:55
香港人被英國統治了近百年,結果是英文沒學好,內地通行的普通話更是爛得要命,出了廣東省,老港就不行了,只會大舌頭的咿咿嗚嗚,當大家把市場重心放在這有12億人口的市場時,會講普通話,在大陸做生意的優勢必然大增,當初國民黨強迫我們在學校講國語雖然心態野蠻、不正確,但至少讓我可以很流利的講出全世界有1/4人口通用的語言,撇開民族情緒不講,假如當初日本人能讓日語在台灣生根,那我們現在可以很輕鬆流利的同時講出國語、閩南語、日語,那肯定有更大競爭優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非常好
2009/07/23 15:38

樓下的這位先生  你寫得非常好 
可能是我見過所有同類型文章中
文筆最好的一篇  但是你錯了

台灣以前是屬於中國(滿清政府)的
後來被中國送給日本
日本戰敗後又把台灣還給中國(國民政府)
就好像廣東或山東是中國的一部分一樣
台灣也是中國(國民政府)的一部分

現在中共變成世界上唯一的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
要不是有中華民國政府死守死撐
台灣早就該回歸中國(中共)


台灣實行民主這麼多年  修憲還搞了好多次
每次的全民普舉與立法修憲
都賦予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憲法在地的正當性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  ?不是殖民政府
你如此扭曲
要不就是精神異常  要不就是別有用心

老李做過總統  阿扁也做過
都沒有去更動中民國的體制
非不願意  實無能為力也
台灣是個小國  夾在中美日俄等區域強權之間
我們的命運  不是決定在我們台灣人自己的手上

如果硬闖硬衝  惹惱了這些大哥們
我們僅存的一點生活空間
也會灰飛湮滅  最後迅速被統一為中國東南的一省
你不負責任的鼓吹台灣主體意識之餘
希望你好好想想
台灣島上願意為正名而浴血而戰的
究竟有幾位


ATM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的台灣難道不是仍處於殖民狀態?
2009/07/23 12:41

作者身為閩南人,應知閩南、客家人的祖先早在四、五百年前已來到台灣,閩南語、客家語在這塊土地上一直是主要語言,長達數百年之久。

西元1896年,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將所屬的土地台灣島割讓給日本。誠如作者所言,從語言上最可以看出來殖民的象徵,從此台灣人必須講日語,而閩南、客家語則成為地方語言,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幾百年來祖先留下來的語言與文化血脈受到外來語言的強勢壓制,受到嚴重的戕害。

西元1912年,大清帝國被中華民國推翻,消失於歷史之中。此時的台灣仍屬於日本,面對自己的故國改朝換代,台灣人的心中百感交集,對於竄了自己故國的"中華民國"的一切也毫無情感與共鳴可言。因為當時的台灣人心想,無論是大清帝國也好,中華民國也好,也許永遠也與自己無關了。

豈料西元1945年,日本戰敗、退出台灣,台灣頓時處於無政府、無軍隊狀態。此時中華民國政府派兵前往台灣,佔領了這一塊在民國三十四年前與中華民國毫無關連、從來不曾隸屬於中華民國一秒鐘的土地。並且對台灣人進行政治洗腦教育,讓他們以為自己原本就屬於中華民國的一部份,是中華民國"光復"了台灣,台灣回歸"祖國"的懷抱。

事實是:原屬於大清帝國的台灣、原本光榮地以祖先流傳下來的閩南語、客家語為主要語言的台灣,先被日本國殖民、而後再輪替給竄了他故國的中華民國殖民。中華民國殖民台灣的手法與日本同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1) 中華民國強令台灣人以北京語做為主要語言,壓制閩南語與客家語,在意識型態上將閩南語、客家語貶為次等語言,繼日語之後,台灣這塊土地上四、五百年來祖先留下來的語言與文化血脈又再受到了北京語的強勢壓制。

中華民國政府教育民眾,使台灣人以講標準的北京語為傲,若不能講北京語、或講北京語而帶有祖先留下的閩南腔或客家腔者反受恥笑。

請問,這跟日本人強制台灣人講日語,而將閩語和客語貶為次等語言的殖民手段有什麼不同?

2) 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初年時,於中華民國南京市制訂中華民國憲法,當時台灣完全不屬於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的制訂也完全未將台灣考慮為此憲法的可適用範圍。

但從民國三十四年直至今日,中華民國強行將中華民國憲法做為台灣人的憲法。將一部在制訂時與某地毫無瓜葛的法律強訂為某地的法律,是最最標準的殖民主義行為,與日本殖民台灣時令台灣人遵守日本法律毫無二致。

3) 中華民國國旗的設計典故與發生在1912年的武昌起義推翻清國政府事件有關,而當時台灣仍屬日本管轄,對台灣人來說,那是一個自己的故國政府被推翻的事件,與自己已無瓜葛。

但中華民國政府強行將此國旗做為台灣人的國旗,與日本國強行將宣揚國威的太陽旗做為台灣人的國旗之殖民心態有何不同?

