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獨立性 』及『幫助與被幫助』
2024/04/19 16:56:58瀏覽191|回應0|推薦0
<<我的『獨立性 』及『幫助與被幫助』>>

[我的獨立]
首先,要知道,沒有人生來就是孤單生存或獨立生活的。
我仍然還記得,從我還很小的時候,家父去上班工作不在家,家母在家帶我跟家兄兩個小孩子,順便做家庭代工賺點錢補貼家用。所以,平時在家就只有我跟家兄兩個人玩,若沒有一起玩就是各做各的事或各玩各的。直到我讀國小二年級時,家父買了任天堂電視遊樂器,從此,家裡多了任天堂電視遊樂器,可以全家一起玩。由於,家母做家庭代工趕工而沒有一起玩任天堂電視遊樂器;家父則是休假有空才會一起玩任天堂電視遊樂器;所以平時也只有我跟家兄在玩。雖然如此,有時候也會全家一起出遊玩一整天,像是去溪邊游泳玩水、到埔心牧場遊樂騎馬、或單純兜風散步、…等等出遊活動。
當我在升讀國小六年級的暑假時,我們全家大搬家,因此與當時的國小同學、朋友、老師們都完全失聯了。雖然,搬家到新的地方、新的國小學校,再認識結交新的同學、朋友、老師,可是,國小讀六年級才一個年頭,就畢業又與同學、朋友、老師們分離失聯了,所以,我又是孤單一人了。
  當我升讀國中之後,家母也開始出外找工作賺錢來貼補家用,而且是做服務業,,所以,每當假日或晚上時,家母是經常不在家。尤其是每當寒暑假的時期,家父和家母都上班出門不在家時,家裡就只剩我和家兄兩人,平時在家時,我和家兄兩人就各做各的事,例如:用作業、看書、看電視、打電動;很多時候都是家兄在打電動,而我看著家兄打電動的螢幕畫面;每天的早上睡起的早餐,和中午的午餐,若非家父或家母的預先打理好,那就是各自想辦法打理自己的一餐;直到大學畢業,一直都是這樣。
  升讀國中時,我才開始戴助聽器明顯成了聽障人士。雖然,在國中仍也結交認識幾個同學朋友,而且,還有兩位要好的同學朋友,和我一同就讀同一所高職學校,直到畢業。就讀國中和高職時期,由於我聽障的關係,和大多數同學相處不睦;所以,我在國中和高職時期,相處認識最久的同學朋友,也只有兩位;後來,在高職時,因為少少幾次的一點小磨擦,我和要好的兩位同學朋友,就漸漸的有點不合,高職畢業後,就與他們莫名失聯,我又再次孤單一人了。
  接著,我支身一人獨自到外地報到就讀大學。當時,我原本想法是每天通勤以節省外宿的相關費用,但是家人皆極力反對,所以作罷。也因此,就讀大學開始變的更為獨自一人、更為獨立自主。在大學班上時,我多是自已一個人安靜做自己的事,分組做報告時,也多是自己一個人一組做報告,平時也多是自己一個人獨自打理生活。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時的畢業專題製作就更加誇張,講究團隊分工合作的畢業專題製作,我竟然就獨自承擔了重要也龐巨的工作,向同學請求協助幫忙時,可說是無人願意來協助或幫助我的專題工作,當我心裡一氣、心一橫,就完全獨立獨自主作業,不再找同學幫或與同學討論。
  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後,雖然仍是講求團體分工合作,但仍然還是會有要個人獨立作業的時候。而我的工作卻也多是獨立作業的工作,所以,我在工作職場上,也幾乎是無人協助或幫忙的做自己的工作。
以上,由此可知,我個人從小到大在生活、課業、工作上,可說都是一個人在獨立承擔、面對、處理。

[我的幫助與被幫助]
  什麼是幫助?即對其有覺生命個體給予直接或間接、有形或無形,且有效益的扶持。任何一個有覺知的生命個體之間,都是會互相幫助,所以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幫助他人無數次,或是被他人幫助無數次。而任何一個生命個體在幫助他人時,自己也都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相關能力,才有辦法幫助他人。在自己遇上問題時,總也會希望有人可以幫助自己,而當自己希望被幫助時,也是會去找有相關能力的人來尋求幫助。
  而我,與任何人都一樣,一出生就是什麼都不會,碰上的問題是既多也龐大,也是受到許多比自己還厲害的有能力者的幫助,才能有所學習、成長。隨著自己的長大及學養有成,也成了一個能幫助他人的人,因此也盡自己所能的幫助了許多人;但是,由於我的獨立自主個性很強,使的我長期獨自面對及處理許多問題和狀況,在許多的事務方面,皆能有辦法和能力去幫助他人。
  直到我眼睛惡化看的非常不清楚而變成視覺障礙,雖非全盲,但仍也須要受到許多的幫助,尤真是出門在外的時候,更是如此。

[總結]
  當一個人的獨立能力越高時,獨自面對的事務就會越多,可以學習、成長的事情就越多,相對的,自己可以幫助人的能力,就也越大。
  但是,當一個人的無助感越重,越需要被幫助的可能性越高。
而我,從過去的被幫助,學習、成長而成了幫助者,幫助了不少人,後來,眼疾惡化到看不清楚,成了無助者而被幫助,至今,雖平時易受幫助,但仍然還是有部份獨立自主能力在生活。
  所以,一個人在一生中,要有獨立能力是很基本的,會要去幫助人或是被幫助,都是很正常、平常的,無一倖免。


2024年04月19日完稿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Mark1107&aid=180523049