4. 中華民國的國歌其歌詞內容原為中國國民黨的黨歌,其內容在勉勵該黨黨員創建中華民國。在民國三十四年前,台灣屬於日本領土,中國國民黨從創檔到推翻清國的過程都與台灣完全無關。

但中華民國政府強行將此黨歌做為台灣人的國歌,與日本人強行將與台灣無淵源的日本國歌做為台灣人的國歌之殖民手段如出一轍。

5. 中華民國的國花是梅花,一種越冷越開花、主要生長在溫帶國家的植物。台灣的土地氣候並不適合梅花,但中華民國政府刻意在台灣高山上植梅,將它令為台灣人的國花。

這與日本人強行將溫帶植物櫻花做為台灣人的國花,同屬粗暴的殖民手段。

以上舉了寥寥數例,目的是在提醒作者,現在的台灣仍然是處於被殖民狀態之中,殖民國叫做中華民國,很可惜您不自知。

您祖先使用了數百年的令人驕傲的閩南語、也是中原古漢語,現在正被北京語,一種五胡亂華之後形成的胡漢混血雜種語言踩在腳底下,而您卻仍以講北京語為榮、並以中華民國政府的殖民角度在嘲弄曾被日本殖民的台灣人。

醒醒吧,台灣人!日本國、中華民國,都是外來國,你什麼時候才想要擁有自己的國家?你什麼時候才能以自己祖先留下來的語言為榮?

台灣人值得跟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講一套自己祖先留下來的語言、有一部為自己量身訂做的憲法、設計一面真正與台灣歷史有關的國旗、唱一曲詠歎台灣精神的國歌、植一片能代表這塊土地的國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中国对这样的文化现象也要负责
2009/07/23 11:50

让香港和台湾成为殖民地,是列强的强大和母国的贫弱共同作用的结果。

游子在外面沾染的习气,不管好的,还是坏的,中国也只能哭着包容,然后再重新语重心长地教育。民族的悲剧是几代人的共业,没法踢皮球,没法再互相推诿。


shour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中華民國國軍的實力不是這麼弱
2009/07/23 11:47
那日本人也沒有那麼大的把握, 可以三月亡華.
結果事實是三月不但亡不了華, 還把老美給捲進來, 讓日本徹底失敗(甚至可以說是亡國), 這就是中國人的韌性. 不管自己再怎麼弱, 敵人再怎麼強, 都能撐下去. 這就是儒家文化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儒家文化的力量, 台獨的勢力才會在228和其後的白色恐怖被粉碎, 讓很多台灣人恨外省人一輩子. 或許這就是杭廷頓說的"文明的衝突"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是否有誤?
2009/07/23 10:57

"光復後的台灣人反過來「瞧不起」那些「外省老兵」"

這部份有問題,我所知道的是台灣人在碼頭迎接外省老兵,沒想到穿的衣衫襤褸而且還帶著鍋碗瓢盆,完全不像打勝仗的軍隊,更比不上日軍。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包括228的事情


台灣人是厚道的民族,情非得已是不會加害於人的,這部份自己要想一想

有機會去找找"被出賣的台灣"這本書,有很多你不願意知道的事情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08706

Xuser(Xuser) 於 2009-07-23 11:06 回覆:

我無意爭辯。

但是,台灣人叫外省人「外省仔」乃是事實。有一位老兵朋友總是抗議「外省麵就外省麵,說什麼『外省仔麵』!」

當然,台灣人也叫日本人「日本仔」,這不是瞧不起,而是討厭。只有少部分自認高等的台灣人不討厭當時的日本人。

前幾天我才知道,「獅子會」的朋友最忌諱外人說「獅仔會」(閩南語)。這是題外話。


W&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悲,卻是無可奈何
2009/07/23 10:14

父親念的是日據時代的小學,從小到十餘歲的青春都是在日本人的統治下討生活。

父親並不是喜歡日本,但他的文化故鄉是日本,唱日本歌,看日本的電視節目。

其實有段時間,父親超愛看凌峰的大陸尋奇;小時候,家裏也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等舊小說。父親是有心想追求另一種認同,但這力道與從小所受的影響來說,實在是太刻意,又太微不足道了。

尤其自由時報創刊後,父親突然發覺有許多人有著與他相同的感受,訂了幾十年的中國時報,就此退訂。

祖父那一輩,其實就是傳統中國的農民,老實勤勞,他們的生命情調是中國的。但是父親這一輩是失根的一代,大部份窮苦的台灣人,受著有限的日本教育,從窮苦的鄉村到大城市打拼,不眠不休,他們參與了台灣的經濟奇蹟,給了下一代富足的生活,但他們的文化認同與感受,卻是有著棄兒般的自卑,茫然與不甘。

這是時代的悲劇。對於父親的政治態度與想法,我深不以為然,但在情感上,總是感到悲憫與嘆息。


百年歲月彈指輕 千古何處覓高儀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